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犁的拼音(犁)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0 22:44   点击:172  编辑:杜霞   手机版

一、犁的拼音

拼音:lí

注音:ㄌㄧ@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点、竖、竖钩、撇、横、横、竖

笔画数: 11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 牛

部外笔画: 7

组词造句:

1、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双翼翻土防漏耕犁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解决了中间传动反转埋茬机的中间漏耕和壅土问题。

2、田间每月耕犁之试验显示龙葵种子全年皆可发芽。

3、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4、张谷英景区内纺纱织布、舂谷碾米、春耕犁田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学生参观体验,场外的拔河、射箭游戏更是将户外活动掀起一阵阵高潮。

5、带上耕犁,带上炼炉,带上木槌,带上诗琴。

6、耕犁、耧车、筒车国之利器,即使在后世先进的生产工具全是掌握在政府手里,一介平民与国争利无异是在找死。

二、犁的成语有哪些

犁庭扫穴】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犁牛U角】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U角”。

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犁生U角】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犁庭扫闾】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

买犁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扫穴犁庭】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拽耙扶犁】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扫穴犁庭: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铸剑为犁: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拽耙扶犁: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

买犁卖剑: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犁庭扫穴: 庭:龙庭,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处所,也是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犁牛U角: 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U角”。

犁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犁生U角: 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犁庭扫闾: 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

犁的成语 :

犁牛之子、

留犁挠酒、

面目犁黑、

犁庭扫穴、

犁生U角、

拽耙扶犁、

铸剑为犁。

三、犁的部首是什么 “犁”的部首是什么?急!~ ~ ~

耕地的农具:犁杖.犁铧.犁头.木犁.

用犁耕地:犁地.犁庭扫闾(喻彻底摧毁敌巢.亦称“犁庭扫穴”).

笔画数:11;

部首:牛;

笔顺编号:

四、详细介绍下犁的发明和发展历程?

【我国犁耕具的发展】

犁是由一种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起来的,被称作“石犁”。

夏,商、西周,是我国农业技术的初步发展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创造,出现了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

汉代,产生了犁壁汉代的犁是直辕犁,有双辕和单辕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别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能保证田地犁得平直,比较容易驾驭,效率也较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牛拉犁耕的阶段,以耕―耙―耱为体系的精耕细作技术越来越成熟,直辕犁结构已经相当完善,应用更加广泛。

隋唐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曲辕犁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曲辕犁的发明,在中国传统农具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中国耕犁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我国的传统步犁发展至此,在结构上便基本定型。此后,曲辕犁就成为中国耕犁的主流犁型。

宋元时期的耕犁是在唐代曲辕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K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明清时期,耕犁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到清代晚期由于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耕犁改用铁辕,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是一种进步。

五、铧式犁是如何进行耕地作业的?

铧式犁的耕地作业包括挂接、调整、作业方法等内容,以悬挂犁机组为例,介绍铧式犁的使用方法。

(1)悬挂犁的挂结

悬挂犁通常与拖拉机以三点悬挂组成机组,悬挂架上的上下悬挂点各有多个挂接孔位,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其技术状态分析选用。

在纵垂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应使瞬时回转中心π1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1的位置影响犁的入土性、耕深稳定性、牵引性能和运输通过性能,只有正确的挂接,才能使犁有适宜的入土隙角,满足运输通过性的要求,保证耕深的稳定性。

在水平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也应注意使瞬时回转中心π2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2的位置影响犁的耕宽稳定性、机组的直线行使性。如果瞬时回转中心位于作业机组的后方,将加剧耕宽的不稳定性。而且机组的直线行使性要求瞬时回转中心π2与阻力中心Z的连线通过动力中心D,且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在这种理想情况下,拖拉机不承受侧向力和回转力矩,以保证机组处于正牵引状态。如图2-57所示。

图2-57 悬挂犁的挂接

(2)悬挂犁的调整

悬挂犁耕地前,应进行试耕调整。通过调整,使犁的耕深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各犁体耕深一致,耕幅稳定,以保证耕地质量。

悬挂犁的调整包括耕深调整、耕宽调整、水平调整、入土调整、正位调整等。其调整是通过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和犁的悬架共同来完成的。

①耕深调整。悬挂犁的耕深调整取决于其配套的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型式。悬挂犁的耕深调整有高度调节、力调节和位调节3种方式。对于采用高度调节方式,改变限深轮与犁体的相对位置来改变耕深。对于力、位调节,改变力、位调节手柄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耕深。手柄向下,耕深增加;反之,则耕深减小(图2-58)。

图2-58 耕深调整

②水平调整。犁在耕地过程中犁架在前后、左右方向与地面不平行时,各犁体耕深一致性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水平调整。包括犁架的前后水平调整和左右水平调整。

a.前后水平调整。犁架的前后水平调整是通过调整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的上拉杆长度实现的。当犁架前低后高时即前犁深后犁浅,可将上拉杆调长,使犁架后部降低,尾铧耕深增加,使各犁体在前后方向的耕深趋于一致。

b.左右水平调整。犁架的左右水平调整是通过调整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的右提升杆的长度实现的。

轮式拖拉机在耕地时,左右是倾斜的,右轮走在深沟里,左轮走在未耕地上。为使犁架左右保持水平,就必须转动手柄,将右提升杆缩短。在耕第一犁时,拖拉机的左、右轮子都走在未耕地上,这时应将右提升杆放长。

③入土角调整。为使犁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当犁开始入土,即第一犁体铲尖着地时,犁侧板底面与地面的夹角(即入土角)应为3°~5°(图2-59a)。达到规定耕深时,犁侧板底面应保持水平。若犁不能入土,只要缩短悬挂机构上拉杆的长度,即可增大犁的入土角,缩短入土行程(指最后犁体铲尖着地点至该犁体达到规定耕深时,犁的前进距离),减小地头(图2-59b)。

图2-59 犁的入土角及入土行程

④耕幅的调整(纵向正位调整)。犁耕时,不仅要使耕深稳定,同时还要保持耕幅稳定。如犁架在水平面内偏斜,将会造成重耕或漏耕,并增大牵引阻力,加速犁的磨损,同时还会造成拖拉机转向困难。耕幅调整是通过悬挂轴来实现的。悬挂轴多采用偏心曲拐式,偏心角为5°~7°。如犁产生漏耕,耕幅增大,则可将悬挂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便能减少漏耕;反之逆时针方向转动,可减少重耕,如图2-60所示。经上述调整,如还存在重耕或漏耕(指第一铧),可移动悬挂轴,改变机架相对于悬挂轴的位置。如有漏耕,悬挂轴向右移动,如有重耕,悬挂轴向左移动。移动前应先松开固定悬挂轴U形螺柱,待移动好重新固紧。

图2-60 悬挂轴的调整

(3)犁耕作业方法

犁耕作业方法有内翻、外翻、套翻等多种。通常小块地采用内翻或外翻法,大块地采用套翻法,如图2-61所示。

图2-61 耕地方法

内翻法又称闭垄法,机组在耕区中线左侧耕第一犁,到地头起犁后,向右转弯,从中线右侧返回耕第二犁,由内向外依次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完时在耕区中间形成一条闭垄,地边形成两条犁沟。

外翻法又称开垄法,机组在耕区右侧右边耕第一犁,到地头后左转至耕区左边返回耕第二犁,由外向内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区中间形成犁沟,而地边形成两条闭垄。

套翻法是把耕区分成几个小区,进行套耕。其特点为耕区的沟垄少,空行程少,机组避免了环形小转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