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稻插秧后管理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3 02:11   点击:1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水稻插秧后管理

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技术

一、插秧技术

1、封闭灭草

水稻本田除草提倡使用药剂封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防除杂草,而且对防治稆生稻(落粒稻)也有较好的效果。即在移栽前3-5天或移栽后5-7天每亩用50%瑞飞特乳油60-80毫升加10%苄嘧磺隆15-20克、或用30%稻草克乳油200-250毫升兑水泼浇,或拌15公斤细潮土撒施。移栽后施药的,应保持浅水层7天左右,水层不足时应及时补水,防止药害。

2、适时插秧

各地可结合供水时期,在5月16日至6月5日之间适时插秧。

3、合理稀植

栽培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做到合理稀植,一般密度为9×4-5寸或10×4-5寸,即每亩1.3-1.6万穴,每穴3-4棵。

4、合理施用底肥

在平地后拖板前,每亩施入复合肥(N、P、K含量为15、15、15)20公斤加尿素5公斤或同量的复混肥底肥氮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5%左右(约标氮22.5Kg)。

二、插后管理

1、合理施用分蘖肥

分蘖肥应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水稻徒长,施用量可控制在水稻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25%左右(约标氮12.5Kg),同时应注重磷肥和锌肥的施用,做到全面平衡施肥。

2、科学管水

返青期本田水层以浅为主,一般2-3厘米为宜,决不能干田无水,分蘖期间,可浅水灌溉,分蘖末期要适当晾晒田。

3、加强病虫害防治

水稻插秧后应注重稻水象甲、潜叶蝇、二化螟,特别是灰飞虱的防治。水稻移栽后一周左右,防治稻水象甲、潜叶蝇、灰飞虱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再给你提供一份:

一、扶起倒苗。应及时将灌护苗水时,引起的倒苗扶起,使其直立生长。

二、灌护苗水。在水稻插秧后至返青期灌护苗水,水层为苗高的三分之二,可以保护苗不被风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三、防止冻害。注意听天气预报,当气温接近摄氏零度,将有霜冻发生时,必须为水稻苗灌深水,从而保护水稻苗不遭受冻害。

四、插秧后的灭草。插秧后3—5天,当秧苗返青后灌3厘米的水层,进行灭草时,采用药剂灭草,即每亩水稻用60%丁草胺125克,拌12.5公斤过筛的细潮土撒施,施药时一定要堵住灌排水口,施药后5—7天不排不灌,缺水就补水。若插秧早,施药早或草大的稻田,每亩用药量可增加到150克。若插秧后没用除草剂的封闭稻田,且稗草长到1.5—2叶期时,每亩用96%禾大壮200克,采用毒土法撒施,水层管理与上述相同,施药时应保持5—6厘米水层,防止药害的发生,且也防止了那种串水灌溉降低药效的现象。

五、补苗。如果插秧时疏忽,可能有漏插空穴的,这样的必须补苗补插。

二、机械厂今年生产机床4800台,比去年增产800台,增产了百分之几?列出算式

800/(4800-4000)=0.2=20%

三、富稻2号适不适合机 栽,产量怎么样?

该品种适宜种植辐优838的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也适合在华南适宜区域作早稻和晚稻引种、试种推广。

栽培要点 生产上要求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亩用种量1.5公斤,合理密植,亩栽1.5-2.5万穴(在华南应不少于2万),配方施肥、重底早追,适时防病治虫,以争取获得高产。

能机种

四、猪为什么用嘴巴拱泥土

原来,现在的家猪是由古代的野猪进化来的。猪在野生时代是无人喂养的,只有靠自己寻找需要的食物,特别是要寻找生长在下的块茎和根吃,以致在生理结构方面也形成了突出的鼻嘴,以及坚硬的鼻骨。猪使用这个特殊的器官把土拱开,吃泥土里的食物,同时也吃些泥土,从泥土里取得自己所需的磷、钙、铁、铜、钴等各种矿物质。

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所以现代的家猪还保持着拱土的习惯。

五、以播种为话题蛙.,1 快 ~~~

播种(sowing)

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种植制度、栽培方式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法,用手工或机具将种子播到一定深度的土层内的综合农事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适时播种是使作物从种子发芽、出苗到成熟的各个生育期获得有利气候条件、全苗壮苗、植株正常生长、适时成熟的重要措施。不同作物的播种适期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温度、水分、栽培制度、土质和地势。播入单位面积土地的种子重量, 以千克/公顷为单位。适宜的播种量是合理密植的前提。一般按每公顷密度(株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等指标计算。播种深度关系到种子的发芽、出苗的好坏和幼苗生长。应根据作物、土壤、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深度。播种方式应根据作物种类,生育特性,耕作制度、种植密度和播种机具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为撒播、条播、点播3类。

1.播种期:各种作物发芽所需的温度范围不同,最低限温度也各异。麦类的发芽最低温度为3-4.5℃,豌豆为1-2℃,马铃薯、向日葵为5-7℃,大豆、玉米、高粱、谷子为8-10℃,水稻、棉花为10-12℃,花生为12-15℃。土温达到某一作物的发芽最低温度就可播种。春季作物过早播种,常因低温,造成种子迟迟不发芽、不出苗而引起病菌侵染。丧失发芽率或烂种。秋播作物过早播种,常因温度过高,幼苗徒长,冬前生长过旺,易遭冻害;过迟播种,常因积温不足,生长不良。或因土壤水分不足,不易保苗,以及冬前积累干物质不足,耐寒力低而不易越冬。

2.播种量:单位面积上,播种的种子重量,通常以kg/ha(或公担/ha.)表示。播种量过少,虽然单株生产力高,但总株数不足,很难高产;播种量过多,不仅幼苗生长细弱,浪费种子,间苗、定苗费工,而且也不可能高产。 种前应结合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等确定适当播种量。

3.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延迟出苗,幼苗瘦弱,根茎或胚轴伸长,根系不发达;播种过浅,表土易干,不能顺利发芽,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干旱地区、砂土地、土壤水分不足,以及大粒种子播种宜深;粘质土壤、土壤水分充足的地块、小粒种子、子叶出土的双子叶作物,播种宜浅。

4.播种方式:常见的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条播深浅一致,种子分布较均匀。宽行条播适于单株面积较大,需要中耕的作物,如玉米、高粱、棉花、甜菜、大豆等;窄行条播宜于小麦、水稻、亚麻和某些牧草。

点播,又称穴播(或无种)。指在播种行内每隔一定距离开穴播种,或按一定行距开沟点播。点播法的行、株距均较宽,间苗、中耕等作业方便,可在纵横两个方面进行中耕。种植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可采用这种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