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两牛牵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希望有历史依据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7 07:44   点击: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两牛牵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希望有历史依据的···

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使用。耕地帆滚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汉人说的“古者”,当指战国和秦。近代考古发

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牛耕技术是在西汉出现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的进步,标志着农耕社会达到新的高度。 

汉代时期的甘肃河西地区,使用牛耕技术已较为普遍。开始是单辕犁(驾二牛),后来又有双辕犁(驾一牛)。 

东汉时,耧播技术传入河西,使河西成为“富甲天下”的地方。 

建国后,家乡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还比较少,耕牛依然是农户的重要劳动力,牛耕还是非常普遍的。闭此 轿轿迅至今,当地农村仍在使用。

最早出现在汉代

目前已知最早犁耕图见于汉画像石,由画面中可见,汉代耕犁的基本特征是:犁辕为独辕,长且直,辕前端直接与型颂犁衡联结,犁衡左右各一山租银轭,各挽一牛,此即所谓“二牛逗宴抬杠”。

西汉时期,俩牛运带一人--又叫二牛抬杠

东汉时期,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

这样的演变说明了中国悄者古代的农业生产启悄薯力的提升

铧式犁是如何进行耕地作业的?

铧式犁的耕地作业包括挂接、调整、作业方法等内容,以悬挂犁机组为例,介绍铧式犁的使用方法。

(1)悬挂犁的挂结

悬挂犁通常与拖拉机以三点悬挂组成机组,悬挂架上的上下悬挂点各有多个挂接孔位,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其技术状态分析选用。

在纵垂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应使瞬时回转中心π1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1的位置影响犁的入土性、耕深稳定性、牵引性能和运输通过性能,只有正确的挂接,才能使犁有适宜的入土隙角,满足运输通过性的要求,保证耕深的稳定性。

在水平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也应注意使瞬时回转中心π2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2的位置影响犁的耕宽稳定性、机组的直线行使性。如果瞬时回转中心位于作业机组的后方,将加剧耕宽的不稳定性。而且机组的直线行使性要求瞬时回转中心π2与阻力中心Z的连线通过动力中心D,且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在这种理想情况下,拖拉机不承受侧向力和回转力矩,以保证机组处于正牵引状态。如图2-57所示。

图2-57 悬挂犁的挂接

(2)悬挂犁的调整

悬挂犁耕地前,应进行试耕调整。通过调整,使犁的耕深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各犁体耕深一致,耕幅稳定答陵森,以保证耕地质量。

悬挂犁的调整包括耕深调整、耕宽调整、水平调整、入土调整、正位调整等。其调整是通过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和犁的悬架共同来完成的。

①耕深调整。悬挂犁的耕深调整取决于其配套的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型式。悬挂犁的耕深调整有高度调节、力调节和位调节3种方式。对于采用高度调节方式,改变限深轮与犁体的相对位置来改变耕深。对于力、位调节,改变力、位调节手柄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耕深。手柄向下,耕深增加;反之,则耕深减小(图2-58)。

图2-58 耕深调整

②水平调整。犁在耕地过程中犁架在前后、左右方向与地面不平行时,各犁体耕深一致性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水平调整。包括犁架的前后水平调整和左右水平调整。

a.前后水平调整。犁架的前后水平调整是通过调整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的上拉杆长度实现的。当犁架前低后高时即前犁深后犁浅,可将上拉杆调长,使犁架后部降低,尾铧耕深增加,使各犁体在前后方向的耕深趋于一致。

b.左右水平调整。犁架的左右水平调整是通过调整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的右提升杆的长度实现的。

轮式拖拉机在耕地时,左右是倾斜的,右轮走在深沟里,左轮走在未耕地上。为使犁架左右保持水平,就必须转动手柄,将右提升杆缩短。汪链在耕第一犁时,拖拉机的左、右轮子都走在未耕地上,这时应将右提升杆放长。

③入土角调整。为使犁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当犁开始入土,即第一犁体铲尖着地时,犁侧板底面与地面的夹角(即入土角)应为3°~5°(图2-59a)。达到规定耕深时,犁侧板底面应保持水平。若犁不能入土,只要缩短悬挂机构上拉杆的长度,即可增大犁的入土角,缩短入土行程(指最后犁体铲尖着地点至该犁体达到规定耕深时,犁的前进距离),减小地头(图2-59b)。

图2-59 犁的入土角及入土行程

④耕幅的调整(纵向正位调整)。犁耕时,不仅要使耕深稳定,同时还要保持耕幅稳定。如犁架在水平面内偏斜,将会造成重耕或漏耕,并增大牵引阻力,加速犁的磨损,同时还会造成拖拉机转向困难。耕幅调整是通过悬挂轴来实现的。悬挂轴多采用偏心曲拐式,偏心角为5°~7°。如犁产生漏耕,耕幅增大,则可将悬挂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便能减少漏耕;反之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减少重耕,如图2-60所示。经上述调整,如还存在重耕或漏耕(指第一铧),可移动悬挂轴,改变机架相对于悬挂轴的位置。如有漏耕,悬挂轴向右移动,如有重耕,悬挂轴向左移动。移动前应先松开固定悬挂轴U形螺柱,待移动好重新固紧。清亩

图2-60 悬挂轴的调整

(3)犁耕作业方法

犁耕作业方法有内翻、外翻、套翻等多种。通常小块地采用内翻或外翻法,大块地采用套翻法,如图2-61所示。

图2-61 耕地方法

内翻法又称闭垄法,机组在耕区中线左侧耕第一犁,到地头起犁后,向右转弯,从中线右侧返回耕第二犁,由内向外依次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完时在耕区中间形成一条闭垄,地边形成两条犁沟。

外翻法又称开垄法,机组在耕区右侧右边耕第一犁,到地头后左转至耕区左边返回耕第二犁,由外向内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区中间形成犁沟,而地边形成两条闭垄。

套翻法是把耕区分成几个小区,进行套耕。其特点为耕区的沟垄少,空行程少,机组避免了环形小转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