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动机机油尺口上窜气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3 12:27   点击:1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发动机机油尺口上窜气

可能的原因比较多,这里分析概率最高的几种故障。

活塞环问题。活塞环的作用一方面是减少高压气体进入曲轴箱,另一方面是防止机油进入气缸被燃烧。首先,活塞环有多个,安装时要求各个活塞环开口交错,避免对口窜气。如果活塞环开口位于同一角度,如下图,缸内高压气体将直接通过活塞环开口进入曲轴箱。其次,活塞环安世配装时有方向要求,哪一面朝上那一面朝下是确定的,如果装反也可能导致封不住气。最后,有可能是活塞环疲劳断裂,导致窜气严重。

如果是活塞环的问题,可以更换活塞环或者按要求重新组装活塞缓盯环,就可以解决故障。

缸壁磨损。如果活塞环没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发动机存在一定程度的拉缸,机体的缸壁遭到破坏而凹凸不平,活塞环无法与缸壁完全贴合,导致漏气量增大。

对于这个原因引起的故障,如果是有缸套的机体,可以直接更换缸套;如果是无缸套的机体,则需要更换机体或者直接更换发动机,代价比较高。

曲轴箱内的气体无法排出

从气体排不出去角度进行分搜哪指析,可能的原因是曲轴箱后的管路中发生了故障,其中最关键的零部件是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也称为呼吸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曲轴箱混合气中的机油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让干净的气体排出。油气分离器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迷宫式、旋风式、滤芯式等等。如果是油气分离器故障,比如滤芯老化机油过多,可能导致排气不畅。另外,如果是闭式循环的通风系统,还会有PCV阀,用来控制曲轴箱内的压力。如果PCV阀故障,也有可能导致曲轴箱压力过高。

二、螺杆机油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 详细�0�3

螺杆机油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 螺杆空压机不同于活塞式空压机而言,最最大的不同点是出气的连续性、稳 压缩是连续进行的,所以稳定性好,另外一点就是螺杆机具有特有的油气分离装 置,所以分离效果好,气体中含油少。 螺杆空压机按分离原理的不同,喷油螺杆空压机机组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油圆侍气 分离方法。一种称为机械法,即碰撞法或旋风分离法,它是依靠油滴自身重力以 及离心力的作用,从气体中分离直径较大的油滴。实际测试表明,对于直径大于 1�0�8m的油滴,都可采用机械法被有效地分离出来。另一种为亲和凝聚法,通过特 殊材料制成的元件(一般称为油细分离器或分离器芯),使直径在1�0�8m以下的油 滴先聚结为直径较大的油滴,然后再分离出来。 现在喷油螺杆压缩机机组中一般都采用这两种不同的油气分离方法,即用机 械法作为粗分离,而用亲和凝聚法作为精分离。早期的机械法一般采用碰撞法, 即在油气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上设置某种障碍物,当油气混合物与障碍物碰撞后, 混合物中的油滴橘高吵就会聚集在障碍物的表面,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分离器的底部。 采用碰撞法时,油气混合物撞击障碍物的速度有一定的范围,其最佳值与气体和 润滑油的密度有关。一般来说,最佳撞击速度为 3m/s 左右。现代的机组中一般 采用旋风分离法或两种方法结合来进行粗分离。这种方法是油气分离器中设置旋 风通道,当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器后,首先通过旋风通道,大的油滴将会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壁下,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分离器底部。 当油气混合物通过机械法进行分离后,其中约99.7%的油会被分离出来,且此时 的油滴直径多在1�0�8m以下,无法再用机械法进行分离。进而用亲和凝聚法分离, 主要就是油气混合物,进过特质材料的分离芯,将压缩空气中的油全部过滤流向 油念搭分芯底部,当油积累到一定的量时通过回油管回到机头。 国内国际无论大小,只要是螺杆空压机都采用这两种分离油和气的方式来得 到纯净压缩空气的目的。

三、2006款宝马320i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是旋风式还是迷宫式?

一般都是迷宫式的

四、发动机里面白的哪些东西是什么?怎么回事?跟牙膏似得。

机油变质了。化学反应机油被乳化了。

问题原因一般都是油气分离器。分离的不够彻底。导致了汽油蒸汽流入了曲轴箱。使其机油变质,促使机油变稀。其润滑性能下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