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棚养殖方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13 13:57   点击:233  编辑:潘容   手机版

大棚养殖方法?

选地

要搭建养猪大棚,首先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要知道,大棚的总体强度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在背风的地方,避免强风对大棚造成伤害。猪群喜欢生活的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搭建大棚的地点湿度不能太大。还要有良好的交通,不管是引种还是出售,都需要有良好的交通做保障,否则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养殖地的环境要好,空气清新无污染,水源充沛、纯洁。养殖地一定要平整,不能坑坑洼洼的,或者把大棚建造在斜坡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2、规划建设

在建设养猪大棚之前,首先自己得做好大棚的建设规划,首先是大棚的大小,这个要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每个大棚中只会建设一排猪舍,每个大棚的大小应该控制在宽4-6米,长8-20米左右,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保持大棚中的温度。为了提高大棚内的采光能力,要把大棚东西搭建,坐北朝南。大棚两段要留有痛风的窗口,平常的时候可以关闭,需要通风的时候再打开。大棚内部的地面最好用水泥铺平,这样既干净又卫生。猪圈下方的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但是坡度不能太大,猪平常的排泄物可以朝着自己想要的地方流出去就行。

3、建槽

大棚整体的建设完成后,还需要给猪圈建设食槽和水槽。食槽水槽的建设很关键,一定要建设在方便我们投放食物的地方,因为我们一天要给猪投放多次食物,如果食槽水槽建设的不合理,不是自己为难自己吗?每个食槽的大小在两米左右,食槽不用太深,十公分左右就可以,这样大小的食槽足够供应单个猪圈中猪的饮食了。食槽内部一定要光滑,不然会有很多饲料残留,不方便我们清理。

4、粪池

猪每天会有很多的排泄物,这些排泄物我们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地方进行处理,所以在养猪大棚建设好之后,还应该建造一个粪便池。粪便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存放猪的粪便,把猪的粪便统一集中起来,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还能对这些粪便做集中的处理,比如制作成有机肥、分解沼气等等,还能养殖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

建造塑料大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大棚的规格 一栋大棚的面积究竟多少为宜,要考虑大棚的建材结构,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目前竹木结构的大棚单栋面积以666.7~1000平方米(1~1.5亩)、钢架结构的1000~1333.4平方米(1.5~2亩)居多。大棚跨度:竹木结构的以12米居多,钢架棚15米,一般不超过15米,棚体过大,易遭风雪破坏,棚体过小,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造价高。大棚高度包括脊高和肩高 (两侧高),高度要适中,过高“扒缝”操作困难,对荷载要求高,保温差;过矮影响透光,不利通风降温。一般竹木结构的1.8~2.2米,钢结构的2.8~3.4米,这种高度尚能用手工进行“扒缝”通风。近年来考虑夏季通风,脊高有3.5~4米的,应有机械通风装置。肩高过矮,影响棚内通风和人工作业,但过高不仅造价高,而且增加荷载,一般为1.5米左右,当然脊高高的大棚,肩高也相应高一些。大棚长度,50~60米居多,超过100米不仅管理不便,而且棚内通风不畅,湿、热空气不易排出。

(2)跨拱比、保温比和通风量 跨拱比是跨度与脊肩高差之比值,即:

跨拱比的大小表示棚顶形状,跨拱比大,顶部平坦,棚顶坡度小,雨雪不易自然下落,易出现兜水,损坏薄膜;此外,压膜绳不易将薄膜压紧,遇大风上下扇动。跨拱比一般8~10,不宜超过15。

保温比 地面积与覆盖的薄膜面积之比。保温比大,表示覆盖的棚膜面积小,虽放热量小了,但白天受光面积也小;反之保温比太大,放热面积大,不利保温,一般为0.6~0.7。目前我国的大棚一般采取自然通风,即顶部沿大棚方向开中缝,东、西两侧沿大棚方向各开一侧缝,通风口视棚内温度状况,棚内外温差灵活掌握。

(3)大棚方向 南北延长,棚内光照均匀,有利于通风。

(4)棚间距 南北延长大棚南北两头的棚间距是脊高的0.8~1.5倍;东西两棚棚边间距1.5~2米以免相互遮荫,又提高土地利用率。

关于场地的选择和布局,可参考日光温室。

除注意合理选择地块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坐向温室应坐北朝南,并偏西(阴)3°~5°为好。这样的方向,接受阳光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方法如下:在11:40~12:30,在地面插一根垂直标杆,通过观察,选取其最短投影,然后做其垂直线,再以该垂直线为准,偏西5°划直线,所画直线,即为温室后墙方向基准线。

(2)设施大小日光温室,其东西长50~70米比较适宜。若长度短于40米,则温室体积偏小,保温性能降低,遇到严寒天气,室内易发生冷害或冻害(表8-1)。若长度超过80米,则拉盖草苫的时间长,管理不方便。

role=table

role=table(3)温室的高度与南北跨度高度与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高度与跨度决定着温室采光面的角度(图8-1),采光面角度左右着阳光入射角(阳光射线与采光面垂直线的夹角)的大小。研究得知,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范围内,光线的入射率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大于40°以后,随入射角的增大,其透光率急剧下降。

role=figure图8-1中表明,温室采光面的角度=90°-太阳高度角(阳光射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阳光入射角(40°)。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之中,中午最大(表8-2),早晨出太阳和傍晚落日时为零,随着太阳的升高角度增大,中午后又慢慢下降。

温室采光面的角度,应根据当地太阳高度角来决定。例如,在北纬35°左右地区,其冬至中午时的太阳高度角为31.6°,建温室具体计算其采光面角度时,太阳高度角应采用比中午时的太阳高度角适当减少5°~6°为宜。计算如下:

role=table从表8-2得知,温室所在地的地理纬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纬度每提高1°,太阳高度角就减少1°,采光面角度就需增加1°。北纬38°地带建温室,采光面角度需比35°地带的温室增加3°,应大于26°(23°+3°=26°)为宜。北纬40°地带应大于28°,北纬42°地带,应大于30°。

根据上面所述,高度与南北宽度应根据温室所在地最合理的采光面的角度而定,可根据所在地所处纬度计算出采光面最小角度,再结合温室后坡与后墙综合高度,用公式算出:温室宽度等于温室最高点高度×cotα(α为采光面最小角度)+后坡面的投影长度。例如,在北纬35°地段,其日光温室设计最高点处高度若为3米,后坡面的投影长度为1米,则采光面的角度为23°,cot23°=2.36。计算如下:3×2.36+1=8。则在北纬35°地区,设计日光温室最高点为3米、后坡投影为1米时,其南北跨度应为8米。

(4)采光面形状应采用大弓圆形,这种形式,一是采光面呈拱形,结构坚固,抗压力强;二是坡面凸起,便于用压膜绳压膜,薄膜会被压成波浪形,可增加采光面积20%以上,透光性能好,阳光利用率高,特别是9:00以前,温室增温快;三是采光面薄膜压得紧,大风时较少扇动,防风性能好,保温效果好;四是拉揭草帘便利,且下雪时采光面上积雪少,便于清扫采光面上的积雪;五是夜晚覆盖草帘后,薄膜与草帘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形成一个三角带的不流通空气,可显著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

(5)墙体建造墙体是温室的最主要构件,它不但能支撑封闭温室,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它还具有白天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墙体分为实心墙与空心墙两种类型,空心墙又可分为有保温填充材料和无保温填充材料两种类型。单纯从保温效果而言,只要封闭严密,空心墙体比实心墙体保温效果好,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又优于无填充材料的墙体。但是墙体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保温,它还担负着高温时贮存热量,低温时释放热量稳定室温的重大作用。若温室遇到连续阴冷天气,空心墙体因其蓄积热量较少,热量释放得少,其室内夜间温度会明显低于相同厚度实心墙体建造的温室。因此不应建造空心墙体,应建造成内有散热穴的适宜厚度的实心墙体,并在墙体外面,覆以保温层,其综合保温效果最好。

具体建造时,最好用泥土掺麦草砌土墙,后在墙内壁用铁制水管向墙内斜上方打洞,每间隔40厘米高打1排,每排相距40厘米打1个。或内有12厘米的孔穴砖体墙,墙外砌100厘米左右厚的泥土实心墙体,墙体的内壁均匀密布有直径5~6厘米的孔穴(图8-2),孔穴深入墙内80~100厘米。

role=figure这样的墙体,用砖量少,投资较少而墙体结实牢固,不怕风吹雨淋,使用寿命长。墙外包有泥土,泥土是仅次于水的贮热材料,白天可以蓄积贮存较多的热量,夜晚释放热量多,有利于提高设施内的夜间温度。墙体的内壁密布有孔穴,白天高温时,热空气可通过孔穴进入墙体内部,加热墙体,提高温度,蓄积热量,夜晚墙体降温,又可通过散热穴经空气对流向室内释放更多的热量,稳定、提高室内温度。

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墙体温室,夜温可相差2℃左右,若遇2~3天连续阴冷天气,其夜温相差幅度可达3℃左右。

(6)增设保温层如前所述,温室墙体贮存的热量绝大部分都向室外散放,为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室内夜间和连续阴冷天的温度,墙体建成后,还需在墙体外面增设保温层,杜绝热量外传。方法:用普通农膜,或用温室换下的旧薄膜将后墙、山墙包裹严密。然后在墙与薄膜之间的缝隙内填满碎草,碎草厚度20厘米左右,再用泥土把薄膜上下边缘埋压于温室后坡上和地面泥土中,并绑缚1~2道铁丝,加固薄膜。

墙体外面增设保温层后,墙体热量不再向外散发,夜晚寒冷时,墙体贮存热量只向室内释放,可显著提高室内夜温,比不设保温层的温室夜温提高3~5℃。对稳定严寒时期的室内夜温,效果甚佳。如此建造,100厘米左右厚度的墙体的温室,其保温效果,相当于甚至高于5米厚度墙体的温室。

(7)日光温室后坡面角度与投影长度日光温室设有后坡面,可显著提高温室的保温效果;并能适当提高温室的高度,增大采光面角度,利于太阳光的射入;还能方便摆放与揭盖采光面的保温覆盖层(草苫、纸被等)。为保障严寒时期温室的室内温度,设立后坡面是必要的。但是,后坡面又能阻挡温室北边空中散射光的射入,恶化温室后部的光照条件,造成温室后部辣(甜)椒生长发育状况、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都明显劣于前部辣(甜)椒。平衡利弊,并为便于摆放和揭盖保温覆盖物,应设立后坡面,但后坡面宽度不可过于宽大,其投影长度应维持在1米左右,以尽量减少遮光。如有条件,后坡面建成半活动型为好,上半部为透光型,夜晚备有保温覆盖设施,以提高温室保温效果,白天撤去保温设施,增加散射光的射入,以改善温室后部光照条件,下半部为保温性能良好的永久性坡面,利于保温、摆放与揭盖保温覆盖物。再者,后坡面的仰角应合理,在北纬36°左右地区,应维持在38°以上,以便于在最为严寒的季节(冬至前后2个月),太阳光可以直射后坡面的内壁,利于提高室温和改善温室后部光照条件。

(8)设置防寒沟防寒沟应在室内4个边沿设置。其中南边沿的一条,应改建成贮水蓄热防寒沟,即在前沿开挖一条深40厘米、宽30~40厘米的东西向条沟,沟的南部边缘、紧靠温室的外沿处,站立埋设一排厚2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也可用旧薄膜包裹碎干草代替。沟底铺设一层碎草,再用旧薄膜将沟底、沟沿全部覆盖严密,后在沟内铺设一条直径为50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管(90厘米宽的双面塑料筒),长度同温室长。塑料管的一端开口封闭,使其高于地面,从另一端开口灌满井水,后将开口垫高封闭。

其他3条边沿,各挖掘宽20厘米、深30厘米的窄沟,沟内填入碎草,草要填满、踏实。沟内填入的碎干草,一能吸收设施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降低空气湿度,利于防病;二是比较全面地防止土壤热量的外传,提高室内土壤温度;三是沟内的碎草吸收水分后,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发酵,既可释放热量,提高室内温度,又可释放二氧化碳,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可显著提高室内辣(甜)椒产量。前沿的泡沫板能防止温室热量外传,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塑料管内的井水,白天吸收和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稳定室温,改变温室前沿部位夜间温度偏低、白天温度偏高的弊病,管内的井水还可用于灌溉室内辣(甜)椒,解决冬季灌溉用水温度低,灌溉后降低地温的难题。

(9)采光面透明覆盖材料要采用透光、无滴、防尘、保温性能良好,且具有抗拉力强、长寿的多功能复合膜。比较好的有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三层共挤复合膜、聚乙烯无滴转光膜、乙烯―醋酸乙烯三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等。

(10)通风口的设置目前温室通风口多数仅设置1道风口,并且不在温室的顶部。这样设置,通风不畅,高温时降温难,只有扒开温室底口通风,结果冷空气直吹秧苗,引起冷害发生。

通风口最好设置2~3道,设3道时,1道在后坡的最上部,宽20~30厘米;1道在前坡采光面的最高处(草帘卷的前面),宽80~100厘米;1道在采光面前部120~140厘米高处,宽10厘米左右。设置2道的只保留后二者。如此设置通风方便,例如调节温度,高温时不需扒开温室底口,不会发生冷空气直吹秧苗现象。后坡风口,利于夜间通风排湿。

塑料大拱棚有骨架(包括支柱、吊柱、拉杆、棚膜杆)、塑料薄膜、防虫网、钢丝、通风卷膜杆、压膜槽(或地锚加压膜绳)组建而成。不论哪种类型、采用什么材料,建造时都须注意:

(1)棚体方向应采用南北方向,单体棚南北长度50~70米为宜,最长不应大于80米,以便于管理;东西宽度因土地宽度而定,以8~10米为好,最宽不得大于12米;棚体边缘高1.2~1.8米,棚体中央最高点高度2~2.5米,最高3米左右,以利防风。

(2)骨架稳固抗风抗压,有支柱型大棚,两排支柱之间东西间距2.4~3.0米为宜,这样正好和茄子平均行距60厘米相适应。

(3)塑料薄膜应选择保温、透光率高、拉力强、耐老化的优质膜,覆盖时最少要设置2~3道通风口,小棚2道、10~12米的大型棚3道,其中拱棚顶部要设置1道通风口,风口设置在最高顶线下方、当地主风向的背风向1面,以便调控棚内温度,预防高温时棚内热气难以排除。

(4)通风口处应设置防虫网,预防通风时害虫进入。

(5)棚门应设置在棚体的南端,棚门高150~170厘米、宽70~90厘米,门须立体双门,两门相距80厘米,两者之间用塑料薄膜或防虫网封闭成严密的封闭通道,管理人员进棚后可立即封闭外门,后在通道内检查消灭进入门内的害虫,后开启内门入棚,从而可预防人员进棚时害虫乘机进入棚内,做到棚内无害虫,无须喷洒杀虫剂,实现茄子产品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标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