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食用菌怎么种植?

207 2023-11-02 10:02 admin    手机版

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皮敏羡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拿碰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燃拍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食用菌的种岩野亏植方法如下:

1 食用菌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芽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的2-5倍,孢子沿长轴方向生长,内部出现空泡。

2 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粗神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3 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4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脊斗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看您是种植什么品种,每个品种的种植方前返法也不一样,如果想学习食用菌种植知识,可以到辽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那里有着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派悔族,咨询电话是尘弊.

1、时间

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7~30℃,最佳温度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宜温度为3~18℃,最佳温度为13℃。因此,南方地区种植时间以晚秋为好,北方地区以中秋为好,江南诸省悄茄在10~11月为好,高海拔山区在9月为好。

2、场所

需要准备菇房,菇房的主要要求是保温、通风、干净,可以搭建一个半地下式菇房,建议在室外往地下挖一个1米深的正方体的洞,再用土在地上四周垛起1米高的墙,顶谈数上盖塑料膜及草帘即可。

3、原料

可以将粉碎玉米芯(可用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代替)、麦麸、玉米面、石膏粉、黄豆面、过磷酸钙、白糖按75:20:3.5:2:1.5:1: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白糖加水溶化,再将白糖水和其他配料加水充分搅拌,含水量要达到65%左右,闷2~4小时后装袋。

4、接种

首先,选择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装袋,装袋的时候要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然后用高压或是常压灭菌,灭菌后就可以接种,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菇房。

5、管理

如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就开始萌发,约40天即可满袋。满袋后要解开袋口并翻卷含运首袋口、堆袋披膜,每天早上要掀膜通风30分钟,并保持湿度85%~90%,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掀去塑料膜,并通风换气1-2天;之后将温度控制在6~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11%~0.15%,光照为弱光,约10天后金针菇即可长成并采收。

想要了解更多食用菌详情请点击: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

摘要:该文从食用菌生长特点入手,对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介绍了食用菌的生长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为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食用菌生长特性食用菌主要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其需要在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内生长,主要有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两种类型,主要可分为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形成、子实体形成、孢子形成等过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酸碱性、温度、氧气、光照、水分等多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二、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1.培养基处理

培养基处理可以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常用的技术主要为脱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煮、石灰堆积发酵、石灰浸泡等措施。其中水灰堆积发酵为最燃迅常用的措施,其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木屑与2.5%的石灰水进行搅拌均匀,当木屑含水量达到66%后进行堆积发酵操作。在石灰堆积发酵过程中应注意采用适当的稳定控制措施,保证石灰堆积温度在22℃以上,如石灰拌合过程中加入55℃左右的温水、架设塑料大棚或者塑料薄膜、稻草等保温材料的铺设等。同时也可加入0.15%发酵剂、干马粪及0.45%尿素混合物提高石灰堆积发酵速率。当料内温度大于65℃时应在3天内进行石灰堆翻盖措施,并在首次翻盖3天后进行复翻措施,25天后结束堆积发酵工序。发酵完成后的培养物应具备一定的柔软度及含水量,并无其他异味皮竖此。

水煮法主要是将所搜集到的木屑与1.54%的石灰水进行混合煮沸,在煮沸的过程中应持续进行搅拌工作,当木屑与石灰水混合物煮沸时间达到2.5h后,可进行捞起冲洗工序。石灰水浸泡主要是将搜集到的木屑浸入2.5%的澄清石灰水内,当浸泡20h后可进行打捞、清洗、晾晒工序。

2.二次发酵流程

配料与一次发酵法大体一致,一般来说占地200m2的菇棚,单层栽培时用3000kg麦秸和干鸡粪,同时需要适量拌合过磷酸钙、麦麸、石灰石粉、尿素、石膏、生石灰、酵素菌等物质。而当菌菇栽种模式为三层立体栽培时,则需要适当增加辅料的比例。

第一次发酵可在菇棚外部进行建堆发酵工作,一般需14-18天,在发酵过程中应进行三次翻堆措施。而第三次翻堆完毕后,经过72h且堆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可采取快速移床架措施,一般需控制菇堆呈长条形均匀堆叠,然后加盖草苫进行菇棚密闭措施。在菇棚外,可架设汽油桶,并采取装水加热措施,以管道的模式将蒸气通入菇棚实施二次发酵。当棚内温度都达到60-66℃时减小火势,间隔一定时间后停止通入蒸气。最后在两天后揭开草苫并打开各通风口,将菇床上的堆料翻匀拍实整平,维持厚度在25cm左右,随后继续通风降温72h以上,当堆内浅层温度降低到28℃时可实施播种。

3.栽培管理

在人工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首先应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及方式。为了保证食用菌产量,可优先选择抵抗力较强的优质菌种,如双孢菇2796等。根据食用菌类型的区别可选择相应的栽种方式,如双孢菇2796使用菇床栽培、而黑木耳可在袋装的基础上采用地面或树下栽培的形式。

其次,进行栽种配方设置。一般食用菌栽种料需在满足一定数量及类型木屑的基础上,加入适当比例的石膏、麦麸、米糠及发酵剂。以双孢菇2796为例,双孢菇2796栽种料需要50%左右的木屑、8%的米糠、1.5%石膏、9%的麦麸及0.15%的多菌灵等。

在配料拌合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整度位置,将发酵好的木屑与其他辅料依照相应的比例拌合均匀。需要注意的是,当食用菌辅料中有多菌灵时,需在配料拌合前将适当比例的多菌灵用一定剂量的水进行融合处理。若使用的木屑自身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可适当降低水分的添加程度,保障整体栽种料满足食用菌生长,控制内部含水量在60%左右。在排料拌合完毕后可进行高温灭菌工序,一般为100℃2h,在菌床冷却后即可进行栽种工序。

一般来说,食用菌类型不同其栽种时间也不同,如双孢菇2796在栽种过程纤正中需将播种时间控制在八月上旬,而黑木耳栽种时间在七月中旬左右,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可适当提前或推后。

食用菌在栽种前需深挖做畦,畦床宽为55cm、深为8cm,畦的长度可根据种植需要变化。食用菌栽种过程中需要将配料与菌种按一定比例拌合,并进行粉碎交叉播种,在播种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压盖措施。为了避免病虫害对菌种的维护,可适当进行防治,并将塑料薄膜回折至栽种表面的3.5cm。

根据菌种生长情况,食用菌栽种人员应定期定点巡查,及时采取通风换气、温度控制措施,保证周边生长温度在28℃左右。常用的温度控制措施为土层加厚、草帘加盖等,而通风换气可通过塑料薄膜下垫、消毒器具移动等方式进行。

4.苗期管理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食用菌菌丝可在30-45天达到完全穿透,在露底35天后,在通风区域内食用菌菌丝吐水的情况下,依次进行撒土打包、上联支拱措施。

随后食用菌进入转色期。在这个生长期间内,水分的控制及通风控制非常重要[3]。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夏季需在早上8点前、晚上5点后进行结膜换气操作,换气时间为半个小时。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减少通风换气时间。在通风换气过程中食用菌种植人员应主要将床表食用菌菌丝吐水物质去除,保证床表的清洁程度。而对于块茎栽种的食用菌种在菌块初步长成之后,进行遮阴、通风防潮工序。一般需利用地面洒水或者水灰撒施的方式保证整体环境内部温湿度符合需求。

在菌种生长过程中应及时去除病菌块,并在温度低于15℃的9月上旬进行开包搔菌催生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应进行适时喷水保持食用菌含水量在70%以上,当块茎菌菇盖直径大于1cm时可对菇料均匀喷水,控制室内温度在15℃左右。

三、病虫害防治1.口器类害虫防治

在人工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口器类害虫较为常见,主要有眼蕈蚊类、菌蚊类等几种类型。由于口器类害虫在生长过程中偏好原基、菌丝体、菇体等较鲜嫩的部位,因此口器类害虫在幼虫生长阶段对食用菌具有较大的威胁。口器类害虫会像蜘蛛一样吐出丝线将食用菌整体包裹,再加上其良好的繁殖能力,对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口器类害虫的防治主要包括物理防治措施。如利用口器类害虫的趋光性,在食用菌生长环境中悬挂黑光灯进行害虫诱杀。即将黑光灯安置在食用菌房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下部放置一个诱杀器具,器具内部可放置适当浓度的药剂,如0.15%的敌敌畏等,从而便于口器类害虫进入诱杀器具后被及时的杀灭。同时也可采用光线较强的墙板及35%的聚丙烯进行外壁涂抹,也可有效的诱杀口器类害虫。

2.跳虫及螨虫防治

螨类及跳虫类体型小,再加上其繁殖频率高、繁殖量大,在夏、秋季节对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螨类害虫可通过无公害药剂的使用降低跳虫及螨类病害的发生频率,如甲基托布津等。在食用菌有机肥料施用时可添加适当剂量的无公害药剂或石硫合、辛硫酸乳剂等,以便达到良好的螨虫、跳虫防治效果。

3.真菌病害防治

真菌病害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阻碍了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常用的真菌病害防治措施主要为生物防治措施,即在通过提取一定数量的植物体液,如大蒜等,或者利用真菌天敌、生物寄生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真菌病害的发生。

四、结语食用菌人工栽种中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大棚栽种环境并控制配料的比例,根据食用菌类型的不同共有块茎栽种、菌种栽种两种栽种方式,食用菌栽种人员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栽种方式,结合适当的病虫害防治工序,保证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