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四轮犁怎么安装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21 02:24   点击:2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小四轮犁怎么安装

1、首先购买一个小四轮犁并撕开外包装找到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三点式悬挂。

2、其次将下升降臂安装在犁的两个下拉耳后,再挂中央拉杆。

3、最后调整轮式拖拉机的轮距即可完成。

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悬挂式、双向犁。

1、悬挂式铧式犁是一种用于翻耕防火线的铧式犁。悬挂在牵引架中心线上的组合铧犁将两个犁体的犁壁呈“八”字对分排列固为一体;在组合铧犁前部牵引架中心线上悬挂有圆犁刀;在组合铧犁后面的牵引架上对称的悬挂有侧铧犁,所述的侧铧犁的犁壁面与组合铧犁同侧犁壁面同向。

2、双向犁是铧式犁的一种特殊形式,带有左翻和右翻两组犁体(普通铧式犁都用右翻犁体),或带有翻垡方向可以变换的一组犁体,使犁在耕作的来回行程都向同侧翻土,耕后地表不留沟埂。这种犁常用于斜坡地、灌溉地、小块地和形状不规则地块的耕翻作业。

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

扩展资料

铧式犁是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机具。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铧、犁壁等组成的犁体。犁铧和犁壁的工作面为连续、光滑的犁体曲面,其形状和参数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选取,并与机组的行进速度有关。

不同的犁体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松土、碎土和覆盖杂草残茬等作用。80年代初出现的调幅犁是铧式犁传统结构的一个较大突破。调幅犁的调幅程度通过改变主梁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夹角大小而变化,以适应在各种土壤条件下耕作时的不同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铧式犁

常用的耕地方法有内翻法、外翻法两种。

铧式犁是最常用的翻耕农具。由于各种铧犁的犁体结构不同,性能和用法也有差异。一般铧式犁的犁壁固定,只能向右侧翻土。耕地时常用内翻法或外翻法。

前者先由作业区的中线左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运行,由中间向两边翻耕,最后在中央留下犁垄,两边留下犁沟;后者则由作业区的右边开犁,按逆时针方向运行,由外向内翻耕,最后在中央留下犁沟,两边留下犁垄。通常是交替使用内、外翻法进行套耕,从而减少垄沟数。

使用双向犁耕地时,采取梭行耕作法,向地的同一侧翻垡;耕后田间不产生犁沟和犁垄,有利于平整土地,通常应用于坡地、水田和灌溉地。翻土能力:熟地使用通用犁可翻转 135°;荒地使用带螺旋型犁壁的犁可翻转180°。除铧犁外,还有使用圆盘犁或铁锨翻地的,但翻土能力较弱。

翻耕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质地、当地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定。如甜菜、甘薯等块根作物宜深耕;稻、粟等浅根作物宜相对浅些;粘土宜深耕,沙土宜浅耕;秋耕宜深,春耕宜浅;休闲地宜深,播种前宜浅等,必须因地因时制宜。

苏联一般提倡耕深20~22厘米,薯类等块根作物常加深至25厘米以上;西欧各国进行连续5~10年的试验,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中国的实践表明,从旧式犁的耕深12~13厘米增加到机引犁的20~22厘米或25厘米左右,常有增产效果;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为显著。

翻耕的时期,一般随当地气候、熟制和作物生育期而异。中国按不同的翻耕季节分为秋耕、冬耕、春耕和伏耕等4种,并选择能调节土壤水分、熟化土壤的适宜时间进行。一般在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扩展资料

结构:

主犁体:其作用是切割、破碎和翻转土垡和杂草。主要有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托和犁柱等组成。犁壁又叫犁镜,可分为整体式、组合式和栅条式。犁铧又称犁铲,按结构可分为三角铧、梯形铧、凿型铧(也可按三角犁铧、等宽犁铧、不等宽犁铧、带侧舷犁铧分类)。

犁壁和犁铧组成犁体曲面,根据犁体耕翻时土垡运动特点分为滚垡型、窜垡型和滚窜垡型三大类。滚垡型根据其翻土和碎土作用不同又可分为碎土型、通用型和翻土型。

犁刀:安装在主犁体和小前犁的前方,其功能是垂直切开土壤和杂草残渣,减轻阻力,减少主犁体胫刃的磨损,保证沟壁整齐,改善覆盖质量。犁刀又分为直犁刀和圆犁刀。圆犁刀主要由圆盘刀片、盘毂、刀柄、刀架和刀轴组成。

心土铲:由称深松铲,安装在主犁体的后下方,疏松耕层以下的心土,实现上翻下松。心土铲又分为单翼铲和双翼铲两种,在悬挂犁上心土铲与主犁体固定连接。

翻耕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在于:

1、它可以将一定深度的紧实土层变为疏松细碎的耕层,从而增加土壤孔隙度,以利于接纳和贮存雨水,促进土壤中潜在养分转化为有效养分和促使作物根系的伸展;

2、可以将地表的作物残茬、杂草、肥料翻入土中,清洁耕层表面,从而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翻埋的肥料则可调整养分的垂直分布;

3、此外,将杂草种子、地下根茎、病菌孢子、害虫卵块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也是翻耕的独特作用。

4、翻耕对改良牧草地、绿肥地、残茬杂草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地或开垦荒地,效果尤佳。但在干旱情况下翻耕,常因下层湿土被翻到上面而损失水分;在水土流失或风蚀地区,耕后土壤处于疏松状态,易引起水蚀或风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铧式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耕

铧式犁的犁体曲面,通常都向右侧翻土,因此拖拉机耕地时需采用回形方法进行作业。常用的耕地方法有内翻法、外翻法和套翻法三种。 内翻法,又称闭垄耕法。先从耕区中线的左边进入,耕第一犁(开墒),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右(顺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中线右边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里往外耕,直至在地边耕完最后一犁(收墒)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垄埂。 外翻法,又称开垄耕法。先从耕区的右侧地边进入,耕第一犁,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左(逆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左侧返回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外向里耕,直至在耕区中线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犁沟。 套翻法,将大而平坦的耕区划分为4个小区,机组从第1小区右侧进入耕第一犁,用内翻法先套翻1、3两个小区,再套翻2、4两个小区,最后在第4小区地边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机组转弯无环节,避免了小转弯,不但减小了地头宽度,而且空行程少,提高了耕地效率。4个小区只有一条垄埂,二条浅沟,耕地质量较好。 不管何种翻法,机组进入小区耕第一犁均称开墒。墒一定要开得正、开得直,尤其是在长地块上,稍歪一点,耕到最后就会出现间断的宽窄不等的未耕地带,不得不用较多时间来收墒。因此,耕地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最好在开墒时先插上标杆,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指示机组直线行驶的方向。

铧式犁的犁体曲面,通常都向右侧翻土,因此拖拉机耕地时需采用回形方法进行作业。常用的耕地方法有内翻法、外翻法和套翻法三种。

内翻法,又称闭垄耕法。先从耕区中线的左边进入,耕第一犁(开墒),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右(顺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中线右边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里往外耕,直至在地边耕完最后一犁(收墒)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垄埂。

外翻法,又称开垄耕法。先从耕区的右侧地边进入,耕第一犁,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左(逆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左侧返回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外向里耕,直至在耕区中线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犁沟。

套翻法,将大而平坦的耕区划分为4个小区,机组从第1小区右侧进入耕第一犁,用内翻法先套翻1、3两个小区,再套翻2、4两个小区,最后在第4小区地边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机组转弯无环节,避免了小转弯,不但减小了地头宽度,而且空行程少,提高了耕地效率。4个小区只有一条垄埂,二条浅沟,耕地质量较好。

不管何种翻法,机组进入小区耕第一犁均称开墒。墒一定要开得正、开得直,尤其是在长地块上,稍歪一点,耕到最后就会出现间断的宽窄不等的未耕地带,不得不用较多时间来收墒。因此,耕地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最好在开墒时先插上标杆,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指示机组直线行驶的方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