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夏季养鸡:鸡场如何做好防暑降温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7 21:54   点击:205  编辑:容美   手机版

1.定期检查电力设施设备:检查电缆线路、电器开关、电机等是否正常,准备好备用元件;定期启动发电机,电瓶是否有电、是否正常运转、电压电流是否正常输出。

2.定期检查高温报警器、断电报警器、缺相报警器等是否正常工作,但不可过度依赖报警器,定时进棚查看。

3.棚顶安装喷淋措施,可降低舍温1~2℃。

4.安装挡风帘,提高风速。舍内棚拱位置每隔2~3间,用塑料布安装挡风帘,减少横截面积,增加风速。

5.调整风机与进风口比例,防止负压过大。

6.舍温高于设定温度1~4℃,考虑加强通风,利用风冷效应降温。

7.舍温高于5℃以上,考虑用湿帘降温,开始时利用湿帘、小窗混合通风,逐渐过渡到只用湿帘降温;循序渐进,梯度降温,避免降温过快,鸡群受凉感冒。湿帘水间歇性供应,让水帘一直处于渐干渐湿的循环中,以达到水蒸汽从水帘纸表面蒸发的最佳效果。

8.高温高湿时,湿帘降温效果不佳,同时棚舍内湿度增加,鸡群体感温度不降反增,此时,应关掉湿帘水,单纯加大通风,利用风冷效应降温。

9.湿帘降不下温来,鸡群仍感觉较热时,可考虑给鸡群喷雾降温,但一定开启棚舍前端门窗等进风口,保持空气流通,否则,鸡舍湿度饱和,鸡群容易受闷死亡。

10.饲喂藿香粉、vc、小苏打等,提高鸡群抗热应激能力。

11.鸡群出栏管理:外界温度高于26摄氏度时,鸡群出栏,鸡笼装车后要及时打水降温,打水时一定打透,在屠宰场等待宰杀期间,一定要及时打水通风降温,防止鸡群热应激死亡。

夏季鸡场防暑降温的措施?

一、鸡舍密闭性要好

夏季最典型的通风方式为纵向通风,空气从鸡舍的一端进入,再从另一端抽出去,采用这种通风方式的先决条件就是鸡舍密闭性良好。密闭越好,进入鸡舍的空气越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纵向通风时,要求所有进入鸡舍的空气都从湿帘或纵向进风口进入鸡舍,而不是从其他缝隙进入。如果鸡舍密闭不好,鸡舍的风速是不均匀的,越靠近风机端风速越快,这样势必会造成鸡舍两端的温差较大。

下面是关于鸡舍的硬件条件――鸡舍搭建及选材

鸡的传统习惯,就是重饲料、轻圈舍。尤其是不把圈舍的隔热保温,隔音呢耐腐蚀这一块当回事。拿个最简单的例子,过去家庭养鸡都会用砖头砌猪舍,冬暖夏凉,很舒服,鸡舍的环境与鸡的生长、成活率都有直接关系。一些养鸡专业户为了省钱,随便买些铁皮瓦、彩钢瓦、石棉瓦、往鸡棚顶上一扔完事了,鸡的冷暖、噪音、惊吓全不顾了。以上这些瓦冬天保温性能差,夏天隔热不明显,赶上下雨、下冰雹,屋顶瓦被砸的叮当作响,这些温差、噪音、环境都直接影响鸡的生长。所以重视鸡舍的搭建、墙面、屋面瓦的选择,不能马马虎。墙面,屋面的选材上一定要环保,然后就是隔热保温效果好,自一个就是隔音,4个字总结就是冬暖夏凉。比如说在屋面选材中有哪一款符合猪舍用的呢?超强聚酯瓦、合成树脂瓦、保温层等等您可以在百度贴吧里面去关注一下畜牧业这个贴吧,里面在畜牧业方面的专家也比较多。

二、合理设计纵向通风

夏季鸡舍要进行有效的通风,就必须确保鸡舍纵向通风设计合理,纵向通风设计内容包括通风量、工作负压、风机数量、湿帘面积和进风口面积。所有使用的设备性能数据要可靠,再正确计算所需的风机和湿帘面积等,才能进行有效的通风。

1. 计算通风量

通风量(米 3/ 小时)=设计风速 × 鸡舍截面积 ×3600。风速设计时,育成期为 1.78 ~ 2.03 米 / 秒,产蛋期或商品肉鸡为 2.5 米 / 秒,通风量取决于当时的气候条件和湿度。鸡舍截面积是指空气通过时的有效面积,截面积= ( 宽 × 高 ) + ( 宽 ÷2× 屋顶高 ),计算截面积时应将蛋箱面积、棚架面积等从鸡舍截面积中去除。3600是换算系数。

2. 风机工作负压

负压表示风机将空气从外面通过隔房、湿帘抽入并通过鸡舍时的工作程度。如果鸡舍内障碍物越多(产蛋箱、棚架、遮光罩),阻力越大,风机需要产生的工作压力越强,风速越快。鸡舍负压越高,风机产生的能效越低。举例说明,1 台 0.75 千瓦的风机,在鸡舍负压为 0、12、25、31、37、50 帕时,所产生的排风量分别为 43、40、38、36、34、30(1000 米 3/ 小时),由此可见,随着鸡舍负压的逐渐增加,风机的排风能力越来越小。纵向通风时风机工作负压设计参考 :如果鸡舍不用湿帘时负压为 20 帕,使用 15 厘米厚的湿帘时负压为 30 帕,使 用 15 厘米湿帘再加上舍内有产蛋箱时负压会变成 40 帕,如果使用 15 厘米湿帘再加上风机安装有遮黑罩则负压为50 ~ 60 帕。

3. 风机数量

了解了负压值和通风量,就能正确计算出所需的风机数量,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风机数量=通风总量 ÷ 每台风机通风量。计算得出的数据如果出现小数点,则直接进位取整数,如计算结果为 9.2 台时,就应使用 10 台风机。

4. 湿帘面积

根据风机台数就可以计算出湿帘面积,湿帘面积=所有工作风机通风总量 ÷1.78 米 / 秒 ÷3600,可见湿帘面积和风机的排风量有直接关系,与鸡舍饲养面积无关。上式中的 1.78 米 / 秒是指空气从外界穿过湿帘的风速,不是从鸡舍一端到另一端的风速。

湿 帘 的 设 计 和 湿 帘 内 的 角 度 对 通 风 的 影 响 是 很大 的。 举 例 说 明 :一 般 湿 帘 的 角 度 有 45° ×15°和30° ×30°两种,空气通过湿帘进入鸡舍的负压为 16 帕,不用湿帘风机的额定排风量为 4.1 万米 3,使用湿帘后变为 3.8 万米 3,减少了 8% 的排风能力。如果湿帘角度是60° ×30°,这时舍内的负压是 40 帕,最早设定的风机排风量 4.1 万米 3 就变成了 3.5 万米 3,原来设计的风速是 2.5 米 / 秒,而实际风速只有 2.13 米 / 秒。如果湿帘角度是 45° ×45°,这时鸡舍内的负压是 50 帕,那么风机排风量由 4.1 万米 3 变为 3.2 万米 3,原来设计的风速 2.5 米 / 秒将降低为 1.95 米 / 秒。由此可见,如果设计鸡舍所用设备不一样,通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另外,最好先建湿帘隔房,在鸡舍两侧安装(鸡舍顶端)湿帘应注意湿帘的角度,确保安装方向正确。检测湿帘安装正确的最简单方法是站在隔房向鸡舍看能够看到亮光即可,否则就装反了。

一个好的湿帘进风口,边缘最好用橡胶条密封好,在冬季能够将外界的冷风完全隔离开来。进风口的挡风板面积越大越好,这样漏风的机会就越小。

5. 进风口面积

进风口面积=所有工作风机通风量 ÷2.5 米 / 秒 ÷3600。进风口面积必须是没有阻碍的开放面积,确保进风口导风板密闭性能良好,特别是在冬季非常重要。进风口导风板要求能够打开到最大限度以达到所要求的进风口面积,但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工人将进风挡风板关得太多,他们觉得进风口小了风速变大,舍内风速也会变大,这是错误的,因为挡风板关得越小,风机的排风压力越大,虽然进风口风速变大,但舍内风速反而变小,实践操作中应使风机负荷不要太大,舍内风速才能较快。

三、重视鸡舍设计

在鸡舍设计时应考虑设计风速、湿帘类型、鸡舍宽度、鸡舍内障碍物(产蛋箱、加热设施、隔断、挡板)以及遮黑罩类型等因素,设计值会因上述因素的不同而改变。所有使用的设备性能指标应确保准确,否则应谨慎使用。

如果鸡舍没有足够的风机通风量可以使用挡风帘,这样在不增加风机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舍内风速,因为挡风帘能够减少舍内的截面积。挡风帘位置最低在垫料以上 2.2 米,不能设置太低,不然会明显增加风机工作负压,这样通风效果会变差。挡风帘应每隔 10 ~ 12米设置 1 个,如果鸡舍内只有 2 ~ 3 个,风速在舍内起伏变化较大。

四、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夏季鸡舍纵向通风的关键是维修保养通风设备,确保状态良好。如风机皮带磨损较大,转速变慢,就会大大减少通风量。此外,要求百叶能自由开启、湿帘干净没有阻碍物,新的湿帘进风顺畅,风机排风负荷不能太大。如果湿帘堵塞,舍内负压较高,风机通风量少,风速低,通风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在育雏、育成期遮黑罩上的灰尘应每周清理 2 ~ 3 次。

检查风机的负压是监测鸡舍和设备状态的好方法。

纵向通风系统开启后检查风机处的负压,如果负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可能原因是风机状态(滑轮,皮带,百叶,马达)或鸡舍密闭性能不如以前 ;如果负压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可能是湿帘有堵塞。

五、注意风冷效应

空气在鸡群内的流动达到风冷效应,风冷效应取决于以下因素 :鸡群周龄,干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和鸡群密度。舍内的温控探头即感应器或干球温度计均测定不到风冷效应,所以说在纵向通风条件下,鸡群的感觉温度和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养殖者可参考不同的风冷效应标准值,再通过观察鸡群是否舒适,确定到底开启多少台风机。

鸡群的周龄不同风冷效应也不同,一般鸡群周龄越小感觉到的风冷效应越大。因此,要根据鸡群周龄制定不同的风机设定程序 :年龄小的鸡群风机的设定级别应较大(级别是指下一台风机开启的温度增加值,较大的级别则为在鸡舍温度增加较多的情况下才开启下一台风机),随着鸡群周龄的增长,风机间的设定级别应该减小,以便风机较快地被激活启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