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在eclipse中定义水平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01 08:22   点击:75  编辑:史乐   手机版

一、如何在eclipse中定义水平井

试试以下方法

ECLIPSE热采模型,是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的。它提供的工具,有助于从非常规油藏中优化采收率。模拟包含油/气/水/三相的稠油热采过程,考虑上下盖层及围岩的热损失,以及温度对岩石和流体属性的影响。

热采模型涉及到热化学处理、泡沫、表面活性剂、摩擦力、热损失和沥青质等各种不同的技术问题。ECLIPSE的热采模型考虑了热传导物理学的所有方法:包括温度与相对渗透率关系、温度与粘度关系、温度与岩石和流体属性的相互关系等。

ECLIPSE 热采模型可以模拟四种相态:仅含有烃组分的油相、含有烃组分和水组分的气相、仅含有水组分的水相、用于化学反应的固相。ECLIPSE 热采模型可按以下三种模式之一运行:活油,用K-值定义平衡;死油,烃组分是非挥发性的;黑油,利用温度选项关键字。

• 同黑油模型一样,具有处理复杂地质情况的能力

• 组分模型的选项 • 数据一致性检查

• 多种初始化选择:重启动、平衡计算、直接赋值、赋值和平衡计算混合 • 黑油、组分或热采模型重启动 • 沥青析出、沉淀和储层伤害模拟

• 先进的三相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模型 • 热流体(水,蒸气,气体及它们的混合物)驱 • 火烧油层—湿式或干式,正向或反向 • 热水驱

• CO2、N2及轻烃混相驱 • 蒸汽吞吐,蒸汽驱

• 辅助重力蒸汽驱(SAGD) • 井筒或地层加热 • 泡沫油

• 裂缝油藏(双孔/双渗) • 多段井SAGD精确模拟 • 储层压实

• 蒸气产出速度控制 • 温度控制产量递减

• 全新的快速线性解法器JALS,计算速度大幅提高

• 高效并行计算

• 增加了Vinsome热损失模型

二、土壤的各个土层的厚度的范围是多少

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层也不一样。一般人为地把他们分为A,B, C三个层,即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

表土层

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上表土层又称耕作层,为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层,肥力、耕性和生产性能最好;下表土层包括犁底层和心土层的最上部分(又称半熟化层)。 O层是枯枝落叶层,A层是腐殖质层。E层是淋溶层。以上三层为表土层。

1,耕作层:受耕作,施肥,灌溉影响最强烈的土壤层,厚度一般约20厘米左右.耕作层易受生产活动和地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疏松多孔,干湿交替频繁,温度变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质转化快,含有效态养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这一层中,一般约占全部根系总量的60%以上.

2,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典型的犁底层很紧实,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结构常呈片状,甚至有明显可见的水平层理.这是经常受耕畜和犁的压力以及通过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积而形成的.

心土层

又称“生土层”。是土壤剖面的中层。位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由于有物质的移动和淀积,所以表土层和心土层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的结构一般较差,养分含量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层,一般保持着开垦种植前自然土壤淀积层的形态和性状,耕种引起的变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层,在正常情况下多发育为具有棱块或棱柱状结构的斑纹层。B层是淀积层。C层是风化层。R层是岩石层。以上三层为心土层。

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以下,厚度约为20-30厘米,该层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压力的影响而较紧实,但不象犁底层那样紧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层次,是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在这一层中根系的数量约占根系总量的20-30%.

底土层

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如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碎屑,则底土层中也往往掺杂有这些碎屑物。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一般位于土体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层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根系分布较少.一般常把此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

三、滴灌管道压力流量流速对照表?

进水管4个左右压力,毛管1点五左右压力。

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压汞法)

方法提要

岩石内的孔隙结构,是由许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孔隙组成的毛细管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流体(油和水、油和气、水和气)共存于或通过岩石孔隙时,必然产生毛细现象。这样在两相流体界面及液相与固相(岩石)界面上存在作用力,所有作用力的合力,称为毛管压力。毛管压力(pc)的大小与毛管半径(rc)、表面张力(σ)、润湿角(θ)有关,其表达式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压汞法就是根据毛细管作用原理,利用汞对岩石的非润湿性,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克服岩石孔隙的毛管压力,把汞压入岩石内各对应的孔隙中。根据压力与相应的进汞量,可绘制出压力与汞饱和度(SHg,%)关系曲线,即毛管压力曲线。据此,可定量计算岩石中孔隙大小分布及其有关特征参数,进而可有效地对储、盖层岩石分类评价。

仪器设备

压汞仪。最高工作压力不低于8MPa;汞计量分辨率不低于岩样总孔隙体积的0.5%。

岩样制备

岩样经过抽提除油,制备成直径大于20nm、长度大于25mm圆柱体,其表面平整光滑,以减少表面效应,提高测量精度。

制备岩样时,胶结程度好的岩样,可用空心钻钻取;胶结程度差的疏松岩样,则用手工加工,不得用锤子敲击取样,以免产生人为裂缝。

圆柱体试样预先测定孔隙度和渗透率,不规则试样只测定孔隙度。

岩样须放在105℃下烘3~4h。

分析步骤

使用前,要先清洗杂质和氧化膜。

试验时,对岩心室系统进行抽空,真空度达到6.67Pa(相当于5×10-2mmHg)以上。真空度维持时间15min以上。

测试压力点的分布和数目应使毛管压力曲线光滑,拐点处要有控制点。

进汞高峰附近的几个点,要保证有10~30s稳定时间。对于低渗、特低渗的岩样。进汞高峰附近几个点的稳定时间应适当加长。

一切含汞的操作都必须在强抽风状态下进行,确保人身安全。

数据处理

1)毛管压力曲线图绘制。以毛管压力pc(MPa)为纵坐标,以累计汞饱和度SHg(%)作横坐标,画出毛管压力曲线图。做过退汞试验的试样,同时在图上画出退汞曲线。

2)孔喉半径分布直方图绘制。以毛管半径r(μm)为横坐标,以对应的汞饱和度增量ΔSHg(%)为纵坐标,画出孔喉分布直方图。

3)毛管压力曲线上的特征点。①排驱压力pd:岩样最大连通孔喉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②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即汞饱和度为50%时所对应的毛管压力。③最大进汞饱和度SHgmax:最高试验压力下的累积汞饱和度值。④未饱和汞的孔隙度Smin:最高试验压力时尚不能注入汞的孔隙百分数。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⑤残留汞饱和度SHgr:做退出试验时,当压力退回到试验起始注入压力(或当地大气压)时,残留在岩样中汞的饱和度。⑥退出效率We: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