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简单机械?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11 02:13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什么是简单机械?

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生产工具,最早 发明的一些简单工具后来演变成为简单机械,它包括斜面、螺旋、杠杆和滑轮等。在中国战国 时期的著作《墨经》和古希腊阿基米德的著作 中,都有关于简单机械及其力学原理的论述。简单机械虽然十分古老,但它在现代各种 机械和仪器中仍然被广泛采用。在许多机器中 都可以找到不同形式的简单机械或由简单机械 演变而来的各种机械。典型实例如材料强度试 验机中的螺旋加载装置、楔形夹持器具、杠杆与 滑轮组成的记录装置等。金属切削机床中的操 纵手把多由杠杆演变而来,夹具多由劈与斜面 演变而来,丝杠则是螺旋的直接应用。在物料 运输和提升的装置和设备中,斜面和螺旋的应 用更为普遍。这些实例说明简单机械是现代机 械的基础之一。

二、简单机械有什么

自行车: 1、链条链轮组成的链传动系统; 2、由钢珠和钢碗组成的轴承系统; 3、铃中有由齿条齿轮传动系统; 4、坐垫中有弹簧组成的减振系统; 5、由杠杆原理组成的刹车系统。自行车上有很多小的机械装置,是生活中最典型的机械装置 比如车闸,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 车蹬实际是一个曲柄机构。 前链轮和后链轮之间由铰链连接,从机械原理学上讲,是一个简单的链传动机构

【简单机械】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根据伽利略的提示,人们曾尝试将一切机械都分解为几种简单机械,实际上这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把以下几种机械作为基础来研究。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前四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所以称为“杠杆类简单机械”。后三种是斜面的变形,故称为“斜面类简单机械”。不论使用哪一类简单机械都必须遵循机械的一般规律——功的原理。

三、什么是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是最基本的机械,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机械是人运用力的基本机械元件。常见的简单机械有:剪刀,小刀,锤子,扳手,跷跷板,钳子(总称),指甲刀,杆秤开瓶器,撬棒,铡刀,手推车,滑轮、轮轴,钓鱼竿,筷子,火钳,镊子,铁锨,螺丝刀等等。

四、请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并说说他们到底属于那一类机械?

杠杆、 滑轮 、斜面、液压机等。生活中的应用太多了。

剪刀,指甲剪,钳子

自行车上运用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1 龙头(把手)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省力)

2 踏脚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3 手刹车 杠杆 省力

4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加快速度

5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提高转速

6 螺丝与螺帽 斜面 省力

7 后轮 轮轴 提高车速

8 链条与飞轮 定滑轮 改变用力方向

9 车铃铛 杠杆 省力、提醒

五、什么叫简单机械科学?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常用符号“O”表示。

②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常用符号“F1”表示。

③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常用符号“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常用符号“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常用符号“L2”表示。

3. 杠杆的平衡:

①定义:杠杆处于静止不转或缓慢地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

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或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F1/ F2=L2 /L1。

4. 杠杆的应用: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二) 滑轮和滑轮组:

1. 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根据使用的方法不同,滑轮又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种类型。

2.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3.动滑轮:使用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4.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1)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当绳子的股数是奇数时,其固定端在下端;当绳子的股数是偶数时,其固定端在上端。(即:上偶下奇)

(2)滑轮组的省力规律: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这个规律的适用条件是,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3)公式:F=(1/n)G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F=(1/n)(G+G动)。(考虑动滑轮重,但不计绳重和摩擦)

(4)使用滑轮组时,手拉绳子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是:s=nh。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