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鸡蛋孵化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21:17   点击:282  编辑:杨盛   手机版

一、鸡蛋孵化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鸡蛋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一般认为鸡的生理零度约为23.9摄氏度,温度在35至40.5摄氏度之间,都会孵化出小鸡。

孵化初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中后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孵化期为21天。

1~6天为38.5℃;7~14天为38℃;15天为37.9℃;16~21天为37.3~37.5℃。

扩展资料:

鸡蛋孵化的过程:特指家禽的受精蛋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自然孵化是雌禽产蛋后自发的抱孵行为;人工孵化是借一定设备由人工控制进行,是现代家禽业的主要孵化方式。

现代大型孵化器每台可孵化 1~10 万个,其温度、湿度、转蛋、通风均可自动控制。家禽的孵化期因禽种而异:鸡 21 天,鸭 28 天,鹅 30~33 天,鸽 18 天,鹌鹑 17~18 天。各种家禽适宜的孵化温度不同,若以鸡的 37.8℃ 为基准,则鸭、鹅、火鸡等约降低 0.3℃。机器孵化出雏期温度可降低 0.5℃。孵化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 40~70% 范围内,以 53~60% 为宜,出雏期以 65~70% 为宜。

孵化过程中,特别是孵化后期要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利胚胎通过蛋壳不断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提高孵化率、防止胚胎粘连需定时翻蛋,每日翻 8~12 次。传统孵化技术孵化后期还需凉蛋,现代孵化机依靠通风、冷却系统控制温度,不需凉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小鸡孵化技术

二、孵小鸡的要求

自然孵化是雌禽产蛋后自发的抱孵行为;人工孵化是借一定设备由人工控制进行,是现代家禽业的主要孵化方式。

采用现代大型孵化器,每台可孵化1~10万个,其温度、湿度、转蛋、通风均可自动控制。若以鸡的37.8℃为基准,机器孵化出雏期温度可降低0.5℃。孵化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0%~70%范围内,以53%~60%为宜,出雏期以65%~70%为宜。孵化过程中,特别是孵化后期要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利胚胎通过蛋壳不断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使孵化蛋受热均匀需定时转蛋,每日转8~12次。传统孵化技术还需凉蛋,现代孵化机依靠通风、冷却系统控制温度,不需凉蛋。

三、蛋鸡孵化时种蛋如何放置?

大头朝上,是全自动孵化机的吗,如果不是要注意控温,上照,翻蛋,凉蛋及通风换气。

四、孵小鸡的要求是什么

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

扩展资料:

影响孵化因素

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有关。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小鸡孵化技术

五、人工怎样孵化鸡蛋?

一、把蛋放在个棉花固定很保温的容器(合资),并在插个温度计,然后找个温度稍微固定点的热源。最重要的在于要使温度计显示符合以下的温度

胚龄                      温度

1-6天                    38.5-38.0℃

7-12天                  38.2-37.8℃     

13-18天                37.8-37.6℃

19-21天                37.5-36.9℃

二、注意事项

1、每天都要翻蛋6-8次。这样做做是为了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15度为宜。一般到18天停止转蛋。

2、一定要保证温度接近上面的标准温度,适宜的湿度可以使孵化初期的胚胎受热良好;出雏时适宜的湿度能使壳的质地变脆。具体操作,可以在孵蛋器附近多放几杯水就好了。

3、鸡蛋的挑选,要选择形状规则的,而且壳面过粗糙的,蛋壳过坚硬的,以及双黄蛋都不可以孵化。鸡蛋的重量要以55-65克为宜。

扩展资料

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1、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

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50-6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

畸形蛋如长形蛋、扁形蛋、原型蛋、过大蛋、腰鼓蛋、砂皮蛋、裂纹蛋和用灯照检时蛋内部粘壳、散黄、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气室偏、气室流动、气室在中间或小头的蛋等都不能选做孵化用的种蛋。

2、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

保存不要超过3天。

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3、做好种蛋的消毒。

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

4、严格把握孵化温度。

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

上蛋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钟左右,这样能使出雏高峰出现时间在白天便于工作。孵化温度开始至18天的温度是37.8℃,19-21(出雏)天的温度是37.5℃—37.3℃。温度过高,鸡胚胎死亡或增加跛腿鸡和畸形鸡;若温度低于24℃,经30小时胚胎就会大部或全部死亡。

5、严格把握孵化湿度。

种蛋孵化1—18天时需要的相对湿度为50%-60%,19—21天需要的相对湿度为60%-70%。种蛋孵化时湿度适当,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散热;出雏时湿度较高,雏鸡容易破壳。

6、孵化时通风。

胚胎发育时需要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尤其孵化后期,更需要氧气。氧气供给不足,雏鸡会闷死壳内。通风就是提供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保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排除污浊气体。

7、定时翻蛋。

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翻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并可适当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胎血液循环。

1—10天:1次/小时,11—16天:1次/2小时,孵化到18天时,停止翻蛋。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8、按时照蛋,适时调温。

头照看蛋第一步—起眼期。鸡蛋孵化到第5天进行头照看蛋。看胚前,先随机取蛋30枚平放5分钟,让胚胎上浮,照蛋时方可看清。发育正常的胚胎可看到明显的黑色眼点,若70%有眼点,表明温度适当,稍微降温0.2℃左右或维持到10—11天后再降。

9、按时换盘。

将胚胎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俗称换盘。种蛋孵化到18天时换盘,19天时雏鸡嘴已入气室内,开始啄壳,20天陆续出壳,21时出壳结束。

由于孵化机中的温度不可能绝对均匀,胚胎的发育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为调节胚胎发育速度,换盘时原在上层的胚蛋应换到下层出雏,原在下层的胚蛋应换到上层出雏,原在两侧的胚蛋应调到中间出雏,原在中间的胚蛋应调到两侧出雏。俗语称“21天不出是坏蛋”。

10、出壳种苗。

雏鸡出壳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疫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人工孵化技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