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黄的采收很讲究,地黄采收有什么技巧?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04 15:53   点击: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地黄的采收很讲究,地黄采收有什么技巧?

有机地黄的采收应在开花期,应选择晴天,结合采芽作业,将花和芽采回,阴凉处晾晒。有机地黄的叶、花、根可入药。地黄叶生长在后期,选择健壮、无病轮返虫害的植株,适当摘取部分叶片,阴凉处通风即可。有机黄叶主治恶疮、手足癣,花有止渴和治疗肾虚、腰痛的作用。因此,应在适当的时早手候进行采摘。

地黄是中药材之一,用铁锹或镰刀割去地上部分茎叶,注意不要割得太深,地黄以免损伤根部,其他部位也要割去,采挖深度以不损伤根部为好,地黄容易折断,所以采挖时一定要小心,采挖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根部损伤。采挖时应在沟的一端开35厘米深的槽,仔细采摘根部,加工有机地黄时要用专门的烤炉加工,用于熟地。有机地黄的叶、花、根可入药。地黄叶生长在后期,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适当摘取部分叶片,阴凉处通风即可。

有机地黄主治恶疮、手足癣,花有止渴和治疗肾虚、腰痛的作用。因此,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采收。有机地黄根茎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在有机地黄腊睁饥的地面部分逐渐枯萎并停止生长后,就可以采收了。方法是用铲子或镰刀切割地面部分的茎和叶。注意不要切得太深或损坏根部。地面部分切完后,将切下的茎叶耙到一边,露出表面,便于收获根部。用铲子或镐在沟的一端开挖,沟深35厘米左右。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用铁锹或镰刀割去地上部的茎叶,注意不要割得过深,以免损伤根部,等地上部分割去后,用耙旅悉子把割去的茎叶搂到一边,露出地手链表,便拆薯乎于根茎的采收。

采收时先除去地上叶片,然后在畦的一端起挖世弊歼深35厘米的沟,依次小心挖卜模取根茎。人工刨取怀搜冲地黄块根,采挖时尽量避免伤及块根。

在11月进行采收、先除去叶片、再挖深35厘米的沟、挖取根茎、动作要小心等,这些技巧有助于采收。

二、地黄品种哪种产量最高

推荐生地高产品种金九。

金锋和九是以抗性好的品种“金状元”为母本,以高产潜力大的“9302”为父本进行选育的新品种,株高10-15cm,叶柄短而集中,开阔度20-35cm,果块之间较紧密,亩产鲜生地8000-10000斤。烘干率比银携盯一般品种高,亩用种栽200-250斤左右。

密植(推荐行株距25-15cm),高产,隐或抗病(耐渍),果块大,适应大面积种植和机械收获。

三、地黄种植技术

一、生物学特征

1.生长发育特征:春天栽植,前期以地上部生长为主,8月后块根生长超过地上部。霜后地上部枯萎,自然越冬,当年不开花。田间越冬植株,第二年春天100%开花。

2.对环境的要求:生长需较高温度,但较耐寒。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约12%(土呈黄色)即可。8-9月块根膨大盛期,保持土壤适度潮湿,有助于高产。整个生长期需充足阳光;喜中性或微碱性、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喜肥,以有机肥最佳。

二羡闭、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选择平坦、肥沃,无荫蔽物,向阳,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壤土为好,忌连作,也忌前作为花生、豆类和芝麻。秋作物收获后施足基肥,耕深25-30cm,耙细。雨水多、较低洼的地区做高垄,垄距33-78cm,高25cm,耙细表面;较干旱地区,做130cm宽平畦。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根繁殖,也可提芽繁殖。①块根繁殖:日平均温达13℃时栽种,1日-21%为适种期,北京地区在4月上中旬,重庆地区在3月份,河南地区早春地黄4月上、中旬,晚地黄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择新鲜无病、粗0.8-1.2cm的块根,截成5-6cm的小段作种材,最好随刨随种。土质肥沃时每1公顷栽5万-10.5万株;土质较瘦时每1公顷栽10.5-15万株。栽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3cm,每隔15-20cm放种材一段,覆土3-4cm,压实表土后浇水。栽后覆盖地膜,效果更好。②提芽繁殖:在苗高7-12cm时,将嫩苗从母株(种茎)上掰下,立即定植。绝派困此法节约块根,省工。

3.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无草即可,若有花蕾随时摘除。出苗1个月后,每667平方米施豆饼100kg或硫酸铵150-225kg,施于植株旁。若浇稀粪,应及时浇清水。出苗前保持土壤略湿润,出苗后少浇水,保持“黄墒”(土壤呈黄色)为宜。采取“三浇、三不浇”方法,即施肥后浇水,夏季雷阵雨后小浇凉井水,植株中午呈萎蔫状时浇水;天不旱不浇,中午地温、气温很高时不浇,天阴欲雨不浇。有积水要及时排除。

4.病虫害防治:①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叶部,发病盛期为7-8月雨季,病菌在病残株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传染源。防治方法:选无病区留种;收挖前将地上部病残株收集彻底处理;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②地黄枯萎病:土壤和种栽带菌,为最初传染源。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地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忌与玄参、菊花等轮作;选用无病种材留种;增施磷、钾肥;注意排积水。③大豆胞囊线虫: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忌连作及以大豆等为前茬:温水浸种、土壤消毒等。④棉红蜘蛛:成、若虫吸食叶片汁液,在6月中旬和9-10月出现两个高峰。防治方法:收挖前清园处理病残体;与棉田相隔较远距离:发生期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三、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并念年9-10月地黄停止生长后即可收获。挖出块根,除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加工时,将鲜地黄放在火炕上慢慢烘焙,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堆1-2天,使其回潮后,再焙干即为生地。生地加黄酒50%,于罐内或其他容器内封严,放入水浴锅内加热炖至酒被吸尽,取出晒至上皮稍干即为熟地。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消棚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其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高产栽培地黄其主要技术及关键生产措施如下。

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拿扰则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田间管理

1、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2、中耕除草。地黄根茎入李唯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3、追肥。地黄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4、灌溉。地黄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5、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预防病虫害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采收加工

春栽地黄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地黄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地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排水均方便的向阳、周围不种高秆作物的地块,土质以壤土、砂质壤土为好。洼地、盐碱地、黏土地均不宜选用。翻耕整地时,要达到上虚下实的目的。除施足有机肥如堆肥或厩肥每亩5000~10OOOkg外,加施过磷酸钙20~25kg。降水少、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作成平畦,畦宽1.5m、长约7m。除育苗地之外,最好采用南北向的高垅,特别是雨水多的地方或地势较低处,更应该作成高垅,垅面宽70cm、垅间距30cm、垅沟深约20cm。

2.地黄繁殖方法

生产上用块根繁殖。种子繁殖仅用于杂交育种研究工作。作繁殖材料的块根常称“种栽”。

种栽来源:

主产地河南省

种栽颂碧脊分“闷头栽”和“拐栽”两种慧纤。闷头栽又称“隔年旺”,系前1年收获地黄时选出的块根,砂藏在室(或窖)或埋于田内越冬,也有不经收获,原地越冬的,翌春种植时,刨出栽种。拐栽需另地生产而得,生产拐栽过程叫“倒栽留种”。即当春地黄生长到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选健壮植株出块根折成3cm大小段,按行距15cm、株距6~9cm、深6cm栽于畦内,覆土高出畦面3~5cm后稍加镇压。栽后6~8天出苗。秋末枯苗后原地越冬,翌春栽种时收获出作种栽。用“倒栽留种”作种发苗率可达90%~100%。

3.田间管理

(1)除草、定苗:

第一次在苗出齐后,应浅锄;第二次苗高10cm左右,除草同时定苗,每株留1壮苗,缺苗处应补栽(栽种时专门培植一些供补苗用的密植苗)。

(2)排水与浇灌:

地黄适于“黄墒”,一般认为相当于土壤含水量17%左右。药农总结出这项指标的直观标准为:“手握成团,松手不散,抛地散碎”。应使用浇灌与排水来控制达“黄墒”状态。

(3)追肥:第一次应在苗期,施饼肥50~10Okg或硫铵15kg,也可用粪肥。第二次在现蕾后,野渗施速效肥每亩硫铵5kg、过磷酸钙3kg及氯化钾3~5kg浇灌。

(4)摘蕾:

为利于地下块根生长,要及时将花蕾及花茎摘除。

地黄是一味中药,一般人在菜场是买不到的,那么有人就觉得买起来不方便,能不能家里种呢,当然可以。

一、地黄选地种植

选择平坦的地形,便于排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质壤土为宜,轮换期为十年。

二、地黄的品种选择

北京一号、北京三号、金九。

三、土地整理

结合姿没土壤准备,每亩施用5份完全施肥的粗肥和混合肥,以控制地下害虫迹乱纳、线虫、枯萎病毒、茎基腐病和其他害虫。播种后,沿着播种带,用农用抗120 +广灵灵混合液混合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防止枯萎病等病害发生。

四、地黄的播种

1、地的土壤消毒:在4月中旬覆盖覆盖膜以确保幼苗完全播种。

2、地黄适宜种植时间:4月中旬采取地膜覆盖,确保一播全苗。

3、地黄种苗浸种:25%使百克1500×或菌克毒克250×或OS-施特灵250倍液中浸泡30分钟,晾干待播。

4、地黄除草方法:土壤封闭化学除草:从3月底到4月初,播种前的苗木用200毫升施天布和45-50千克水进陪竖行土壤封闭处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