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挖隧道的机器除了盾构机还有别的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30 22:55   点击:110  编辑:齐海   手机版

挖隧道的机器除了盾构机还有别的吗?

盾构就是TBM,在欧美统称为TBM,只有中国和日本分为盾构和TBM。盾构是软岩,TBM是硬岩!

隧道开挖有多种施工方法,常见的山岭隧道有矿山法,钻爆法,TBM。城市地铁隧道有浅埋暗挖、盾构、明挖、盖挖!水底隧道还有沉管法。

用到的机械就更多,常见的施工机械都有!

隧道掘进机的隧道掘进机产业化

隧道掘进机包含盾构和TBM。一般来说,在欧洲,盾构也称为TBM;但在日本和我国,习惯上将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盾构,将用于岩石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TBM。其实,TBM就是隧道掘进机的英文“Tunnel Boring Machine”的缩写,但通常定义中的TBM是指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是以岩石地层为掘进对象,它与盾构的主要区别就是不具备泥水压、土压等维护掌子面稳定的功能。

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的城市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市政管道等隧道工程将需要大量的隧道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高智能化,集机、电、液、光、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隧道施工重大技术装备。在发达国家,使用隧道掘进机施工已占隧道总量的90%以上。由于隧道掘进机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企业具有能力生产,且造价高昂。隧道掘进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进口,在国内的隧道建设中,德国和日本在中国的隧道掘进机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若不及早改变这一现状,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面临高额施工成本和技术上受制于外企的尴尬境地。实施隧道掘进机产业化,既可打破外企在国内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又能促进和带动相关的机电、液压、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发展,增强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提高我国重大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 产业化基地建设

2、 土压平衡盾构的自主设计与制造

3、 大直径泥水盾构消化吸收与设计

大直径泥水盾构消化吸收与设计是以中铁隧道集团为主、由上海隧道股份、浙江大学等单位协助的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目前已经完成《国内外大直径泥水盾构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完成了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机理研究,掘进系统、主驱动系统、管片拼装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泥水输送系统技术剖析研究;以武汉11.38m泥水盾构为依托,完成了9m泥水盾构设计工作;完成了泥水盾构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台的设计和制造,模拟盾构的直径为2.5m,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较大的实物模拟盾构试验平台。 1 、外企与国企合作方式

2、 国企独立制造方式

隧道掘进机是根据隧道施工对象“度身定做”的,不同于常规的大型设备,其核心技术不在于设备本身的机电工业设计,而在于设备如何适用于各类工程地质,需要在长期的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探索,才能形成一套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隧道掘进机设计理论、模拟试验方法和系统的经验数据,因此需要几十年以上的工程施工经验和对地质情况的理解。由于国内制造工厂的工业设计人员具备地质经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能完成隧道掘进机的总体设计。因此,国内制造工厂独立制造方式至少在10年内不能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

3 、施工企业产业化方式 1 、产业价值链分析

隧道掘进机是根据隧道施工对象“度身定做”的,正如裁缝根据具体的人进行“量体裁衣”一样。隧道掘进机的制造特点是以工程为依托,根据施工环境(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特征)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制造。隧道掘进机的特殊性决定了隧道掘进机产业链体系建立在以工程为依托,系统设计为核心,相关配件制造企业加盟生产,施工单位配合使用的基础上,其设计、制造必须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2、 欧美模式

欧美模式在产业链上的主要特征是自主设计,自主组装,同时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部件制造则采取全球采购或采取和相关重型制造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形式。其产业价值链见图6,其核心是以系统设计为主。

3 、日本模式

和欧美模式不同,日本企业都是制造企业,企业本身就有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制造能力,并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加以保护。日本模式在产业链上的主要特征是自主设计、自主采购、自主制造(关键部件自主制造,通用部件分包)、自主组装,并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其产业价值链见图7,其核心是以制造业为主。

4 、中国模式

按照中国的国情,隧道掘进机产业化应该走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道路,走施工企业产业化方式。施工企业实现隧道掘进机产业化的模式,既不同于欧美企业最初源于设计公司,也不同于日本企业源于重型制造工厂,施工企业隧道掘进机产业化以施工为核心,是一个边施工、边反馈、边制造、边提升的过程,其产业化模式是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向前延伸,见图8,其核心是以施工为主。

5 、产业化实现途径

施工企业实现隧道掘进机产业化的途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系统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其重点是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能力,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隧道掘进机最佳的技术经济性。

产业化的前期采取 “自主设计,国际采购,国内制造、国内总装”的产业化理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引进-消化-仿制-创新”的研发路线,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攻关,研制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隧道掘进机。

系统设计可采取自主研发或技术并购的方式,生产制造可以在国内组建区域性产业化战略联盟,关键部件通过合作伙伴生产,或通过控股合作伙伴进行关键部件生产。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2~3个隧道掘进机产业化基地,每个基地具备年产20台隧道掘进机的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隧道掘进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土压盾构系列化、产业化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泥水盾构、复合型盾构和TBM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使中国隧道掘进机的总体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1 、土压平衡盾构产业化、系列化

完成土压平衡盾构的产业化、系列化,在“十一五”末期,在国内新增土压平衡盾构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土压平衡盾构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

2 、泥水盾构和复合盾构的研制

完成泥水盾构技术的消化吸收、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技术研究,并研制出样机,掌握泥水盾构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

完成地铁用复合盾构的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技术研究,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在“十一五”末期,在国内新增复合盾构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复合盾构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

3 、TBM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消化吸收,进行TBM的系统集成设计,完成TBM的总体设计。 国务院国发[2006]8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将“满足铁路、水利工程,城市轨道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快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大型施工机械的研制,尽快掌握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列入16项重大技术装备之一。因此,加速发展我国隧道掘进机的研发及产业化势在必行。隧道掘进机产业化宜以施工企业为主,通过组建施工、设计、制造、科研四位一体的隧道掘进机产业化联盟,建立和完善产业化基地,实现隧道掘进机的自主开发和成套提供的总体目标,提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家应予以政策支持,确定隧道掘进机国家定点企业,定点企业享受关键配套件免征进口税优惠政策及其它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优惠政策,将隧道掘进机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债项目,给予定点企业技改贴息重点支持,以推动隧道掘进机的产业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不锈钢板钻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