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河蟹养殖中的三个小发明,你有了解过吗?

279 2023-01-08 02:07 元翠    手机版

关于河蟹养殖中的三个小发明,你有了解过吗?

河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蟹类,又称贵富级的淡水产品,河蟹的人工养殖技术,已成为中国淡水品种养殖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河蟹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生产操作工具的使用上,民间出现了很多的发明,原理简单,使用便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下面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三种发明。

1.药物喷洒机

原理:一台电瓶带动一台水泵,使用时把药物按所需水量在船舱里拌匀,打开水泵进行塘口施洒,操作简单,施药均匀,大大提高用药效率,替代了先前一瓢一瓢的辛苦劳作。更有甚者,在船舱一侧开口装上阀门,施药时,阀门打开,一侧进水,效率再次提高。

2.虫子诱捕装置

原理:一盏白炽灯,一台水泵(动力可大可小),一个200目筛绢缝制成的网袋。晚上打开白炽灯,利用虫子趋光性特性,使虫子在灯光下聚集,安装在灯下的水泵抽取簇虫,水泵的出口装有网袋,抽取的水流动带动虫子进入网袋,过滤虫子,第二天提取网袋,把虫子用开水烫死进行无害处理。多的塘口,一夜可以诱捕几十斤乃至百斤的虫子,大大改善了塘口环境。此法安全高效,避免因用药杀虫给河蟹带来的应激甚至伤亡。

3.塘口投饵机

原理:该装置原理简单,与鱼塘的投饵机使用原理一样,电动机带动投饵机。最大区别是,在蟹塘的投饵机是装在船上利用电瓶启动、移动投饵,操作起来方便,一个人撑船就可以操作,简化了先前的一人划船一人投饵的操作方式,节省出一个劳动力,特别是大的塘口,优势更是明显。该投饵装置还可以投施颗粒底改药物,使用方式与投饵一样。

虫子诱捕装置,药物喷洒机还有就是唐口投饵机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小发明,并且非常实用

比如说喷洒机,诱捕装置,投饵机。这可以提高效率的,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也非常的省事儿。

一定要设置虫子的诱捕装置,这样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可以设计一些投饵机 ,可以设置一些药物的喷洒机。

池塘斑点叉尾鮰、团头鲂混养技术你了解吗?

首先一定要考虑好养殖的密度,要选择植物性的饵料,这样才能够满足鱼的需求,也要定期的清理池塘,避免出现太多的淤泥。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一种以植物性饵料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斑点叉尾t与团头鲂的池塘混养技术。通过在面积10亩的池塘混养t、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给t、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而鲢、鳙鱼不投饵。

土池,面积10亩,长方形,南北走向,水深1.2m,池底平坦,底质为粘土,淤泥5~lOcm,动力注排水,用水为深井水,清澈,无毒,无污染,pH值6.8~7.5,全池配置3kW增氧机2台,4kW潜水泵1台,投饵机1台.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斑点叉尾t与团头鲂的池塘混养技术。通过在面积10亩的池塘混养t、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给t、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而鲢、鳙鱼不投饵。共设置2台3kW增氧机,饲养209天,结果共产t鱼6 960kg,团头鲂6 889.6 kg,异育银鲫345 kg,鲢鳙鱼2 137.4kg,每亩产量1 633.2 kg,每亩成本7 639.16元,每亩利润4 324.26元,投入产出比为1:1.56。

斑点叉尾t又名沟鲶,属鲶形目,t科鱼类,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大型杂食性鱼类,喜群食,以吞食为主兼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温驯,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有易饲养、易起捕和肉质鲜美等特点,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饲养。并且,因其身体较大较长、无肌间刺,也是淡水鱼类中非常适合深加工的优良品种之一。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一种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且适温范围广,易饲养,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性情温和,市场需求量大。

池塘主养斑点叉尾t或主养团头鲂的模式较普遍,但斑点叉尾t和团头鲂混养,且产量又高的报道却很少见到。近几年,在郑州地区有部分养殖户进行斑点叉尾t和团头鲂池塘混养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池塘条件

土池,面积10亩,长方形,南北走向,水深1.2m,池底平坦,底质为粘土,淤泥5~10cm,动力注排水,用水为深井水,清澈、无毒、无污染,pH值6.8~7.5,全池配置3kW增氧机2台,4kW潜水泵1台,投饵机1台。

1.2 清塘消毒

放养前14天用生石灰1 000kg对池塘彻底干法消毒,7天后加水至60cm备用。

1.3 鱼种来源

采用本渔场培育的二龄鱼种,所有同类鱼种规格整齐,健壮无伤。

1.4 鱼种放养

放养斑点叉尾t鱼种,先放团头鲂鱼种,过两天再放养白鲢、花鲢和鲫鱼鱼种,放养时水温13~15℃,鱼种放养前都用3%食盐水药浴10分钟。

2.1 投喂技术

2.1.1 饲料 全期投喂郑州金水恒大饲料厂生产的t鱼专用饲料。

2.1.2 驯食 在东边鱼池埂上搭建投饵台,投饵台向池内深入3m,高出水面1.5m,并安装好投饵机。开始采用人工投喂饲料驯化法,投喂前先用手拍击投饵机几下,如鱼少,再拍击投饵机几下,再投料,反复多次,目的是使鱼产生条件反射。投料速度视鱼的多少和摄食强度,先慢后快最后再慢。人工投料时尽量撒开撒匀,尽可能使鱼都有摄食的机会。驯化时,每天投料2次,上午9点和下午3点各1次,每次50分钟。团头鲂不容易驯化,一般需经过7~10天的驯化,才会形成集中摄食习性。如果池塘中浮游生物过多,也可延长驯化时间。摄食正常时,改为投饵机投料,开投饵机前也要先拍击投饵机几下。

2.1.3 投饲量和投喂次数 日投饲量=塘鱼重量×投饲率。实际投喂量要根据天气和鱼摄食状况来定。

2.2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注意鱼的摄食与活动,防止鱼浮头,特别是团头鲂,一旦浮头,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摄食。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做好养鱼记录。注意水质的调节,每月用生石灰1~2次,每次200kg,使pH保持在7.0~8.0之间,可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并保持鱼类的良好摄食行为。定期换水,换水对团头鲂的池塘高产养殖非常重要,不能使水过肥,透明度保持在30~50cm,3~5月份和10月份每月换水1~2次,6~9月份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25cm,保持水质的嫩、爽。水位的控制,3~4月份水深保持在0.6~1.0m,5~9月份水深保持在1.1~1.3m,10月份之后水深保持在1.5m左右。

2.2.1 增氧机的使用 要保持水中溶氧的正常水平,除了要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浮游植物外,还要经常开动增氧机。6月份之后,定期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2点钟左右开增氧机1~2小时,以增加下层水的溶氧量;晚上在鱼浮头前开增氧机,不要在发现鱼浮头时才开,否则会严重影响鱼的摄食与生长。

2.2.2 检查与记录 每半月检查鱼的生长情况,并随机抽查t鱼和团头鲂各30条,记数、称重,计算出总存塘量、饲料系数、下阶段的投饲率及投饲量。

2.2.3 鱼病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在鱼病流行季节每2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一次,每20天投喂药物1次(每40kg饲料添加盐酸环丙沙星20g,氯化胆碱100g,吗啉胍50g),连喂3~4天,主要防治暴发性出血病、肠炎病、溃疡病、水霉病等疾病。斑点叉尾t鱼种阶段易被车轮虫寄生,严重时可用适量的硫酸铜杀灭。

3 小结与讨论

3.1 斑点叉尾t与团头鲂混养,对水质要求很高,整个饲养阶段要保证水质“活、嫩、爽”,透明度一般要保持在30cm以上。在放养时,应加大白鲢的放养密度和花鲢及银鲫的放养规格,这样可降低养殖水体的肥度,同时,又可提高花鲢及银鲫的出塘规格,增加其商品价值。

3.2 在混养过程中,团头鲂对多种药物及溶氧较敏感,因此日常管理中应尽量少施药物,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等)更应慎用,对于其主要病害以预防为主,要勤换水,少泼洒药物。

3.3 斑点叉尾t易被车轮虫寄生,特别是苗种对车轮虫非常敏感,容易造成大批量死亡,影响成活率。可采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剂量施用方法与家鱼相同,同时,次日要防止浮游植物因硫酸铜的施用而大量死亡造成团头鲂缺氧浮头。

3.4 在试验过程中,捕捞时出现了团头鲂因斑点叉尾t的硬棘而受伤,结果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另外,若团头鲂与斑点叉尾t不能同时上市,受伤的团头鲂易被病菌感染,引发各种疾病(如水霉病、溃疡病等)。建议捕捞之前,应联系好购买商家,以便同时出塘,减少经济损失。嘉鱼蜀湖努力打造叉尾t第一品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