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牧原测定员干什么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4 19:27   点击:96  编辑:谢菲   手机版

一、牧原测定员干什么的?

牧原测定员是给后备母猪打耳标,意思就是给猪做个身份证,到后面生小猪的时候能找到。

牧原集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始建于1992年,历经29年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总资产1900亿元,员工15万人,子公司300余家。旗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上市,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省(区)103市215县(区),2020年出栏生猪1812万头。

牧原测定员是为草原牧民进行测量定位的工作人员

二、种猪性能测定的技术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种猪测定技术规程是规范种猪测定过程中各项技术操作的具体规定,拟定规程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是:①测定方案的效率;②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③测定方案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拟定种猪技术测定规程,应结合我国种猪生产实际,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也要便于操作,可行性强,最终应起到遗传改良效果。

(1)送测条件与要求受测猪的选择

①受测猪编号清楚,有3代以上系谱记录,符合品种要求,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同窝无遗传缺陷;②送测猪场必须是近3个月内未无传染病疫情,并出具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送测猪在送测前10天应完成必要的免疫注射,并佩有法定的免疫标识;③送测前15天将送测猪在场内隔离饲养,“中心”派员协同场内测定员采集2毫升血清/头,送省或省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中心”要求的血清学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送测猪只;④送测猪在70日龄以内,体重25千克以内,并经2周隔离预试后进入测定期。测定组与头数要求①采用公猪性能测定方案,送测猪要求来源于5个以上公猪血统的后代,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3窝,每窝选1头公猪,共15头。即每个场每批送测15头公猪;②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则在(1)的基础上,每窝增选1头去势公猪和1头小母猪,即每个测定组3头,15个测定组,共45头。

(2)测定性状个体性能测定方案应测定的性状有: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活体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若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除测定以上性状外,须进行同胞屠宰测定,测定的主要性状包括:胴体重、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腿臀比例、胴体瘦肉率、肌肉颜色、肌肉pH、系水力(或滴水损失)、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等。(3)测定方法①种猪收测在2天内完成,送猪车辆必须彻底清洗,严格消毒。“中心”接到送测猪后,重新打上耳号,由测定员按规定进行以下各项检查:系谱资料,健康检查合格证和血清学抗体检验结果,场地检疫证书。

②送测猪到“中心”后,以场为单位进入隔离舍观察2周,经兽医检查合格后进入测定。

③送测猪隔离观察结束后随机进入测定栏,转入测定期。

④在隔离期和测定期间均自由采食,可单栏饲养,也可群饲。

⑤个体重达27~33千克开始测定,至80~105千克时结束。定时称重,进行活体背膘厚测定。每天记录饲料耗量,计算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100千克体重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

⑥送测猪患病应及时治疗,一周内未治愈应退出测定,并称重和结料;若出现死亡,应有尸体解剖记录。

⑦测定结束后,若屠宰应进行胴体测定和肉质评定(测定方法见42、45)。(4)测定猪的饲养管理测定猪栏舍条件应尽量一致,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确定相应的营养水平和相应的饲料配方。

性能测定公猪单栏喂养,2头全同胞或6头半同胞一栏,均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或采用ACEMA电子识别自动记料系统,一般12~15头为一个单元群养。(5)测定成绩评定种猪测定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按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进行性能评定。(6)测定成绩的公布及合格种猪的利用测定结束后,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报告书,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公布。场内测定成绩由各育种场填写,报中心测定站审查后,由中心测定站统一申报,并予以公布。同时,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证明书送各测定单位。经测定判定,不合格的种猪,应予以淘汰,不能留作种用;经测定判定合格的种猪,除进行良种登记外,可进行现场拍卖,对优良种猪应送人工授精站,以充分发挥优良种猪的作用。

三、种猪测定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种猪测定方案,是指为在某个国家或某地区有计划地开展种猪测定,根据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结合国情或地域实际而制定的规范化、标准化测定模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由于国情和地域条件的不同,其测定方案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应包括以下内容:

(1)测定站测定

测定站集中测定是把各核心群的被测种猪集中到中心测定站,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按统一的测定规程进行测定,测定后,统一公布测定结果,并进行评等分级和良种登记。测定站集中测定,其目的是为了创造相对标准的、统一的、长期稳定的环境条件,使供测猪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对其性能做出公证的评价,为养猪生产者选购种猪、育种工作者选择优良种猪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测定结束后,对遗传品质优良的种猪,可送人工授精站,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返回原核心群,以加快遗传改良速度;或举行现场拍卖会,将种猪推向市场,实施优质优价,促进养猪业的发展。集中测定一般实行公猪个体性能测定,或个体性能与同胞测定相结合的方案。

个体性能测定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测定公猪的生长性状,根据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的高低,结合体型外貌评分,进行分等分级。近年来,随着测定手段、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其分析手段的提高,尽量简化测定方案,仅采用此法进行集中测定。单纯采用公猪性能测定方案时,要求对育种场每个血统的种公猪都进行测定,每头公猪配3头核心群母猪,每窝选1头公猪送测定中心进行测定。个体性能加同胞测定个体性能加同胞测定(或综合测定)是对公猪进行性能测定的同时进行全、半同胞测定,根据测定成绩,综合评定公猪的性能水平。其方案是在公猪性能测定的基础上,每窝加选1头去势公猪和1头母猪即每窝3头为一个测定组。公猪单栏饲养,其余的同胞关在一个栏内,自由采食,按栏计料。当同胞测定猪体重达目标体重(如100千克)时,结束育肥测定后,进行屠宰测定,测定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

对猪来说,尽管现在一般都不开展后裔测定,但在当代来说,是个体性能测定和同胞育肥测定,而对上一代来说,实际上则是后裔测验。可根据个体性能测定和同胞测定的结果,对上一代的育种值进行再估计,并根据再估计的育种值的高低决定其在群体中存在的时间,即将育种值仍然高的个体继续留作种用,以增加优良基因频率。

(2)现场测定现场测定是依靠育种场自身的力量和条件,在中心测定站指导下,按统一规程进行测定,为本猪群的遗传改良提供信息,其测定结果报测定中心统一公布,并进行良种登记。

现场测定一般进行公猪性能测定、后备母猪生长发育测定及母猪繁性能测定。公猪性能测定应单栏饲养,后备母猪生长发育测定应尽量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定,母猪繁殖性能测定要记录同窝仔猪的遗传缺陷性状。被测定种猪必须有个体系谱及其他记录档案,所有仔猪都必须编耳号。

现场测定必须按现场测定规程,统一测定方法,判定标准,统一营养水平。有条件的种猪场也可进行同胞测定。(3)同步测定指根据统一的测定规程,中心集中测定与现场测定同时进行,并用双方测定结果,利用动物模型BLUP法进行遗传评估,可消除场间等环境偏差,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以提高群内选择差,加大选择强度。选留的种猪既可用于本场更新,又可用于场际交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扩大优良基因的频率。现虽然多提倡此方案,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种猪场数量多,完全采用此方案是不现实的。可采用以现场测定为主,现场测定与集中测定相结合的方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