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鱼塘清淤泥哪种成本低?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4 17:04   点击:202  编辑:扶蝶   手机版

一、鱼塘清淤泥哪种成本低?

清淤机清淤:

清淤机有牵引式、悬挂式、船式和落沟自走式等类型。牵引式清淤机特别适用于洪湖地区常见的回型池塘清淤,清淤时直接将回型沟淤泥拉至池埂。对于面积较大的养殖池塘(如100亩以上的),牵引式清淤机可能不太适合了。由于牵引绳的限制,大池塘中间的淤泥可能清不到。牵引式清淤机清淤效率较高,拉一次可清淤1立方米,来回耗时4分钟左右,耗电量不高。

2.泥浆泵清淤:

泥浆泵清淤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存放泥浆的地方,如低洼农田。满足这一条件即可在干塘后用泥浆泵来清淤。泥浆经沉淀干裂后,即可转入农田菜园当肥施,或者直接在淤泥上种植农作物。泥浆泵清淤劳动强度小,每立米淤泥约需2元左右成本,较为经济,现已被普遍使用。

二、鱼塘水面出现油膜怎样处理,鱼塘淤泥太深怎么清理

如果是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油膜,可以使用干稻草绳将水体表面的油膜拨向池塘角落,然后使用纱网将其捞出。或者是使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粉剂将藻类杀死,然后晚上投放增氧剂,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接着使用有机酸解毒,重新进行培藻。如果是水体有机质过多引起的油膜,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对池塘进行一次换水。

一、池塘水面出现油膜怎样处理

1、形成的原因

(1)在池塘的水体中,有机质含量过多,底质差,残饵,粪便等悬浮杂质以及密度比水小的污物聚集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

(2)蓝藻、甲藻、裸藻等藻类过度繁殖形成油膜。

2、危害

(1)水体表面上有油膜存在时,不利于氧气溶于水体,导致水体氧气溶解量下降。

(2)油膜会阻碍阳光照射水体,影响到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体氧气溶解量下降。

(3)藻类在死亡过后,产生大量的藻毒素,会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3、解决方法

(1)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油膜

①使用干稻草绳将水体表面的油膜拨向池塘角落,然后使用纱网将其捞出。

②天气晴朗的时候,使用强氯精或者是二氧化氯粉剂撒在油膜上,将藻类杀死,然后晚上投放增氧剂,并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接着第二天早上使用有机酸进行解毒,重新进行培藻。

(2)水体有机质过多,底质差引起的油膜

①根据每天鱼类的进食情况及时对饵料投喂量做出调整,避免饵料剩余过多,影响水质。

②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一次换水,然后使用腐殖酸钠,过氧化钙等对水体进行处理。处理过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活菌类产品对水质进行调理。

二、鱼塘淤泥太深怎么清理

1、清理淤泥方法

(1)使用牵引式、悬挂式、船式,落钩自走式清淤机或者是泥浆泵清理淤泥。

(2)如果池塘的淤泥半干,可以承受推土机的重量,也可以选择使用推土机清理淤泥。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鱼塘。

(3)如果池塘面积较小,可以将池塘水放干,进行晾晒,等到淤泥可以承受人体重量时,人工将淤泥挖出。

(4)池塘淤泥的厚度以10-20cm为宜。

2、清淤后处理

清理淤泥后,晾晒池塘一段时间,然后每亩池塘撒施75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三、对老池塘怎样进行改造和清整?

其主要工作及措施如下:

1、清除池底淤泥 一般池塘经一年或多年的养鱼,池底就沉积了几十厘米的淤泥,这些淤泥含有大量的残饵及鱼的粪便等(简称腐殖质)。天热水温升高时,腐殖质便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质变坏,影响鱼类正常摄食生长。因此,在冬季商品鱼起捕上市后,必须用人力或机械将池底淤泥清除掉。

2、整修堤埂和池坡 同样经数年养鱼后,池坡及堤埂均有不同程度的倒塌,需修整。在清除池底淤泥时,可将淤泥放在堤埂及堤埂斜坡上,待稍干时,修补池边,堵塞漏洞,加固池埂,将土块整碎拍打紧实。开春后种上青绿饲料。

3、扩大面积,加深深度 有些老池塘形状不规则,可将池周土丘、空坪加以开挖整理,使池形尽量呈长方形,扩大饲养面积;有的两个小池塘连在一起,可将中间破损、倒塌池埂去掉来增加水面(即合二为一)。在清淤、整堤的同时,池底变深,池埂加高,因而也增加了池塘的深度。

4、整修进、排水系统 对进、排水渠道进行清杂、去淤和整修;维修好大小闸门;检修抽水机等机械,使进、排水系统畅通无障碍,为翌年正常生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最后,将清整好的池塘,最好再用药物清塘一次。注入新水时,应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及敌害进入池内。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入饲养鱼种。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四、鱼塘怎样安装排水口?

鱼池蓄养食用鱼的地方。大多数地方都叫鱼塘,其实鱼塘与鱼池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有一些地方的方言不同而已,在陕西很多养鱼的人都把鱼塘叫鱼池。

鱼池的排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美观的情况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当然水管最好用软管,耐用,

3、如果水位没有落差,

4、找个小水泵解决,建议用直流泵安全。

扩展资料

鱼塘管理的五要素:

1、起捕成鱼

随着水温的降低,鱼类摄食强度大大下降,生长速度也随之减缓,大部分鱼类达到了起捕规格。这时,养鱼户要注意做好网具修补、运输工具检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鳙鱼、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青鱼等常规鱼类要适时起捕,抓紧时间上市销售。

2、清淤修塘

冬季由于池塘水位较低,大部分池塘空池无鱼,正是对老化池塘进行清淤、修整、改造的好时机。

清淤方法是:先排干池水,进行人工或机械清淤后再冻土晒塘。条件较好的池塘也必须进行修整、改造,可以放干池水,挖去过厚的淤泥,让太阳曝晒池底,这样既可以杀灭淤泥中的病原体和野杂鱼类,又能够促进池塘底质的改良。

同时要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池塘经过改造后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又能改善池塘的生产条件,大大提高池塘的生产潜力。

3、池塘消毒

修整、改造好的池塘要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漂白粉、清塘灵、生石灰等,其中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池塘消毒应选择在晴天进行,池塘的水深要保持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8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4、并塘越冬

为了便于冬季的日常管理,对常规鱼类苗种要进行并塘。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8℃~10℃时进行

。在并塘前要对鱼种拉网锻炼1~2次,拉网动作要轻快,避免鱼类受伤,防止鱼种下塘后感染各种体表传染病。一般情况下,每亩水面可放养体长规格在10~12厘米的鱼种2万~3万尾。

5、日常管理

当池塘的水温降低到8℃以下时,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活动量明显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速度减缓。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鱼类进入了越冬期而放松日常管理。由于越冬期内鱼类抗病力明显下降,因此,认真做好池塘越冬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

鱼池蓄养食用鱼的地方。大多数地方都叫鱼塘,其实鱼塘与鱼池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有一些地方的方言不同而已,在陕西很多养鱼的人都把鱼塘叫鱼池。

鱼池的排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美观的情况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当然水管最好用软管,耐用,

3、如果水位没有落差,

4、找个小水泵解决,建议用直流泵安全。

用底道作排水口,在出水末端设一弯头,再接直管,管高度决定鱼塘水位。优点:鱼塘不易缺氧,池底干净。缺点:易塞管?

什么意思?鱼塘需要排水口?

用水泵呗,网上有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