返回首页

液压泵上面液压阀怎么区别是什么阀,,,砖机液压阀,,,,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3 08:23   点击: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液压泵上面液压阀怎么区别是什么阀,,,砖机液压阀,,,,

液压泵上的液压阀专业术语称为分配阀,分配阀是泵送系统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泵送系统的性能。目前常用的分配阀为S阀和闸板阀,其他形式有裙阀、C型阀(象鼻阀)。

S阀:主要由S管焊接体、大轴承座、小轴承座、异形螺母、过渡套、眼镜板、切割环、橡胶弹簧以及密封件等组成。S阀有出料口,安装在料斗内,连通输送缸和输送管。

闸板阀:主要由左滑阀液压缸、右滑阀液压缸、固定支架、左滑阀、右滑阀、上部壳体组件、下部壳体组件等零件组成。进料口与料斗相连,出料口与Y字管相连,背部与输送缸相连。

裙阀:因具有裙子形状而得名,进料口小,出料口大,由于口径大,阀身短,内弧度变化缓,流道阻力小,料斗吸料性好。

C型阀:又称象鼻阀,它是一种立管式分配阀,工作原理与S阀类似,但出料端垂直布置,管阀呈C形。它也放置在料斗内,连接出料口和输送缸。

以外型区分区分:S阀:呈S形状;闸板阀:长方形阀体加头部两个左右滑阀液压缸,形状如一个电插头,即是你说的砖机阀;裙阀:形状呈裙子形状;C型阀:管阀呈C形。

二、什么是LUDV技术

LUDV是德语Lastdruck unabhängige Durchfluss verteilung的缩写。

Lastdruck:Load Pressure Lastdruck:负载压力

unabhängige :Independant Unabhaengige:独立

Durchfluss :Flow Durchfluss:流量

verteilung :Distribution. Verteilung:分布。

LUDV控制系统,即是指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系统,该系统以执行元件的最高负载压力来控制液压泵的斜盘并具有压力补偿功能,LUDV表示“与负载压力无关的流量分配”,各LUDV压力补偿器均与最高压力有关。 LUDV表示“与负载压力无关的流量分配”,各LUDV压力补偿器均与最高压力有关。LUDV系统可以检测出负载的压力,使泵的供油压力始终高出负载压力一个较小压差。当执行器所需流量大于泵的流量时,系统会按比例将流量分配给各执行器。操作换向阀改变阀口开度,泵能自动调节并输出与负载速度要求相适应的流量,而与负载大小无关,实现泵输出功率与负载需要的匹配,极大提高了系统效率,达到了节能目的。如果LUDV系统内发生流量不足,既油泵不能提供足够的流量,以所要求速度去操纵各执行元件.则各执行元件将按比例减少速度。LUDV系统的一大优点是,如果发生供油不足.不会有任何执行元件停止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操纵性能,尤其是在复合动作时,这一优点表现的更为明显。

三、什么是环阀?

故名思意::环行阀门.

四、谁懂k3v泵的流量压力曲线?

k3v泵的流量压力曲线

为了便于后面的理解,先把泵上的各油口的英文代号解释一下,一台液压泵都有S口,T口,P口。

S口=泵的进油口(低压油口)

T口=泵的泄油口。

P口=压力油口,(高压油口)。K3V泵是三连泵,(或是四连泵/五连泵,K3VH泵的H代表叶轮泵,在泵的中间体内有一台叶轮泵)。所以有P1,P2两个高压油口。

K3V系列变量柱塞泵,变量柱塞泵是泵在某一恒定转速下,泵所排出的压力油的流量是变化的,泵排出的压力油的流量多与少的改变是由泵内斜盘摆动角度变化所决定的。斜盘摆动角度从零度倾斜到最大角度15°或从15°度角变化到小于15°角是由泵壳体内有一个液压油缸带动斜盘在泵体内前后移动,能带动斜盘移动的液压油缸,就是泵上一个关键原件,即“伺服变量活塞”。

伺服活塞在泵壳内左右移动是与挖机上的油缸杆的伸出或缩回原理一致的,能改变伺服活塞左右移动的压力油源来两面方面,这二个方面的:一是从取自泵的P口。是泵本身所产的压力油,经过泵壳体内的油道提供给(内分流)泵上的调节器,(南方也叫:提升器)。调节器内的伺服阀控制这股压力油的流量及压力,分配给流向伺服变量活塞的大端,来控制伺服变量活塞左右移动量,内控压力油来自泵的P口泵本身所产生的压力油提供给变量机构的变量方式,名称叫做“自控变量”。

这二方面的二是,外来的压力油提供给调节器的油流是由泵上的齿轮泵提供的。大家把这个齿轮泵也叫做伺服泵,齿轮泵所排出的压力油经外置胶管联接到泵上的比例减压阀进入调节器内(外分流)。

外分流的压力油如直接进入到调节器内的经伺服阀分配给伺服变量活塞,这种变量方式叫做外控变量。

外分流的压力油经过比例减压阀的减压后,进入调节器内,做用在补偿器活塞的小端上,(补偿器活塞也是三阶梯阀,图号621)。这种变量方式叫做电气控制变量。

综上所述;K3V泵变量方式有,内控+外控+电气三种变量方式。

在主泵工作时,从泵P口内分流的压力油经泵壳体内的油道直接作用在伺服变量活塞小端面上,这道压力油只要是主泵工作,它始终是做用在伺服变量活塞小端上。如果变量活塞大端油道是泄油状态时,做用在伺服变量活塞小端在压力油,使伺服变量活塞向大端方向移动,此时,泵的斜盘倾角最大(15°)。

内分流的压力油通过调节器上的伺服机构分配后,流向变量活塞的大端面上,这时,如果同样压差的压力油同时做用到伺服变量活塞大,小端面上。伺服变量活塞大小端面都受到同等压力的油压作用时,因变量活塞大小端面积差,使伺服变量活塞向小端移动,斜盘回到零位。

K3V泵变量特性曲线是压力上升,流量必须减小,压力上升到最高数值时,泵的流量几乎是最少,当泵压力下降,泵的流量逐步上升,当泵压力降到50bar时,泵的流量最大,这些特性曲线变化,是变量活塞大端面受到多大的压力油作用力结果,也是调节器内的伺服阀分配给定压力值变化的结果,那么,伺服阀是根什么来分配压力油呢?

调节器内的伺服阀有2个感知反馈机构,在这里我用最简单方法讲述一下:

一是:从挖掘机上多路阀(分配器)上,有2根胶管联接到泵的前后两个调节器上(Pi反馈的压力油)。反馈压力油作用在伺服阀杆的一端上即(第一感知)

第二感知,变量调节器上有一个“拔叉”。这个拨叉也叫做回馈杆(图号611)。回馈杆的上部有两个操纵杆,图(号位612,613)操纵一个阀杆(芯),这个阀杆(图号652)左右移动,阀杆上的油道控制边处与阀杆外面的阀套(图号622)油孔对应有三种状态。我讲到此时真不知该怎么样讲,不知友人能看董否?这三种状态分别是全遮盖,左开口,右开口。这三种状态就是阀套622是固定的,阀杆在阀套孔中移动,是在中位还是向左移动及向右移动,

全遮盖时,阀杆在中位,封闭伺服活塞大端的压力油,使斜盘固定在某一固定角度上。

右开口,阀杆右左移动,压力油经阀杆控制边流向伺服活塞的大端,使斜盘向小摆角倾回。

左开口,伺服变量活塞大端压力油排出,伺服活塞小端在压力油的做用下,带动斜盘向最大摆角倾斜,使泵达到最大排量。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讲泵上的比例减压阀的作用。

比例减压阀其作用是按电信号指令的大小将A口压力降低到希望值并能保持恒定,即能降低从P口到A口的压力,同时能限制从A口到T口的压力值

比例减压阀在K3V泵上的作用有二,一是在发动机在某一个恒定转数下,对泵的排量精确控制。同时控制P1与P2泵两台调节器压力与流量的平衡。

二是在发动机在最低转速状态,全部操作伺服阀都在中位时,挖掘机的发动机上的转数传感器把发动机的转动数据提供给电脑,电脑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给定比例减压阀一个固定的电流值(电信号指令)。外控压力油经过比例减压阀P口做用在调节器内的补偿器活塞(图号621)的小端面上,使补偿器活塞向右移动来推动623补偿器连杆也向右移动,达到右开口状态,另一路外控压力油通过比例减压阀上的两个单向阀后,进入调节器内的孔道,这股外控压力油经阀杆控制边流向伺服活塞的大端,伺服变量活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小端方向移动,使斜盘的倾角最小(零度),来来减少发动机的负荷。这样就可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发动机在滞速状态下,电脑给定的比例减压阀的电流值最大(800MA),外控压力油进入比例减压阀P口(45bar),经过比例阀的A口液阻变值后,做用在621补偿器活塞的小端上压力值是(38 bar)。

发动机在最高转数状态下,电脑给定的比例减压阀的电流值最小(200MA),外控压力油进入比例减压阀P口(45bar),经过比例阀的A口液阻变值后,做用在621补偿器活塞的小端上压力值是(2,5 bar。)

比例减压阀动态检测方法:

在此阀的阀体上,有一个19*19的外六角螺堵,松开此螺堵后,在此位置上安装一个测压接头,再接上压力表,在发动机转数变化,压力显示也跟随变化。

另一种测试方法采用万能表来测量比例减压阀的电流值,只能测一根线。

我现回答您的问题:压力油在管道内流动,遇到小孔(即是一个阻尼孔)就产生一个压力差,压力差的变化比,要看变径差及细小孔道的孔长,这就是液压的一个很重要理论《液阻》。、广义的液阻:凡是能局部改变液流的通流面积使液流产生压力损失(阻力特性)或在压力差一定情况下,分配调节流量(控制特性)的液压阀口以及类似结构,如薄壁小孔、短孔、细长孔、缝隙等,都称之为液阻。各种液阻都应满足流量压力方程,液阻分为:1液压桥路(液压半桥)液阻2动态阻尼液阻。3动压反馈液阻。4各种控制阀口的液阻。5一般固定阀口。6一般可变阀口等。

液阻又可按性质区分为:1固定液阻。2可调液阻。3可控液阻。

液阻的应用场合,可以讲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就是辟开各种控制阀口,对常规狭义的液阻,情况也是一样的。各种阀、泵、马达、液压缸里都有,例如液压缸的缓冲机构中最要紧的就是阻尼孔。现今的变量泵中也是到处可以看到液阻。

以上这两种,其流量公式就是传统的:流量q=系数X阻尼孔面积X阻尼孔前后压差的根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