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让种子更快的萌发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09 09:44   点击:148  编辑:水韵   手机版

一、如何让种子更快的萌发

(一)充足的水分

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一般仅占种子总重量的5%~10%,这样的条件使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只有吸足水盆,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各种生理活动才会大大加强;只有吸足水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供胚吸收利用。

一般种子要吸收其本身重量的25%~50%或更多的水分才能萌发,例如水稻为40%,小麦为50%、棉花为52%,大豆为120%,豌豆为186%。种子萌发时吸水量的差异,是由种子所含成分不同而引起的。为满足种子萌发时对水分的需要,农业生产中要适时播种,精耕细作,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吸水条件。

(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包括胚乳或子叶内有机养料的分解,以及由有机和无机物质同化为生命的原生质,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酶的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所以温度也就成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同植物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萌发都受影响。超过最适温度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部分种子能萌发,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高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种子萌发逐渐缓慢,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小部分勉强发芽,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低温度。

了解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以后,可以结合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特性,选择适当季节播种。

(三)足够的氧气

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后,就开始萌动,此时氧气的供应对萌发起着主导作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胚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加强,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才能充分供应生长的需要。一般种子需要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脂肪较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需要更多的氧气,当含氧量下降到5%以下时,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如棉花、落花生或其ta 作物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或深藏于土壤深处往往不能萌发。主要是因为得不到氧气。因此,播种、浸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管理。播种后如遇雨,要注意松土,控制各调节氧气的供应,使种子萌发正常进行。...

二、有5颗种子,发芽率85%,有几颗种子发芽?

有5颗种子,发芽率85%,有几颗种子发芽?

解:发芽率=发芽数÷总种植的种子数x100%

即:85%=发芽数÷5x100%

发芽数=0.85x5

=4.25.

答:大约有4棵种子发芽。

三、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芽菜的种子,在萌发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同一种芽菜的种子因其生理状态不一致,在萌发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等主要条件,光线、二氧化碳等因素对种子萌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种子的成熟度、成熟期间气候条件的影响、种子贮藏时间等。

1.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种子在萌发之前必须吸足一定量的水分,才有可能使种子中一部分贮藏物质变为溶胶,同时使酶活化或合成而起催化作用。不同种类的种子吸水量有很大差异,一般讲含蛋白质多的种子吸水量高于含淀粉多的种子;而富含脂肪的种子吸水量低于含淀粉多的种子。影响种子吸水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增高,不仅吸水快,而且吸水总量也增大。

2.温度 种子发芽要求一定的温度,这与酶的作用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有关。温度低反应就减慢或停止,随着温度增高,反应开始加快。但酶本身是蛋白质,温度过高酶本身将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因而芽菜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对温度要求就表现出最低、最适、最高的温度三基点。

温度对发芽速率和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二者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在最适温度下不仅发芽最为迅速,而且发芽率也高;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能达到最高发芽水平。

种子原始生活力和贮藏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子发芽温度三基点。原始发芽力较低的种子在发芽时对温度适应范围较窄,其最适温度的幅度范围缩小。

3.氧气 种子在贮藏期间进行微弱的呼吸,只需少量氧气,但在发芽时,呼吸作用特别旺盛,这时酶的活动、某些生化过程的进行、激素的合成等均需氧气。在氧气不足时,种子内乙醇酸脱氢酶诱生乙醇、乳酸脱氢酶产生乳酸,乙醇和乳酸对种子发芽产生有害作用。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种子萌发时,胚乳贮藏的物质转化受阻,使胚得不到充足营养而影响发育。因而在种子发芽阶段必须注意氧气的供应,以保证种子正常发芽。

1、水分: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一般含淀粉和油分多的种子需水量少,含蛋白质多的种子需水量多。

2、空气: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

3、温度: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

扩展资料:

一般种子萌发和光线关系不大,无论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但有少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良好,如黄榕、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

这类种子叫需光种子。有些植物如早熟禾、月见草属的Oenothera bicnusis和毛蕊花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萌发得好些。

还有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葱、番茄、曼陀罗的种子萌发则为光所抑制,这类种子称为嫌光种子。需光种子一般很小,贮藏物很少,只有在土面有光条件下萌发,才能保证幼苗很快出土行光合作用,不致因养料耗尽而死亡。

参考资料:种子萌发-百度百科

外界条件:

1、阳光:有些种子必须要得到光照才能发芽,也有些正好相反,必须在阴暗环境下才可以。因此要播种时要了解自己种的是哪种种子,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决定是否给它光照。

2、氧气:种子种下开始活动时就要呼吸,就需要氧气。所以才不能浇水太多,否则会缺氧,导致不能发芽。

3、水分:水分是它发芽的关键,只有有了水分才能进行水解作用,才能逐渐生长。

4、温度:种子发芽的温度要求范围较广,从0度到40度之间的都有。这个要根据具体的植物来决定,一般是15度到20度最合适。

种子自身条件:

1、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

被昆虫咬坏了胚的种子不能萌发。种子在离开母体后,超过一定时间将丧失生命力而不能萌发,对不同种子而言其寿命时间长短不同。例如:柳种子仅有12小时,花生1年,小麦和水稻一般能活3年,白菜和蚕豆的能活5~6年。

2、有足够的营养储备

正常种子在子叶或胚乳中储存有足够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干瘪的种子往往因缺乏充足的营养而不能萌发。

3、不处于休眠状态

多数种子形成后,即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暂时也不能萌发,这种现象被称为休眠。

扩展资料:

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发芽主要分为吸水膨胀,萌动,发芽和幼苗生长四个过程。种子吸水后就开始呼吸,过一段时间就能突破种皮,开始萌发。萌发后经过生长就能长出土壤表层,露出小苗。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种子萌发

使种子发芽的方法如下:

浸种 在催芽前用20℃~30℃的清水浸泡种子,使种子吸足水分,加快出芽速度。浸种时间长短因种子成熟度和水温而有差异。越是充分成熟的种子,浸种的时间越长,水温低需时间也较长。一般需浸种5~6小时,

催芽 种子发芽需要满足所需温度、水分和氧气,对光照属于好暗性,应放在背光处进行。在水分适宜、透气性良好、25℃~30℃不见光的条件下发芽最快。把浸完的种子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起来,放在大碗或小盆中,每天用25℃~30℃水洗1~2遍。种子最好掺入种子体积3倍的细沙,放入水盆中,每天翻岸动1~2次,细沙干时补充水分。种子需要变温,每天30℃8小时、20℃16小时交替进行,出芽整齐。一般情况下,5~6天即可出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