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蜜梨的种植方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3 04:41   点击:226  编辑:卫倩   手机版

一、建园

蜜梨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便利的地块建园。栽植前要求在一个种植小区内基本整成一个水平面。深翻后按连沟畦宽4米开好畦沟,其中沟深30厘米左右,围沟50~60厘米。然后,按密度挖好大小及深度均为50~60厘米的定植穴为宜,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40~50公斤,覆土整地后待种。

蜜梨品种要求纯正、生长健壮、主干端直、苗高80厘米以上、整形带内要有4个以上健壮芽、根系发达、无病虫、嫁接口愈合好的优质种苗。梨是高度自花不实的树种,在建园时必须配足授粉品种。

蜜梨一般以冬季移植为宜,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土壤、地势和栽培管理而定,一般可采用先密后稀,株行距为2×4米或3×4米,亩密度分别为84株或56株左右。栽植时先将根系剪截3~4厘米,对机械性损伤的主根要从伤口处剪平,然后按穴种植。填土要高出畦面15厘米左右,嫁接口露出地面,踏实根际土壤,并浇透水。

二、施肥

对产果前幼树,前期应以氮肥为主,做到薄肥勤施,后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施肥用量。对盛产果梨树的施肥应根据品种、地力、长势、长相、气候、肥料种类等具体情况分析而定。一般应掌握“施足基肥,适施花前肥,重施膨大肥,补施采后肥,增施根外肥”的原则。其中,基肥的施肥时间以9~10月第二次根生长高峰期为宜,亩施猪粪3000~4000公斤,或饼肥250~300公斤,加磷肥50公斤左右。一般开沟或挖穴深施,注意开沟和挖穴部位每年轮换。花前肥的施肥时间在萌芽前10~15天,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一般结合中耕撒施后翻入土中,或开浅沟施入。果实膨大肥的施肥时间在6月中旬新梢停止生长前进行。亩施复合肥40~50公斤加钾肥30公斤左右,一般开沟或挖穴深施。采后肥的施肥时间在采后结束后及时补施,亩施尿素15~20公斤。一般干旱时结合抗旱浇施,雨前撒施或开沟浅施。根外追肥一般在生长期结合防病治虫时进行,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硼砂或尿素或硫酸铵等进行叶面喷雾。常年喷洒5~8次。

三、田间管理

1、翻耕种草,培养地力

秋冬季翻耕一般结合施用基肥进行,以加深土层,改良土壤结构。

在休眠期,间种绿肥及冬季蔬菜(应离主杆1米左右),既清洁田园,又培肥地力。

2、水分管理

我市常遇春雨、梅涝,为此必须及时做好清沟排水。7月上旬遇高温干旱时,除用秸杆、杂草覆盖保墒外,应及时灌水。灌水方法应傍晚灌水,早晨放干。

3、疏花疏果

疏花可分为疏花序和疏花两种,疏花序就是把整个果台疏除,疏花则是把每一个果台上的多余花疏除。一般按疏小留大、疏迟留早、疏下留上、疏密留稀原则进行。疏果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谢花后15天左右开始,每个果台留1个幼果;第二次在5月中旬开始,结合套袋补疏,果与果之间的平均间距保持在15~20厘米。

4、套袋

套袋能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防治病虫害和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套袋时间应在定果后第二次疏果结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套袋方法是先把果袋口打开,用左手中指把下垂的果实向外挺起,把幼果套入袋内,然后用铅丝或用钉书机等工具把袋口扎住或钉牢,最好把袋口扭订在结果枝条上。套袋时不同的蜜梨品种,选择不同的果袋,果皮绿色品种,内层应选黑色;果皮黄褐色品种,内层以白色的双层专用袋为好。

四、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就是为了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有效利用空间、光能,调节树体营养分配,使梨树早结果、多结果、结好果,并延长其寿命。梨的树形很多,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广是开心形。开心形树体结构是自幼龄期就不留中心干,定干高30-60厘米,留三大主枝按方位角120度伸展,主枝基角40度左右。每一主枝两侧配置3个副主枝,第一副主枝分枝点离主枝基部1.5米左右,同侧副主枝间距1米左右。主枝、副主枝两侧配置侧枝,同侧侧枝间距70厘米左右,侧枝是全树的主要结果部位。

梨树修剪时间分冬剪和夏剪。冬剪一般在梨树落叶后,即12月至次年2月上旬,夏剪一般在整个生长期进行。

具体修剪方法:冬剪以造型为主,定植后于30~60厘米处,留4~5个饱满芽予以定干,具体随树龄的增长分布进行修剪。夏剪以结果为主:一是疏枝,即把枝条自基部剪去,不留枝桩,其目的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二是拧梢,一年生枝生长过旺,对花芽分化不利,通过拧梢,抑制新梢的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形成结果枝。三是摘心,对新梢通过摘心,促进新梢充实与中下部腋芽的发育,从而提早形成结果枝。

五、果实采收

应根据不同品种果实固有色泽来确定,如黄色或褐色品种,则以果面铜绿色或绿褐色的底色上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果梗易和果台脱离时,为采收适期。同时应避开雨天与中午高温时采收。采收过早,果实未充分成熟,品质差;采收过晚,易引起落果和病果发生,贮藏性降低。采摘方法是用手托住果实,以食指和母指捏住果梗,向上一抬即可脱落,并轻放入采果筐内。应保留完整的果梗,不可强拉、硬扯。

六、病虫害防治

危害梨树的病、虫害较多,防治上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必须做好冬季的清园,铲除和减少病虫源。病害发生期狠抓雨前喷药和雨后补,恶劣环境增加用药次数。虫害应根据当年发生情况抓住防治适期用药。一般梨树常见的病虫害包括以下几种:

梨黑星病: 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以4~5月最重。药剂防治时间在谢花3/4时、新稍生长,果实生长三次。后视病情增加次数。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或40%杜邦福星8000倍等。        

梨锈病: 一年发生一次,展叶后20天最敏感。药剂防治时间在4月上中旬初见斑,药剂选用15%三唑酮1000倍液。

梨轮纹病: 常年发生为害。药剂防治时间在谢花后开始,在雨前喷药至成熟。药剂选用80%大生8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等。

梨木虱: 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药剂防治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药剂选用10%氯氰菊脂1500倍,或20%速满克1000倍,或10%吡虫啉5000倍等。大发生时,须增加药液量。

梨圆蚧: 一年发生4代,药剂防治时间在5月中旬。药剂选用48%乐斯本600~800倍,或40%速扑蚧1500倍,或5%快克1000倍等。

吸果夜蛾: 一年发生2-3代。药剂防治时间在5~6月。药剂选用5.7%百树得2000倍,或40%乐斯本600倍,但防治吸果夜蛾最有效的方法是果实套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