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子怎么种?什么节气种?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9 20:11   点击:148  编辑:admin   手机版

苏子怎么种?什么节气种?

以4月上中旬为宜,撒播或条播的,每亩播量0.5公斤。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为防止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可采用柴草等覆盖。

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定一次苗,防止苗荒,苗高15厘米时可以完苗。我省渭北旱塬每亩留苗8000~10000株为宜。如果育苗移栽,水肥条件较好的,每亩地栽植3000株为宜。

苏子栽培技术:

1,播种

苏子属月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110天左右,积温2200℃,亩保苗2000-3500株,亩产100-175公斤,适于各种土壤栽培。

苏子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最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苏子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苏子播种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温度低,发芽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也长、营养生长旺盛,结实率低。但播种过晚、发芽快、生长也快、没有充分的营养生长就转为生殖生长,产量也不会高。所以播期要适当。

2,整地施肥

灭茬破垄夹肥亩用二铵10kg后起垄,直播天旱要造墒,下种时要坐水,像种大白菜一样点种,株行距为35×60cm,岗地密植,洼地平地肥沃地宜稀植,棵太密影响棵杈造成减产。

3,育苗移栽

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时后捞出沥干,播在做好的畦子上,2平方米可栽一亩地。苗高10cm后蹲苗,啥时下雨啥时栽,连阴效果最好,可分期拔苗移栽,如坐水旱天移栽开沟不超10cm深,成活率高,苏杆可生不定根,此方法不与种大田抢农时。

4,田间管理

直播田5?6片叶定苗,留大苗打单棵,间掉杂色苗,缺苗可雨后补栽,移栽田要及时铲趟,株高70cm以上叶微黄时,喷二次丰产素,促进籽粒成熟。

5,虫害

苏子虫害少不得病,有时出现蚜虫,可用乐果和敌杀死混合喷洒,促进苏叶完整新鲜,提高出售时商品价值。

6,采收

为避免鸟害和散落种子造成减产,在苏子植株顶端刚有成熟,整株发黄有部分落叶马上收割,捆成捆,撮在一起阴干促进后熟增产。待全干后,在水泥地或苫布上用木棒敲打脱粒,达到无土无杂风净,装入编织袋,迎风干燥处保存。

7,收获标准

茎秆变黄,摇动植株时籽粒有少量晚落即可收获。过早收获籽粒成熟不好,千粒重低,含油率也低。收获过晚极易脱粒造成产量损失,一定要把握好收获期。

收获时从根部割下捆成捆。摊开晒干用棍棒或镰架槌打即可。苏子的病虫害较少,病害多为锈病,易发生在苗期,感病子叶背面有橙黄色的斑点,扩大后子叶破裂,严重时落叶、影响结实。虫害以蚜虫为多,如有发生,用普通的防蚜药剂均可防治。

扩展资料

苏子含脂肪油和维生素B1.苏子油芳香,可以制上等肥皂,亦可供给医药上使用.从苏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苏精.紫苏精比蔗糖甜 200倍,但无营养价值。

种子和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9种黄酮甙,2种黄酮和5种花色素甙.果实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等。

紫苏所含的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

参考资料:苏子_搜狗百科

谁知道玉米双株怎么种啊

玉米双株通透栽培产量高

10:52:06

玉米一埯双株,通透种植,定向留苗技术,是根据玉米的生长习性,生长特点及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通风透光需求,科学的总结而研制出的高新栽培技术,通过此项栽培技术可实现:1、增加玉米种植株数20—33%;2、降低玉米种植密度20一33%;3、较对照平均单株种植省肥10%以上;4、较对照玉米增产10—33%。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玉米生产是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向强省迈进的重要产业。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改变玉米传统的种植方式,特推出玉米一埯双株、通透、定向留苗栽培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玉米海”对其产量的障碍因素,这项技术增加了玉米种植的有效生长株数,降低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使每埯玉米都有通风透光面,可使整个玉米群体通风透光良好,这个通透种植法可使玉米在增加株数20—33%的情况下,玉米的长势完全良好,玉米不空秆,大小棒均匀,应用这项种植技术,可使玉米较对照增产10一33%。

玉米一埯双株、通透、定向留苗栽培技术方案:以传统栽培方式为对照,改革种植方式,定向留苗增加透光性。

一、 一埯双株,种2埯空1埯,较对照减少密度20-33%。

二、株行距排列顺序S·2S·S·2S(S为株距代号)

例如:株距33 cm,株行距排列顺序是33 cm-66 cm—33 cm—66cm。

三、玉米一埯双株通透栽培法与传统栽培法对比,我们搞个对照来说明玉米一埯双株,通透栽培法可开发的优势。

在两个1米等长单位面积内:1、传统种法:种3埯留单株玉米即3埯×单株=3株。2、改革双株种法:种2埯空1埯留双株玉米即(3埯-1埯)×双株=4株。可见,在两个1米等长单位面积内,双株种法4株玉米与单株种法3株玉米对照,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20-33%,增加玉米的种植株数20-33%。

四、玉米苗优选,定向留苗技术。

为了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性更好,我们采用玉米定苗期优选和定向留苗技术,其标准:去除小苗、弱苗、病苗、优选健壮苗;定向留苗是在玉米苗优选基础上,可按玉米苗叶片生长的方向, 留苗是叶向对着垄沟方向的大小一致的健壮苗2株。拔除的苗是叶向顺着垄沟方向的玉米苗。这项技术可使玉米的通风透光性更好。

通过上述科技种植,不但增加了玉米的种植株数,反之降低了玉米的种植密度,从而增加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性能,提高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增加了玉米群体的授光叶面积系数,解决了“玉米海”种植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因素,使玉米获得最佳长势条件,利于形成玉米的高产稳产,较对照增产玉米10—33%。

五、玉米一埯双株通透种植法与机械化播种技术改革方法。

为了推广玉米一埯双株,株距S·2S·S·2S形式的种植方法进行机械化播种,我们对播种机的播种量及其方法进行了改革。

播种株距尺寸计算:我们可以按供种单位提供的公顷保苗株数的下限值计算,如金玉一号公顷保苗4.5—5万株,我们采用下限值4.5万株,按单株种法得出的种植株距22㎝尺寸为基准,降低密度20-33%,增加株数20-33%,在保苗株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得出株距33㎝-66㎝-33㎝-66㎝,按这个尺寸改革玉米播种盘,进行机械化播种。

将传统的圆周分布六个穴口的播种盘进行改造即留2穴,焊封一穴,共留4穴,焊封2穴,如图:

留下的4穴,加工时加大播种盘穴口,要求每穴下种量为4-5粒玉米种子(各类播种盘改革均按这个模式改革)。

六、播种及其田间管理技术。

1、播种时间确定:哈尔滨地区,一般在4月20日一5月1日(即10㎝深土层地温稳定在8-10℃即可播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要进行人工筛选:所播的玉米种子要求籽粒整洁、大小粒均匀一致并在阳光下晾晒2天,且进行种子包衣防病处理,再使用抗旱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以确保精量播种之目的。

3、基肥:公顷施用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 kg做口肥 。

4、播种量及其技术:每埯播5粒种子,亩用种量3—3.5 kg,播时复土均匀一致,土深2.5—3.0cm,播后踩好格子,坚决要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这是玉米增产的关键。

5、间苗与定苗技术:玉米苗长到3一4片真叶时间苗、拔除小苗、弱苗、病苗;玉米苗长到5—6片真叶时,采用定向留苗技术,即每埯留苗要留叶向与垄沟垂直方向的大小一致健壮苗2株,其余苗全部拔掉,小苗长到9—10片叶期,公顷施尿素300—350公斤。田间管理要及时,实施三铲三趟。

七、玉米一埯双株、通透、定向留苗栽培技术与传统种植法对照优势是:

1、合理地增加了玉米有效种植株数20—33%。

2、降低了玉米种植密度20—33%,从而增加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性。

3、每亩多用玉米种子2斤,原因:采用了玉米苗期小苗优选,定向留苗技术。

4、通过玉米苗期小苗优选和定向留苗技术,优选了玉米的优良健壮苗,同时加大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性,为玉米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玉米双株通透栽培技术较对照平均单株种植技术省肥10%以上。

6、玉米一埯双株通透栽培技术与常规传统种植玉米产量对比(同一个品种、地块)双株通透栽培技术可增产玉米10—33%。

以上仅供参考,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