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麦田管理最新方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26 19:38   点击:59  编辑:尹义   手机版

一、麦田管理最新方案?

立春将至,麦苗到了反青拔节孕穗期,麦田管理很重要,主要不能缺水及时灌溉掌握施肥时间,除草防虫也很重要,预防自然灾害发生。

二、小麦高产怎样施肥,小麦施肥时间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

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备肥。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缓滑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千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基肥,最好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2.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现分别叙述如下:

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早施苗肥效果好。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越冬期追肥

也叫“腊肥”,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腊肥习惯。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蘖,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苗迅速转化、升级。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分蘖初期没有追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返青期追肥

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蘖仿雹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蘖壮蘖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拔节期追肥

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通常将拔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过旺苗: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蔽现象。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150千克,氯化钾45~75千克,并配合浇水。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现缺肥。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孕穗期追扰大腊肥

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一般每公顷施75~150千克硫酸酸铵或45~75千克尿素。

后期施肥

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三、种植小麦在各个阶段,对水肥的要求都有哪些?

本文通过多个方面来介绍小麦的施肥技术,通过分析小麦所需的养分特征,介绍在小麦的各个阶段所需的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并总结出小麦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以确保小麦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由于小麦的主要营养吸收器官是根部,因此施肥过程通常会在根部展开,也有部分码派叶面肥与根肥相配合。由于土壤内自身含有的氮、磷、钾等元素的量并不足以支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对小麦进行前期的基肥添加和后期的追肥过程十分地重要。在小麦实际生长过程中,一旦土壤内的养分不足以供给小麦的正常生长,就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即便进行后期的肥料追加,由于已经过了小麦相应的生长期,所以很难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当小麦的生长进入分叶期和幼穗分化期时,小麦需要吸收大量的氮元素来加速分叶和幼穗的分化。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氮肥以确保小麦的稳定产量,提升小麦的穗粒数。

2.1播种期

在小麦施肥和种植过程中,要按照“基肥分层施,化肥深施”的原则施肥。施肥过程中应先施基肥,确保整个生长过程中小麦有着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若是兼顾了夏玉米的种植,在夏玉米种植后土壤中的剩余肥力的基础上,将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有机复合肥等作为基肥,并将基肥均匀地混合到土壤中。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施肥工作要按照“薄地多施、肥地少施”的理念展开,使土壤内的养分能够满足种子和幼苗的生长需要,使小麦苗壮根深,以实现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健康成长。

2.2越冬期

北方地区的小麦在冬季仍然会继续进行生长,为了确保小麦在过冬期间能够顺利扎根,则需要对小麦进行冬肥的追加。冬季施肥可以促进小麦在冬季的扎根过程,以提升春季小麦的返青速度。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通过冬季添加肥料能够及时弥补麦田底肥不足,以及贫瘠地块的弱苗问题。结合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以确保冬肥的最佳施用时间,及用量,以确保冬肥能够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并注意在冬肥的施用过程中要结合浇水过程,以确保肥力能够充分进入到土壤的同时保证来年开春不会因为雪化等问题将肥料同雪水一同带走,减少肥料的损耗。

2.3返青期

为创造一个能够使小麦顺利生长发育的环境,需要给小麦追加返青肥保证小麦能够顺利返青。返青肥能够帮助小麦的叶片快速增长,并为小麦的后续稳定生长奠定基础。

2.4拔节期

在小麦进入拔节期时,需要对小麦施用拔节肥来确保小麦的顺利拔节,从而避免小麦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幼穗退化以及小花凋萎的问题。就小麦的高产田与旺田而言,拔节肥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用量的调整。

2.5孕穗期

在小麦孕穗期间需要运用孕穗肥促进小麦麦穗的结实率。孕穗期源碰添加孕穗肥能够保证小麦花粉发育良好,进一步提升的小麦麦穗结实率。在孕穗期施肥也能保证小麦灌浆期的大幅延长,提升小麦的光合作用,保证小麦的籽粒饱满,增加小麦的干重,推动小麦的健康成长,使小麦产量大幅提升。

3.1施肥过程中计算所需肥量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测试小麦种植区中土壤的营养含量,并通过已知的该品种小麦的具体肥量要求来进行肥量的。在实际施肥中,肥量的制定需要依据潜在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才能最终定下施肥量。在施肥量确定后还要通过小麦的长势和性状来对小麦进行氮磷钾肥的,以此来提升小麦最终产量。

3.2对叶面肥的合理使用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为了确保小麦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需要确保小麦叶片的正常发育,此时应对小麦施叶面肥,以确保叶片无枯黄、萎蔫等情况发生,同时把握好浇水的时机,以确保叶面的健康。

3.3严格把握土壤的管理方式

中性土壤中,小麦更加易于生长。在土壤选择过程中应当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小麦的追肥。追肥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熟成粪便、烂树叶、草木灰等迟裂贺作为肥料来提升土壤的肥沃度。土壤若是长时间种植相同的作物,则需要对土壤养份不足的问题进行重视。土壤的培育工作可以在初春时节进行。同时在实际播种的过程中按照土壤和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养分的计算和投入,并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只有确保土壤养分充足才能保证小麦的健康成长,使小麦的产量大幅提高。

结束语

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使小麦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不但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农业者的体力劳动。因此,应完善小麦的种植以及施肥技术,从而为我国的小麦产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般种植小麦它所需要的营养素是非常多的,水肥的施放可能要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而决定。

从小麦出苗至拔节这个时期,不仅需要氮素来促进分蘖,要求有足量的磷、钾养分,主要枣迅肆是昌颂为了促进分蘖和增加穗数,拔节抽穗期,此时的凳轿水肥管理既要促进生育又要防止徒长,此时的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抽穗至成熟期,此时按需浇水即可,主要为了增加穗粒数和小麦粒重为主。

小麦育苗期对水和拿肥要求不高,适宜即可,中期需要多水多肥促进生长,成熟期吸收快,应该对小麦施氮钾磷肥消陆,提高产量唤桥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