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业产业链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24 19:11   点击:23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农业产业链是什么

标准说法是:农业产品产业链

定义:农业产品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

简介:农业产品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携巧历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目前,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不同概念。尽管说法发生了变化,但其内容的实质没变,只不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的联系进行阐述。

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辩搜间联系,对于产业以外的机构如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关注较少,此外,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产宽键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

参见百度百科:

产业链是区域经济学范畴,包括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以及围绕该主导产业的发展,所形成的涵扩其产业上游、下游配套产业体系(郎咸平教授物猛的《产业链阴谋》写的不错,但它忽视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就是我国乡镇企业的集群——国外称新产业区)。生态链是产了业生态学范畴,它往往是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重点内容,即建设生态产业链,说白了也就是废物链,它是基于园区各企业之间副产品、固体废弃物、废水、废能综合循环利用的一个企业共生组合,从丹麦卡伦堡几个企业通过相互利用其废弃物从而形成世界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或者工业共生网络开始,世界各国,包括我国许多罩薯桥地区也建立了不少有特手谨色的生态产业链(鲁北、贵港、南海、。。。。多了去了)。

这个不是很具体,你想要什么没说清楚。

~

农业产业链是指涉及农业整个服务、生产、生活等方面人和物的生态,更形象地说的话,初衷的时候生物圈学宏陵过吧,同样的原理,农业也是个圈,这个圈你可以成为农业生态圈、农业产业链

北京蜂巢农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作为一家基于利用互联网思维和AI技术服务中国农民生产生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蜂巢农科旨在从农业设备研发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让科技解放劳动力,打造更专业蔽丛戚化的农业植保生态。

嗡嗡农服作为蜂巢农科旗下农业一站式服务品牌,是植保端平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云服务运营商,也是蜂巢农科依托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通智慧农业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植保解决方案。

蜂巢无人机是蜂巢农科自主研发无人机2.0系列产品品牌,于2018年升级军工品质。现已上线工蜂植保无人机、云峰植保无人机,云峰无人机历经3代迭代,第四代正在升级中。

2015年3月蜂巢农科技术团队提出“无人机2.0”概念,并研发出工业级植保无人机,蜂巢无人机发布;

2018年1月蜂巢农科“嗡嗡农服”APP正式上线;

2018年5月蜂巢农科与三江航天进行军民融合项目合作,蜂巢无人机升级军工品质郑弊;

2018年先后获得京东、戈壁、同渡等资本青睐,累计融资近1亿;

2018年蜂巢农科和京东农业、中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蜂巢农科已经打通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通过标准化自保体系的输出,覆盖6个省超过300万亩植保服务面积,超过40种农作物。

二、农业产业链的目标市场是什么

农资和农产品。农业产业链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型郑坦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丛衫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主要以农资和农产品为卜桐目标市场,推动产业化的经营。

三、农业有哪些行业

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等

四、农业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

中国农业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加工、商业流通和最终消费等五个大的环节。如果把这五个环节作为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农业生产过程如下图),即中国农业生产产业链。 (点击看大图)

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物流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和水平。

二、农业物流的范畴与分类

长期以来,农业的产出物——农产品一直是农业生产经营和物流的关注焦点,并有直观地将农业物流等同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运输、储存和装卸的理解,这种理解无论是从物流对象还是物流服务的范畴上,都远远不能反映出中国农业物流的全貌,因为忽视了农业投入物——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关物流。

根据农业物流的流体对象,农业物流应该包括两大类: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

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是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它是以农业生产投入物为对象的物流,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生产与物流规划、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形成的物流,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又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牧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和林业产品物流。

农业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农业生产资料与产出物及其相关服务和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全过程。它包含两个物流流体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它是由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采购、生产、流通加工、包装、运输、储存、装卸、配送、分销、信息沟通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主要阶段和物质转化,农业物流应分为四种类型:

1、农业产前物流。农业产前物流与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准备直接相关,它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产前准备,也涉及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

2、农业生产物流。农业生产物流是在农产品种养殖活动直到农产品产出过程中,因生产要素配置和运用而形成的物流。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形式为主,所以一般农业生产物流的地域有限,物流单一,流量较小。

3、农产品流通物流。农产品流通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农产品本身特质,以及产销地域广阔分散的特点,所以对农产品物流规划、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个物流过程是目前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

4、农业废弃物物流。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直到消费过程中,会有废弃物、无用物和可回收物生成,对它们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物流活动就是农业废弃物物流。

农业废弃物物流的流量大小、处理成本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物流规划水平;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特性,有必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目前农业废弃物生成数量较大,但重视不够。

三、中国农业物流的基本特征

1、农业物流涉及面广量大。农业物流的流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的产出物,基本涵盖了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林业等,物流节点多,结构复杂。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用生产资料的产销供需量庞大,仅化肥一项,2002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达4339万吨(纯养分),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3,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首位。目前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产品主要以鲜食鲜销形式为主,在分散的产销地之间要满足消费在不同时空上需求,使得中国农业物流面临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挑战;现在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产品商品转化比例相对较低,但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纺织和化工业也在我国工业结构占有重要地位。

2、农业物流具有独立性和专属性。由于流体——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生化特性使得它有别于一般物流的流体,所以农业物流系统及储运条件、技术手段、流通加工和包装方式都具有独立性,而农业物流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也具有专属性。因此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农业物流所需投入大,发展慢。

3、保值是中国农业物流发展的核心。由于中国农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较低,每年农产品在物流和流通环节的损耗巨大,因此农业物流的流体与载体等其它要素如何匹配?如何运用物流技术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有效保值?这是当前比农业物流增值更为重要的核心问题,减少农产品物流和流通损失应该放在与农业生产等同重要的地位。

四、中国农业物流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中国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只有做到农产品保值,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进而才可能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思想意识的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业物流完整的行业体系框架。农业物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物流理论探讨的严重匮乏。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引导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配置,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产业效益,需要有现代农业物流理论指导。中国农业流通和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农业物流的基础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我们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增产上全力以赴,但物流保鲜技术、物流加工和冷链建设等后续物流环节的基础投入明显不足。对比中美两国的农业投资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薄弱的农业物流现状和过去数量型农业生产投资结构密切相关,农业物流在基础投入方面的长期欠帐使得高额物流损耗一时难以根本扭转。以果蔬产品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越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总值近 800亿元。损失率为25%~30%,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这与发达国家5%以下的果蔬损失率相比,差距很大。

另一方面,2003年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了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倍。从2003年1-11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37.1%;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52%。从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农副食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良好,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9.30%,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国食品行业比重38.3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在食品各中类行业中比重最大,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加大了农产品转化力度。

3、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是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农业物流信息体系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业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物流信息体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

2003年菜价上涨,谁能告诉农民明年种什么?明年蔬菜种植面积会不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引起菜价再次下跌?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

4、农业物流成本偏高

目前中国的农业物流成本比较高,而且不稳定,其中有物流利润和运输成本因素,但更多的是物流环境的影响,由于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交通秩序中不当现象无形中增加的物流成本(例如设卡收费等)。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农业物流利润下降,而在途损耗和不合理物流环境成本显得十分突出。

多数长途贩运的农产品是以初级形态为主,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产品居多,以农产品的主要物流形式公路运输为例,对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收费标准相同,但两者价值和利润却相差悬殊,这就是业内呼吁建立农产品物流 “绿色通道”的原因所在。500毫升蒙牛奶的超市售价2.8元/包,其中运费要占10%,更不要说低值低毛利的初级农产品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