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造口罩算事?造过飞机、拖拉机还登过《福布斯》的五菱了解一下!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19 02:10   点击:254  编辑:曲桦   手机版

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而远在太平洋瞎丛彼岸的美利坚也被江湖了一把,因为有一辆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服过美国《福布斯》,当年它是这样介绍道:“THE MOST IMPORTANT CAR ON EARTH”――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而这辆车就是五菱之光,难怪民间总是流传着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五菱汽车。不过现在它又多了一条硬核金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五菱从发家开始就一直在造人民需要的东西,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后面我会给大家扒一扒五菱的历史,它是真的很硬核,但却很低调。当看完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后,我想应该没人再觉着五菱LOW了!

 

五菱牌口罩

 

2月19号,五菱汽车官方发布了一条消息――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全国第一家既生产口罩,也生产口罩机的汽车企业!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五菱汽车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从最早的造飞机、造拖拉机再到造汽车,现在又因为疫情需要造起了口罩。

 

肯定也会有不少人说,五菱这次营销做的不错。不得不承认,这次五菱的营销就是很成功,低调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上次热搜了。不过,我还是看到了五菱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本质内核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素质。

 

要知道,大车企跨界做口罩,中间会涉及到和供货商的沟通,车间的改造,设备的调试,还要拿下口罩的研发、生产、销售资质等等流程。而五菱现在就是中外合资汽车公司,其股份占比分别是上汽50.1%,通用44%,五菱4.9%,光是内部沟通走流程就够一阵子的。

 

在作出生产口罩的决定后,五菱将原本是上游公司的生产线改成了2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并设置了14条口罩生产线,仅用76小时就完成了10天的工作量,造出了第一台五菱牌口罩机,而且很快下线交付了100万个口罩。

 

身穿蓝色防护服、脸带口罩的工作人员分秒必争的工作着。这样高效率工作为我们所带来的,是日产170万只口罩,且全部采用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级别,就这么一串字母可能看不出来它的意义,其实这已经属于医用口罩中的最高级别。

 

只不过,低调的五菱,热搜也不买,直接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前100万只“五菱口罩”下线,交给柳州政府统一调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线。这份毫不犹豫的魄力,瞬间激发了国人的热情,热搜就该是你的!

 

五菱牌飞机

 

五菱,它被称为“中国第一神车”,无论是在雪山还是泥泞小路,你都能看到五菱汽车无所畏惧的身影,也真是因为到处可见的五菱,再加上网络上经常的调侃,五菱成了一个“段子手”。

不过,它也是有实力的,就连法拉利、劳斯莱斯一众豪车都不敢与它正面交锋。五菱能有如此实力,这与它的发家史有很大关系。

 

1928年,桂系领袖李宗仁在这里修建了一家柳州机械厂,开始组装飞机,制造步枪、手榴弹。除了1929年粤桂战争爆发以及后来抗日战争时,机械厂的生产被迫中断之外,这里的员工一直都以机械兴国为己任。

 

1933年,因为广西被封锁,石油匮乏,这个工厂便造出了时速40公里/小时的木炭车,不烧油,烧炭跑,成为战时大后方的主要运输工具。那时候,国防薄弱,百废待兴,国家需要战斗机,于是柳州机械厂就辩空开始造飞机。

 

在抗战爆发后,柳州机械厂鼓捣出了广西第一台战机“朱荣章”号,参与抗战。与此同时,华侨工程师朱荣章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朱荣章号”,此后数年,柳州机械厂成功制造出几十架飞机。抗战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九飞机修理厂。

 

五菱牌拖拉机

 

1958年初,为响应中央号召,广西决定将柳州机械厂扩建为广西动力机械的主要生产基地,专门做船用大型柴油机。同年10月,五菱的前身――柳州动力机械厂开始破土动工。(后面还几经更名,以下统称五菱)

 

母厂继续生产军工,而分出来的动力机械厂则主要生产船用大型柴油机。1959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没有造船需要,全国上下的口号都是“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于是柳州动力机械厂毫不犹豫的放弃船舶生产,改造拖拉机。

尽管条件艰苦,磨灶樱没经验,没技术,五菱还是用4年时间试制出了“丰收牌”拖拉机,领导派专家来验收,并纳入国家定型产品,柳州动力机械厂也更名为柳州拖拉机厂。

 

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五菱负责生产拖拉机,农机局负责“定向消化”,那时,全民都在热热闹闹上山下乡搞建设,五菱拖拉机深受欢迎,巅峰时期年产量可以达到5000台,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

 

五菱牌汽车

 

1978年,国家推出土地承包政策,和所有计划经济的产物一样,不再享受包销的五菱拖拉机没有销路,很快就积压了1713台拖拉机卖不出去,笨重的机器挤在仓库里,每天睁开眼就在赔钱。

 

80年代初,亏损到肉疼的五菱出台了一项“以杂养专”的经营模式,用其他的业务来养活拖拉机的生产线,并先后尝试了生产缝纫机和织棉机,只能勉强维持不赔不赚。不过,也因此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汽车行业正萌芽,合资车价格又高不可攀,人民迫切需要一辆能买得起的车。于是中央农机部引进一台日本三菱小货车,组织汽车厂家研究攻关,不过这里没五菱啥事。当时的汽车制造业,三大一小(一汽、东风、上汽、广汽、北汽和天汽)才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

 

但五菱的嗅觉是敏锐的,它意识到,微型面包车稀缺,专注微车也许可以打开市场。当时的五菱现金流紧张,但还是自掏腰包从日本引进了一辆三菱车,不过和国家队不同的是,五菱引进的,只有车身模具,底盘和动力系统等关键的技术都没有。

 

五菱的技术人员花了3个月完成了整车的测绘工作,剩下的就是“闭门造车”。从汽车外观到2500余种零部件,全都依靠手工测量绘图,再手工敲打磨具,1982年1月20日,五菱终于“复刻”出了第一辆LZ110微型货车,实现了国内微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

 

1984年10月,柳州拖拉机厂生产的“五菱牌”小货车经过国家专业测定之后,正式投放市场,广受大众欢迎。次年,柳州拖拉机厂正式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也是在这一年,柳州微型汽车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7323万元。

 

1996年,柳州机械厂和柳州微型汽车厂时隔40年再度合并,成立了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多名国家领导人对此颇为看中,并亲临五菱汽车的生产车间。从1991年的产销一万台,到1998年的10万台,五菱汽车一步步成为国内微车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

 

要知道,在全球汽车行业历史中,也只有另外两家经历过从造拖拉机到造车的蜕变,一家是兰博基尼,另一家就是保时捷。五菱汽车也算是位列三甲了。

 

写在最后

从木炭机、战斗机、汽油机、油锯、拖拉机、操舟机、缝纫机、棉织机等人民需要的东西,再到如今的立足之本――汽车,五菱始终坚守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宣言。

 

除了造口罩,五菱还组织了团队、抢时间、抓研发,打造全新一代移动防疫黑科技――智能移动测温车,并在当天活动现场顺利实现交付,创造了“防疫柳州模式”,再次跑出“五菱加速度”。

 

其实不止五菱,在疫情爆发之后,已有3000余家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产品。在这背后,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克难关的决心。

撰文?? Sam

编辑?? Sam

图片 ? 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