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今的东北现状?

174 2023-11-29 10:50 admin    手机版

一、如今的东北现状?

东北三省确实面临着GDP增长缓慢、人口减少、老龄化等问题。但与此同时,东北的经济地位在全国却是重中之重的。这回我们换种思维,看看东北经济真实现状如何?还有为什么说东北地位无法撼动,首先,GDP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唯GDP论,那不能代表全部。如今东北的经济总量确实大不如前,就连靠前的辽宁也只能排名全国第十八位,黑龙江和吉林更是分列27、28名。

二、东北经济现状?

东北地区近年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国企重工多体制僵化,市场化不足,经济活力低发展前景不好。

重工业没与科技充分结合,附加值低,利润低。

东北靠钢铁石油资源,依赖严重,这么多年,资源储备减少,资源枯竭。由于东北地区发展前景和经济低迷,大量年轻人流失,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人才外流恶化状况。

东北地理位置不尽人意,背靠俄罗斯广大寒冷的西部地区,俄罗斯人口百分之九十在欧洲一侧。东部的朝鲜封闭,无法作为贸易通道。

东北生长期短,但是因此农作物质量也高所以这个也就是如果你只问缺点就是这个,但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缺点。

三、中国东北是什么农业区?

我国的东北是最著名的三江平原,是大豆,玉米的高产区。

近年来,由于水稻技术的推广,东北的三江平原,也足步推广了水稻的培育,并且,产量喜人。东北人也逐渐喜欢上水稻,因玉米大豆多数地区还是靠天吃饭,旱涝不均匀,影响产量,而水稻灌溉自主权力多。

水稻已经成为东北人餐桌上主要的主食,并且,无常等地还研究出了绿色大米,相信全国人都有机会吃到。祖国的强大,东北也会赛江南。

四、东北酸菜厂的现状?

中心:针对东北酸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加工企业发酵设施、发酵工艺、年生产量、销售模式、是否添加防腐剂、产品保质期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东北酸菜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东北酸菜是以白菜或甘蓝为原料添加一定浓度的食盐,经乳酸菌充分发酵制得的蔬菜发酵制品,是反映地域饮食文化特征的代表食品。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酸菜发酵设施

  东北酸菜加工企业使用的发酵设施可以分为6类。

  (1)不锈钢发酵罐。在业内使用的少,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2)树脂罐。在业内应用较为广泛,成本不算高,便于挪动,使用方便。

  (3)水泥发酵池。在业内应用也较多,成本不高,容量大,易操作。包括3种模式,一是水泥池内衬白色瓷砖。干净,但长时间应用瓷砖易脱落;二是水泥池内衬玻璃钢,清洁卫生、耐用,但相对内衬瓷砖成本高;三是水泥发酵池内衬食品级塑料,成本低,但易漏,更换频繁。

  (4)泥窖。应用中也占有很大份额,在原料种植基地就地挖坑,内衬塑料,成本低、容量大、发酵周期长,发酵后将酸菜原料运到加工车间加工。

  (5)陶瓷缸。容量小,不易形成生产规模,也有一些加工商在应用。

  (6)食品级塑料桶。干净易挪动,但容量不大,在业内年产量中下的企业中应用。

  2.酸菜生产工艺

  (1)原料。绝大部分是大白菜,品种以杠系列为主,在辽宁及黑龙江少部分地区应用甘蓝发酵的较为普遍,品种以绿丰较多。

  (2)发酵方式。绝大部分采用传统自然发酵,即利用白菜表面的微生物菌群自然发酵制得酸菜,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乳酸菌;另一种发酵方式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接种乳酸菌发酵。

  (3)原料预处理。绝大部分企业是整棵发酵,少部分企业为加速发酵进程将原料切瓣。

  (4)原料是否热烫。调研到的企业中98%不热烫,原因在于热烫增加耗能和人工成本,操作也更加繁琐。

  (5)用盐及注水。均是使用食用盐,93%以上企业食盐低于3%,均是一层菜一层盐,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原料菜发热腐烂,通常情况下发酵设施装满后不过夜立即注水压实,相对秋季来说,发酵设施有效利用率小,注水量大,尤其是甘蓝原料,而在深秋时节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原料菜用盐腌制2~3天后注水,腌制过程中由于食盐渗透压作用,白菜中水分渗出,菜体下沉,还可续菜增加容量,同时注水量也相对小一些。

  (6)密封压实。98%企业做的很好,用塑料膜密封的较多,采用水、石头、水桶、沙袋和木板压实,但有个别企业在原料菜压实之前未做任何密封处理,发酵4天后,发酵液白色粘稠、表面长满菌濮,发酵时间延长,造成腐烂,缺乏技术支撑。

  (7)添加防腐剂。绝大部分企业由于急于上市,产品往往未发酵到位,包装后如不添加防腐剂在炎热夏季3天就会导致胀袋。为保证商品价值,企业认为添加防腐剂是生产工艺必须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

  (8)产品包装形式。绝大多数企业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出品率45%左右,包装规格300~1000g/袋,每箱10kg。也有少部分企业散装切丝或整棵出售,出品率68%~70%。

  (9)产品保质期。6~12个月不等,绝大部分企业产品保质期是6个月。

  3.酸菜企业生产规模及销售

  酸菜是东北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可生吃、炖、炒、包饺子、做汤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可以说是家家腌、人人吃,没有任何一种蔬菜加工产品能够如此普及。近年来,已工厂化生产,可四季食用,市场上无论袋装还是散装的酸菜都十分热销。

  东北酸菜加工企业酸菜生产规模参差不齐,一部分产能大的企业年产过万吨,绝大部分企业年产能在1000吨以上,有些企业产能达几百吨,一小部分规模小的生产企业年产能仅有几十吨。

  产品销售以代理商、批发商、超市、农贸市场销售为主。近年来,通过网购销售的也占有一定份额,部分企业将酸菜产品远销到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不同企业的酸菜产品在国内销售价格差别很大,厂家效益也千差万别。在调研企业中,每件10kg,最低售价19元/件,最高售价44元/件,价格差别如此之大与加工企业名气、产品品牌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供酸菜生产的专用原料品种

  酸菜生产原料问题一直被忽视,各地酸菜加工厂原料购进的随意性很大,随着农民白菜生产品种的不断变化,导致酸菜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不合格。

  2.真空包装产品添加防腐剂极为普遍

  为缩短发酵周期,在包装酸菜产品中,添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防腐剂现象极为普遍。

  3.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偶有存在

  亚硝酸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过多残留对人体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在酸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和降解遵循一定规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工厂化生产中有些企业为追求利润,产品发酵不到十天,就急于上市,在这个时间段酸菜产品亚硝酸盐含量极高,有的甚至超标,不是酸菜食用安全期,食用后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4.综合利用程度低

  在工厂化生产中,下脚料白菜帮、叶及酸菜帮、叶只有少部分被利用作饲料,绝大部分以垃圾形式扔掉,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1.重视原料品种选择,严把质量关

  选择具有发酵腌渍加工适应性的原料优良品种是酸菜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迫切需要,也是稳定酸菜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原料品种不同,其腌渍前后含水量、总糖、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VC、粗纤维等含量变化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应选用生长周期长的白帮或青白帮品种,糖含量2%~3%,粗纤维含量适中。原料进厂前需进行必要的成熟度、腐烂度、杂质和农药残留等理化指标检验,检验合格的白菜经称重后入厂暂存,以保证产品质量。

  2.酸菜发酵工艺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由于酸菜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自然发酵方式依靠原料本身携带的乳酸菌已不再适应现代要求,采用纯乳酸菌人工接种发酵是酸菜生产的技术变革,是发酵工程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接种后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竞争优势,抑制其他杂菌生长,乳酸菌利用原料中的糖分形成乳酸,既能获得质量上乘且稳定的产品,又能缩短发酵周期,从而提高效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3.规范酸菜生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企业在生产中,应严格酸菜生产标准,规范酸菜生产,严把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关,尤其是加强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出厂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范围内,防腐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对酸菜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4.重视酸菜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原料和产品下脚料帮、叶、根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VC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酸菜帮、叶中还富集乳酸菌素,有很好的功能作用,加工后可作为饲料营养强化剂,酸菜帮、叶也可作为方便面料包原料;酸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可加工成营养浆水、调料膏,也可提取蛋白、乳酸菌素。通过综合利用开发,变废为宝,符合“吃干榨净”的农产品加工发展理念,对增加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觉得还行的,记得点个赞哦,非常感谢你们。

五、东北伊春林区现状?

东北伊春,这个曾经有着人口132万人的东北红松故乡的城市。现在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这里面山好,水好,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说东北林区的现状都是以林业旅游为主,林下产品经济更是发达绿色,所以说在这林都伊春只是。好的产品没有传播宣传出去。目前人们的生活条件一般,物价趋于平稳。

六、国内甲醇的生产现状?

目前国内甲醇的生产现状如下:

1. 生产规模:国内甲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年产能已超过8000万吨。

2. 生产技术:国内甲醇生产技术不断升级,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煤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木质素制甲醇等。

3. 生产企业:国内甲醇生产企业众多,主要有中石化、中石化化工、中石油、山东海化、江苏盐城化工等。

4. 应用领域:甲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涂料、塑料等领域,其中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甲醇汽车燃料和液化石油气替代品。

总体来说,国内甲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七、我国纯碱生产现状?

纯碱(碳酸钠,化学式: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肥皂、纺织、冶金、石油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中国纯碱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以下是中国纯碱生产现状的概述:

1. 产能:目前,中国的纯碱产能已经超过3,000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50%以上。其中,主要的纯碱生产企业包括三友化工、山东海化、陕西北元、中盐红四方等。

2. 生产技术:中国纯碱生产企业主要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生产纯碱。氨碱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利用氨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加热分解为碳酸钠。联碱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方法,将氨碱法和合成碱法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耗的降低。

3. 市场供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纯碱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也推动了纯碱行业的转型升级。然而,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问题也制约着纯碱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纯碱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许多企业正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纯碱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未来,纯碱生产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等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国内硅钢生产现状?

现状是:无取向硅钢普通牌号1300/800/600产能严重过剩,宝钢武钢太钢鞍钢马钢首钢等等等等 大钢厂全部投产,现在价格和冷轧钢板差不多。

九、东北重工业现状?

东北三省目前的重工业处于滑坡状态,但依然是经济主体,超过农业。 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原因是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在这里大力发展煤炭、石油、铁矿开采工业,以及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造船工业等。

东北地区有许多重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十、东北小皮筋白雪现状?

东北小皮筋是一种传统的小吃,以黑豆和糯米等为原料制成,口感软糯有弹性。而白雪则是生产东北小皮筋的知名企业之一。

目前,东北小皮筋在国内仍然比较受欢迎,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之疫情等因素影响,东北小皮筋行业整体发展势头不太乐观。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原材料安全性,这也对传统小吃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白雪作为东北小皮筋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2019年,白雪曾因生产环节存在问题被检查部门罚款,并被要求整改,此外,在疫情期间,企业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过,白雪积极推进了产品升级和营销策略调整等措施,力求适应市场变化,保持企业稳定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