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业人口越来越老龄化,该怎样破解当今农业所面临的困局?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10 20:52   点击:1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农业人口越来越老龄化,该怎样破解当今农业所面临的困局?

民政部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2018年约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8.1%。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时代之后,会迎来哪些挑战?一直以来,我国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构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一旦老龄化问题加剧,我国劳动力人口锐减,势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而在农业领域,这一阻碍尤为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50后种不动地,60后种不好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可以说是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概况。虽然有些夸张,但农村人口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研究显示,世界各国农业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而中国最为明显,当前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为55岁。试想,十几、二十几年后,这代劳动力老去,那么谁来种地?

农业生产托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年轻人不愿种地,那就把种地托管给专业种地的组织。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将耕、种、防、收等部分和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便于行业管理,这种方式统称为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生产托管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发展生产托管服务,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通过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据统计,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8.6亿亩次,托管服务组织达44万个,服务小农户6000多万户,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智慧机器换人:无人农场彻底解放劳动力

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保持稳定发展,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至35%,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差距巨大。相比主要农作物生产,果菜茶、畜牧业设施农业和丘陵山区等领域恰恰是需要更多劳动力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表示,以政府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延伸,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

无人农场方面,罗锡文团队从2004年就开展了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导航定位、路径跟踪、电液转向、电机转向、速度线控、机具操控、自动避障、主从导航、车载终端和系统集成十大关键技术,先后研制出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驾驶播种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驾驶高地隙宽幅喷雾机和无人驾驶收获机等农机设备。罗院士表示,“无人农场自主作业技术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基于我国国情,目前无人农场还不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罗院士认为,无人农场大范围推广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基础设施要好,农田的水网、路网、电网、通讯信号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二是田地规模要够大,要把面积小、零散分布的土地有效整合,实现“短变长”“弯变直”“窄变宽”。现阶段应该还是以试验效果、为农民提供示范为主,之后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再逐步推广。

结语:十几、几十年后谁来种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同时,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必不可少,当下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情况下,“无人化”是实现不了。眼下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缺乏,你愿意回归农田,体验种地吗?

可以用机器和进口替代,很多吃的都是进口的加工就可以吃了,还可以促进就业。

“水果王国”面临新变局,云南将打造高原特色水果生产机械化样板

8月11日,2020iFresh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云南站)暨第三届亚洲优质水果产业链(云南)峰会于昆明花之城豪生国际大酒店盛大开幕。

本届展会属于全国优质果蔬精品及先进技术展,囊括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季优质果蔬及先进机械设备。牛油果、软籽石榴、阳光玫瑰、夏黑葡萄、蟠桃、百香果、人参果等众多优质果品亮相展会。在农业机械展区,多工位采摘平台、自走式履带割草机、自走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悉数展出,引得不少观众驻足围观。现场气氛消伍火爆,120余家展商参展,数万名观众观展,30余位行业大咖演讲,活动包括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展览展品、产销对接、水果专场推介会,内容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商务厅指导,iFresh亚果会主办,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云南省专家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支持,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云南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协会、云南省园艺学会、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云南品牌企业促进会、云南金满田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协办。

“水果王国”的诱惑和变局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多样,生态环境优越,物种资源富集,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更是高原特色水果之乡。充足的阳光,充沛的热量,清新的空气,无污染的水源,肥沃多样的土壤, 赋予了云南水果与生俱来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很多外地资本纷纷看好云南,进驻其中,对云南水果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9年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74万亩,产量达到1100余万吨,综合产值拿轿或452亿元。香蕉、柑橘、芒果、梨和苹果均位列全国前5名。

云南生态条件优越,近来投资热度有增无减,但想要分云南水果产业一杯羹可不容易,不仅要面对各种技术问题,也要注意各种陷阱。会上,花果飘香主创清扬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马钧研究员都表示,投资者战略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到产区多考察调研,充分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再作考虑。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云南果业带来了不小影响。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认为,早在疫情前,中国水果已陷入丰年危机,2020年前所未有的丰年危机叠加疫情以及2020年多发的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农产品大规模滞销,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销量降低,高库存导致贮存成本增加和品质降低,气候减产导致品质雪上加霜,品质降低导致价格虚高跳水,销路不振,这些问题导致果园投入成本降低,果实品质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连锁反应。

疫情使传统销售模式遭遇挑战,但危机中孕育新的商机。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催生了新的销售与购买方式,改变了整个生鲜行业的发展模式。国外果品进不来,大家都纷纷盯上国货,各地都出现了现象级的带货直播,县长、网络红人、生产者走进直播间在线销售,共克时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疫情期间的果品销售也越加凸显出果品品质的重要性。品质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视果品内在品质的提升和营养价值的开发,提升果品质量管控能力,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到会多位专家表示,直播销售时优质果品不愁卖,低价果品卖不出,品控和分级的作用不断凸显。

当下,水果产业面临的痛点一方面是种植端和销售端产销对接不畅,另一方面是种植端的品控标准与收购端需求标准不符合,种植端标准薄弱或缺失。如何让收购端的品控标准来指导种植端的生产,实现产销协同,保证水果种植行业 健康 可持续的发展,是果业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国家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未来在加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的基础上,应对果品进行精细采摘,防止刺伤、碰压伤,通过分类、分级、包装、统一粘贴品牌标志,尽快装运交售或冷藏。

破局――高原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

云南省果园机械示范与流通中心在本次展会上正式成立。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流程颗粒度越分越细,以数据为驱动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初步具备了工业化流程生产的特点。可以预见,这种生产模式帆判将会极大地解放人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将深刻地影响农业产业的上、下游。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部门将把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机购置补贴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重点支农政策之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全国已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4.8亿元,实施进度达到67.5%,扶持121万农户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41万台(套)。今年将茶叶色选机、茶叶输送机、茶叶压扁机、果树修剪机、食用菌料装瓶(袋)机、果园轨道运输机、秸秆收集机7个品目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之前的补贴品类中,已经有开沟施肥机械、喷雾机、修剪机械、埋藤机械、水果分级机、水果清洗机、水果打蜡机等。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体系初步建立,建立健全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创新现代农机服务模式。针对特色经济作物,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规范,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机械化生产样板。另外,年初4月份,根据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国家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云南省农业机械行业协会、iFresh亚果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云南省果园机械示范与流通中心,旨在团结行业优质果园机械、装备、智能产品等企业,共同建设设施园艺作物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等数字农业示范与贸易基地,推进农机农艺、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全方位赋能果业生产。

作者:苑同宝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