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种猪养殖标准养殖场要求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10 18:57   点击:156  编辑:都凡   手机版

1:种猪养殖场建设标准1. 选址应选择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燥、向阳,土质坚实、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地块建设猪场。地址周边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取得环评批复。有足够的粪污消纳用地,满足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2. 布局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和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2.1 生活管理区主要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场区上风或偏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2.2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饲料库等设施靠近生产区布置。2.3 生产区主要包括猪舍等生产性建筑。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猪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生产区内净道、污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2.4 废弃物处理和隔离区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处理、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和后备猪隔离舍。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粪污处理、病猪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猪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后备猪隔离舍要远离隔离区内其它场所。2.5 其他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或围栏。3. 猪舍3.1 设计应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废弃物收集处理模式等多种因素进行猪舍设计与建造,要求设计科学、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宜采用单层矩形平面。猪舍长度和跨度可根据生产工艺和场区规划要求设置。3.2 猪舍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猪舍的种类和布局。通常应建设后备舍(区)、配种舍(区)、妊娠舍(区)、分娩哺育舍(区)、保育仔猪舍(区),并按照地形和生产需要进行合理排列。在一栋舍内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各区域之间要进行分隔。3.3 基础猪舍可采用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桩基础。为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管向上渗透,基础顶部应设防潮层。为提高猪舍的保温性能,基础外侧应加设保温层。3.4 墙体采用砖混结构或其它保温材料的复合墙体,做到墙体保温。内墙面要平整光滑耐侵蚀。3.5 屋面可根据跨度大小采用单坡、双坡屋面等形式,要求屋面轻便、防水、耐火。3.6 门、窗猪群类别实体地面猪栏漏缝地板猪栏群养母猪2.0~2.52.0~2.5限位母猪1.4~1.71.4~1.7哺乳母猪(限位栏饲养)―3.3~4.3保育仔猪0.3~0.50.2~0.3后备母猪1.0~1.50.9~1.2门要能保证人、猪的顺利出入,外门的设置最好避开冬季的主风向,必要时加设门斗。自然采光的有窗猪舍,应保证正常采光通风。非自然采光的猪舍要配备足够的光源和通风设备。3.7 地面地面要坚实、平整、防滑、不渗漏、耐消毒液浸泡和水冲洗。实体地面饲养时,要求猪只趴卧区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宜将此部分做成隔热地面。有漏缝地板的,要求漏缝地板耐腐蚀、表面光滑度适宜、导热系数小,缝隙宽度要保证漏粪效果且不损伤猪蹄、易于清洗、坚固耐用。3.8 猪栏面积猪只占栏面积要达到下表要求。除限位饲养的猪只和产仔母猪外任何情况下所有的猪都可以自由转身同时躺卧。猪占栏面积(O/头)3.9 猪舍面积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确定猪舍面积,其中:建保育舍的,配套猪舍总建筑面积按照每头能繁母猪不低于 5.5O建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