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蛭怎么越冬?

243 2023-01-08 19:45 丁桂    手机版

一、水蛭怎么越冬?

地形的选择应以背风向阳、环境优良为好,延长水蛭的生长期,冬季可防风抗寒,使水蛭能安全越冬。同时优美的环境,夏季既可以防暑,又可以增加动植物的活体数量。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二、水蛭在水温18度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吗?

如果达到水蛭的各种生活、繁殖条件是可以的。

现在多是野外露天养殖,想在冬季也能生长,必须创造适宜条件。

池水温度应保持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保持水边土壤湿润。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水蛭怕阳光直射,因此大量种植水生植物既可作为田螺的饲料,又可遮光,水蛭还可以在上面产卵。

露天养殖,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三、水蛭的养殖

一、人工养殖水蛭的环境、条件:

水蛭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购买到水蛭吸取的饲料――螺蛳、河蚌就可以养殖,(除海水以外),室内室外、家前屋后、老厂房、荒田、鱼塘等,养殖面积可大可小。

二、养殖模式和饲养数量:

1、半人工网箱池塘养殖: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老池塘、鱼荡进行用网箱养殖,网箱宽度C--D米,长度不限,网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涝,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这种养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但网箱目数过低,小苗夹死,目数过高,养殖过程中田螺及水蛭的排泄物堵塞网眼,水质调节成了最大难题,产量也随年份时高时低.)

2、水蛭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利用家前屋后、老厂房或旧水泥场地、园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无土立体养殖,建池规格宽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长度不限,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墙距池底高80公分处做好抗洪出水口。(这种养殖方式打乱生物原有自然生存特性,水蛭苗能不能度过高温是这种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但六七月份高温天气水温调节是根本性难题,稍微有点常识就懂,三十五度以上的夏天,水泥会被晒得滚烫,二十四小时换水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这种方式,高投入,低产出。一亩水泥池建设投入六万,在四年稳产理论情况下才能收回成本,是仅供参考的养殖方式.)

3、水蛭仿生态土池养殖:利用农田挖养殖池(沟)(皿)字形宽B・C米、深A・AB米、长度不限。东西走向、池(沟)之间留A・AB米宽管理走道,老池塘、鱼荡进行修整养殖,做好防逃设备即可,池内水深保持50・100公分。(这种养殖方法在各方面模仿水蛭自然生活习性,同时沟渠走道方便日常管理和观察,适宜大规模养殖低投入,高产出。是目前最理想的养殖方式。)

综合如下:

一、水蛭大塘土池养殖期间遇阴雨、雷雨天气,容易逃跑。平时管理盲目无处着手应对日常出现问题,年底产量完全没底,

二、大塘幼苗喂食取食困难,同时受池内杂虫、天敌影响,幼苗成活率大大下降。

三、大塘养殖期间的正常性伤亡,无法把伤亡以及腐烂的水蛭捞出,容易污染水质,产生病菌。

四、大塘饲养管理难度大,检查巡池很难全面观察,只能隔池相望。

五、养殖池一旦产生疾病或受外界农药影响。无法更换新水,整个养殖区大塘将会受到传播病菌的危险性,

六、大塘成品水蛭收成不能全部捕捞,因水位下降大部分水蛭钻进泥土中,捕捉难度极大。

七、特别是水蛭网箱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网箱内根本无法排出污水更换不了新水。同时网箱使用三年要重新更换,追加投入成本。

八、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因此,生存在坚硬池塘里的水蛭,要比生存在泥池塘里的水蛭,生长缓慢。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产出,得不偿失)。

四、水蛭怎么越冬

有条件的可用日光温室,打破水蛭的冬眠习性,可周年生长繁殖,增加经济效益。

在没有采取措施的冬季,要做好冬眠前的处理工作,越冬之前多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要以能量饵料为主,以增加体内的脂肪,为水蛭进入冬眠后有充足的能量做准备。一般情况下,水蛭在水温10 ℃ 以下开始停食,陆续钻入土中。可在池的四周把土挖松,当温度在5 ℃ 以下时即进人冬眠状态。在早春投放的种水蛙,繁殖的幼蛙此时一般都已长大,将水排干,把第二年要做种蛭的留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我正在学习刘明山水蛭养殖技术,上面说得很详细的,希望对你有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