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篷房大棚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140 2023-01-06 05:05 平超    手机版

一、篷房大棚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目前篷房大棚在规格上应用最广泛的边高是4米,对于一些15米跨以下的小规格篷房,对于不同的系列常规边高是2.7-2.9米,顶高最高去到5米。

而对于一些大跨度、抗风需求大的篷房,常规边高可以去到6米,顶高能有10米以上!

二、温室大棚前排和后排之间的间隔是多少才算标准

大棚的高跨比为1:3.3―4棚间距:一是前后棚之间的距离,以前排温棚不遮阴于后排温棚为准。一般前排温棚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距离与到后排温棚前底角的距离之比为1:2.5―3。所以前后排温棚之间的距离应达6―8米;并排棚之间的距离1.5―2米(根据棚体构造而定)。 距离够了,但要增加棚的高度,棚的最高点到地面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矢高一般为2.7―3.2米;

在北半球的地理纬度的范围内,温室矢高的两倍半的距离就是比较合适的了。

三、日光温室有哪些基本类型?各类型日光温室的尺寸如何?

本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鞍山地区已有日光温室,并在冬季生产韭菜等耐寒叶菜。初始型的日光温室,低矮、空间小,前屋面角度大而短,后屋面长,后墙低矮。这种温室采光角度大,保温性好,缺点是采光面短,长后坡下光照弱,特别是春秋两季后坡遮荫较多。此外土地利用率低,在室内人难以行走,不便操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自80年代中期至今,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摸索、改进,主要是提高中脊,增高后墙,增大后屋面仰角,缩短后屋面投影,改进采光屋面形状,扩大空间,减少立柱,采用异质复合墙体,使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性能好、实用性强的温室类型。

(1)矮后墙长后屋面拱型日光温室

该温室后墙高0.6~1.0米,后屋面长2.5~3.5米,投影长1.8~2.2米,跨度(室内后墙底脚至采光屋面底脚距离)5.0~6.0米,中高(温室屋脊至地面垂直距离)2.2~2.4米,采光屋面为拱圆形,中腰(采光屋面中央部位)坡度30°左右(图2a)。

这种温室后墙矮、后屋面仰角大,主要采光面角度在30°左右,冬季室内光照充足;后屋面又长又厚,后墙外侧培有干土,保温性能好。但采光面短,后屋面投影过长,在春秋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室内阴影面积大;此外空间小,室内气温变化大,土地利用率低,不便人工劳作。

(2)高后墙短后屋面拱型日光温室

该温室后墙高1.5~1.8米,后屋面长1.5~1.7米,仰角30°左右,投影长1.2~1.5米,跨度6.0米,中高2.4~2.8米,前屋面为拱圆形,中腰坡度在30°左右(图2b)。

这种温室与矮后墙长后屋面拱圆型日光温室类似,只是后屋面及其投影缩短。由于后屋面缩短,增大了采光面积,不仅冬季光照充足,春、秋季室内阴影面积也相应缩小,但冬季的保温性能不如后屋面长的。由于增大了跨度,提高了中高,空间增大,土地利用率提高。

(3)鞍Ⅱ型日光温室

该温室为桁架式拱架,无立柱温室。跨度6.0米,中高2.7~2.8米,后墙高1.8米,后屋面长1.7~1.8米,仰角35°左右,投影长1.8米。拱架由钢筋或钢管做成桁架式,受力强,室内无柱,采光性、保温性均好,土地利用率高,便于操作。但造价稍高。

(4)一坡一立式日光温室

该温室后墙高2.0米,后屋面长1.0米,跨度7.0米左右,中高3.0米。其特点是前屋面有两折式,一坡一立,立窗角度为60°左右,高0.65~0.8米,坡面角度21°~23°。

该温室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保温性好,但透光性不如拱圆形温室,前坡低矮不便操作,棚膜固定方法不合理,易使薄膜破损。

(5)高大型温室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温室类型,其跨度为8.0米,中高3.5米,后墙高2.6米,后屋面投影1.0~1.2米。这种温室空间大,适宜于果树设施栽培。

图2 日光温室主要类型(单位:米)

a.矮后墙、长后屋面拱型温室 b.高后墙短后屋面拱型温室 c.鞍Ⅱ型温室 d.一坡一立式温室 e.高大型温室

四、日光温室大棚的特点

节能型日光温室具有充分利用太阳光热资源、节约燃煤、减少环境污染等特色。在北纬34°~40°地区,冬天不加温,仅依靠太阳光热,加火强化保温或少加温的情况下,就可以在冬季生产喜温性蔬菜。目前节能日光温室类型变化较多,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辽沈Ⅰ型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7.5~8.0米,脊高3.5米,后屋面仰角30.5°,后墙高度2.5米,墙体内外侧为37厘米砖墙,另外选用了一些新的轻质保温材料配合墙体保温,操作省力,如用9~12厘米厚聚苯板代替干土、炉渣做墙体的中间夹层,用轻质的保温被代替草苫作为夜间外覆盖保温材料,后屋面也采用聚苯板等复合材料保温,拱架采用镀锌钢管,配套有卷帘机、卷膜器、地下热交换等设备。

(2)改进冀Ⅱ型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8米,脊高3.65米,后坡水平投影长度1.5米。后墙为37厘米厚砖墙,内填12厘米厚珍珠岩。骨架为钢筋折架结构。这种日光温室结构性能优良,在严寒季节最低温度时刻,室内外温差可达25℃以上。

(3)廊坊40型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7~8米,脊高3.3米,半地下式0.3~0.5米。前屋面的上部为琴弦微拱形,前底角区为1/4拱圆形,采用水泥多立柱、竹竿竹片相间复合拱架结构,或钢架双弦、单中柱结构。前坡以塑料薄膜和草苫覆盖。后屋面仰角50°,水平投影0.8米。后坡为秸秆草泥轻质保温材料。后墙体为土筑结构,后墙高度为2.2米,底宽为4米,顶宽为1.5米。前底角外部设防寒沟,以加强防寒保温效果。后墙上设通气孔,利于炎热季节通风降温。

(4)寿光第五代温室。温室内南北跨度11~12米,脊高4.8~5.2米,半地下式0.6~1.0米。后墙体为土筑结构,后墙高度为3.5~4.0米,底宽为5~7米,顶宽为2米左右,山墙底部厚5~7米,顶厚1.5米左右。前屋面的上部为琴弦微拱形,前底角区为半拱圆形,采光面由钢管、竹竿、竹片相间组成复合拱架结构,以塑料薄膜和草苫覆盖,采用多排水泥立柱支撑,坡面平均角度为17°左右。后屋面仰角为30°左右,水平投影0.8~1.2米。后坡为薄膜、秸秆、草泥等分层建成。

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源,也是日光温室的主要热源。因此,设计日光温室时、首先要解决好温室的采光问题,最大限度地使阳光透射到温室内部。[3]

中国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是在冬、春、秋三季使用。冬季太阳高度角低,日出在东南,日落在西南。因此,为了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日光温室多采用座北朝南、东西延长的方位。

实践证明,冬季早晨外界气温很低.偏东温室在早晨揭开草帘后,室内温度往往明显下降。日光温室的方位尽量以偏西为好,这样有利于延长午后的光照时间和夜间保温。均以偏西5度为宜,不宜超过10度。

当光线入射角由0度增大到40度时.对透明材料的透光率影响不大.光量的反射损失率只有几个百分点;当入射角在40度一60度内变化时,透光率随入射角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入射角大于60度时,透光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所以,40度的入射角或50度的投射角是影响透明材料透光率大小的临界点。在日光温室发展初期,便把冬至日太阳对温室采光面的最大投射角达到50度的采光角度定为合理采光屋面角。

保温

中农美景几字钢日光温室 (1张)

日光温室的保温由保温围护结构和活动保温被两部分组成。前坡面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柔性材料以易于日出后收起,日落时放下。

对新型前屋面保温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主要侧重于便于机械化作业、价格便宜、重量轻、耐老化、防水等指标的要求。

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白天采光时段前屋面只覆盖塑料膜采光,当室外光照减弱时,及时用活动保温被覆盖塑料膜,以加强温室的保温。

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加之玻璃易破损,农村日光温室大多以塑膜为屋面材料。特别是我国北方在土温室基础上兴起的塑料日光温室,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深受菜 农及消费者的欢迎,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实践证明,凡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利用塑料日光温室的特殊结构性能,可使室 内保持5℃以上的温度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日光温室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采光屋面,能最大限度地透过阳光;保温和蓄热能力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散热,温室效应强;温室的长、宽、脊高和后墙高、前坡屋面和后坡屋面等规格尺寸及温室规模要适当。一般上部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苫,来在寒冬保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