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草鱼出血病怎么治?

302 2022-08-08 23:12 章敬    手机版

【预防】(1)消毒预防:利用生石灰、硫酸铜、漂白粉预防。按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25千克化浆全池泼洒,再用硫酸铜400克溶解后泼洒,每20天轮换用药1次,从6月份一直用药到10月中旬,同时坚持对食场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和漂白粉挂篓交替进行消毒。硫酸铜用量为100克,硫酸亚铁40克,漂白粉100克。每3天为1个周期,隔3天交替消毒1次。
(2)中草药预防:按每亩水深1米用贯众500克,板蓝根、野菊花苗各200克,先碾碎,然后用10千克开水浸泡4~6小时兑水全池泼洒,每25天用药1次,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3)免疫预防:采用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浸泡疫苗免疫草鱼种,能有效预防草鱼出血病。注射疫苗的免疫保护期达14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可达95%。浸泡疫苗免疫保护期达20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可达85%。人工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注意:使用注射疫苗或浸泡疫苗须按产品使用说明操作。【治疗】(1)外用药物:可全池泼洒硫酸铜或氧化铜,使池水浓度为0.7克/米3。但硫酸铜要连施2次(隔1天1次)。也可用敌菌灵,使池水浓度为0.6克/米3。
(2)内服药物:投喂三黄药饵,即每万尾鱼种用大黄、黄柏、黄芩各100~150克。磨成粉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后,拌饵投喂,连喂2~3天;每50千克鱼用大黄苏打片200片,磺胺嘧啶10片,捣碎拌饵喂鱼,连喂4~5天;每万尾鱼种(或50克鱼种)用水花生4千克、大蒜0.25千克、食盐0.25千克,磨碎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4天。

草鱼有小瓜虫怎样医治

1. 养殖技术之预防: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体胞囊。     ②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减少该病发生。 
2. 草鱼水产养殖技术之治疗。  ①冰乙酸。以200毫克/升的浓度浸浴15分钟。     ②福尔马林。以15-30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池塘养鱼病害防止

一、对症施治

1、准确诊断,找出病因。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弄清病原是什么,不能仅仅凭症状判断。比如赤皮病、打印病,虽然发病部位不同,但都由细菌引起,在用药治疗时可选用同样的药。烂鳃病发病部位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一定相同,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甲壳类均可以引起烂鳃病,虽然症状相同,却不能用相同的药物和相同的方法治疗。

2、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①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疾病可选用抗生素,寄生虫性疾病可选用染料类、重金属类、有机杀虫剂类等药物。对水体中的病原体可选用卤素类、生石灰、福尔马林等药物。②鱼药的选择应本着安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有效(高效、速效、长效)、经济、方便、不重复的原则。③鱼类疾病往往是几种病并发,应分清主次,进行综合防治。

二、择时用药

1、鱼药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效果与养殖池的水质条件密切相关。①常用杀菌药和杀虫药的药效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有些杀虫剂的毒副作用也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如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关系很大。当水温在35℃以上时,全池泼洒硫酸铜很容易造成鱼类中毒。②水体pH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改变药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用漂白粉消毒时,养殖水体pH在6.5以下时只用1克/米3。当pH在8以上时,则需要用4倍的药量。③水体溶氧往往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当水体缺氧时,鱼类处于应激状态,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增强。如硫酸铜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其毒性就变得极大,即使常规用量,也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因此,一般应在晴天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后用药,雨天停用,阴天效果差。夏季高温天应避开中午时刻,可在上午9时前或傍晚进行,要注意雷雨天气、低气压和清晨溶解氧较低时不泼药(增氧剂除外)。酸性药物宜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宜下午3-4时施用。

2、根据鱼患病的情况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并且要坚持按疗程用药。①鱼发病初期开始治疗效果快,用药量小,还能迅速控制病情蔓延。②治病时疗程要足,不可随意停药。一般对寄生虫病,使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细菌性、病毒性疾病一般要用3-5天为一个疗程,或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间隔7-10天再进行巩固。用敌百虫治疗鱼鲺,能有效杀灭池中鲺的成虫、幼虫,但对产附于池壁、水草上的鲺虫卵却损害不大。鲺卵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因水温而异,半个月至一个月不等),又孵化成幼、成虫,危害鱼类。因此在防治鲺病时,就要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施药。③应考虑病原的生态习性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锚头鳋幼虫早晨或傍晚在水表层活动,此时用药效果好。④治疗鱼病时也应考虑药饵与普通饵料的使用次序,投药前先投一些没有拌药的饵料,使体质健壮的鱼先吃30分钟左右,然后再投喂药饵,使游动迟钝的病鱼吃到药。如池中草鱼较多时,在其他鱼生病时,为确保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饵,则可先投草料,再投喂药饵。预防鱼病时,应先停止喂食1-2天,再投药饵。

三、适量用药

1、使用药物时首先要确定用药剂量。由于药物疗效受到药物本身质量(如有效成分含量)、鱼的健康状史、水温、pH值、有机物含量、使用方法等多种因子影响,因此 确定用药剂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例如漂白粉的施用量是在含氯30%的条件下确定的,市售漂白粉的含氯为15%-27%,有的更低,使用前要用化学分析碘量法或漂白粉有效测氯器测定有效含氯量,没有达到30%的应按比例增加用量,避免浓度低,效果不理想,或浓度高出现中毒。

2、计算某养殖池的用药总量应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分别确定:外用药(全池泼洒或浸浴)按水的体积计算,以毫克/升或ppm表示,如1立方米水体含药1克为1ppm,即1毫克/升。池塘水面积丈量要正确,计算平均水深时,一般采用交叉法。在池塘两条对角线上取9个测量点,求其平均值。内服药(拌饵)用药量一种是按鱼的体重计算,如50千克鱼用大蒜0.5-1千克。另一种是按饵料重量计算,如100千克饵料加大蒜素0.1千克,然后根据鱼摄食量投喂,即每日按鱼体重的3%-5%投饵。这两种计算方法都要求准确掌握被治疗鱼类的存塘量。

3、在施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药物对养殖种类有一定选择性,如淡水白鲳、鳜鱼、虹鳟、鲈鱼、虾类等对敌百虫非常敏感,杀死病原的用药量往往会造成以上养殖生物中毒,因此不宜选用。②不同鱼类、不同生长阶段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亦不相同,如草、鲢等鱼类对硫酸铜较敏感,浓度超过1毫克/升可致死,而淡水白鲳在其浓度达5毫克/升时仍无异常反应;通常鱼苗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比成鱼大,因此鱼苗消毒治疗时要谨慎用药。③选用药物时还应注意“种间差异”,即不仅要注意所选药物对患病种类的安全性,也要考虑对未患病种类的安全性。如鱼蟹混养、鱼虾混养的塘口,在使用鱼用杀虫剂时,要注意虾、蟹对该药的敏感性,因为虾蟹对杀虫剂比鱼类要敏感许多。④用药量不足不但得不到预期治疗效果,长期使用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每次用药时一定要给足药量。

四、合理混药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施用时,总的作用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大,称为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在防治鱼虾病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可以扩大防治范围,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用药费用,有的还可以减少单一用药所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下面就目前常见的混用配方及配伍禁忌简介如下:①大黄宜与硫酸铜混用,可以增药效,与氨水混用浸泡,可以使大黄中蒽醌游离出来,提高药效,常与黄芩、黄柏合同,治疗细菌性疾病;不宜与生石灰混用。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并施用可增加药效,其中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硫酸亚铁也可与敌百虫合用,硫酸铜与活性锌合用或增加药效。③敌百虫和面碱合用可防治指环虫病,敌百虫与碱性药物合用会形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混用时应注意。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液可防治水霉病等。④喹诺酮类药物与青霉素类、麦迪霉素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粘菌素等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考虑复方使用。⑤生物环境改良剂不宜和抗菌药等同时使用,因为抗菌药会杀死改良剂中的活性菌类,不但起不到改良环境的作用,还会使环境恶化。

混合用药时,除了确定的或实践证明可行的混合配方外,对新的混用配方,要注意先于小面积或试验用具内做试验,经证实后方可推广使用。应注意三条原则:①不应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②不应使毒性增大,理想的混用组合是增效不增毒。③药效配合应合理,优缺点互补,提高兼治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