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稻育秧秧盘是多宽,多长,多少钱一盘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17 18:30   点击:65  编辑:欧元   手机版

水稻育秧秧盘是多宽,多长,多少钱一盘

1、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

2、秧盘育秧的营养土要专门配制,100kg土+有机肥20kg+硫酸铵300g+过磷酸钙300g+硫酸钾200g加前粉碎,加后拌匀;100kg营养土用10g敌克松对8k均匀喷洒,堆闷2天。

3、播种时,先浇足苗床水,后装土摆盘,再浇水,然后播种覆土,最后化学除草和盖膜。

扩展资料:

1、备足秧盘。一般每亩用561孔的秧盘45片或438的秧盘55片左右。

2、备好营养土(泥)。采用营养泥的则是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

3、摆好秧盘。旱地秧床在摆盘前要浇透水,秧盘摆放要整齐、靠紧、钵体要入土,不能悬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育秧

水稻浸种育秧技术

水稻浸种育秧技术

一、品种选择和用种量

早稻主导品种为:湘早籼45号、中早39、株两优819、陵两优942,常规稻种子5-6公斤/亩,杂交稻种子2.5-3公斤/亩。

晚稻以高档优质稻为主,主导品种为:

泰优390、桃优香占、盛泰优018、隆晶优1号、玉针香、湘晚籼17、农香24等;常规优质稻种子4公斤/亩,杂交优质稻种子每亩1.5公斤,机插秧适当增加用种量。

二、育秧方式

育秧原则,采取软盘抛秧和机插秧为主,淘汰湿润洗插秧,积极推进水稻智能密室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

三、育秧材料准备

软盘抛秧每亩大田用353孔软盘100片,盘育机插秧准备专用软7寸盘30块,9寸盘28块,拱摸竹片(2.2-2.5米)25片,地膜1.25斤(0.2毫米)。

四、秧田准备

1、秧田选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灌方便、无污染、杂草少、运输便利的田块作秧田。采用软盘育秧按照1U20~25、机插育秧1U80的比例备好秧田。

2、秧田翻耕。在播种前30天进行翻耕淹沤,播种前3~5天结合整平,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作苗床基肥,施肥时梳耙2~3次,确保均匀不伤芽。

3、秧厢规格。按厢面宽1.5米、厢沟宽0.3米,厢沟深0.15米做成秧厢,厢长不超过10米,以南北成厢为好,并开好腰沟、围沟,以便于排灌,机插秧按不低于2米宽分厢做好秧厢。

五、适时播种

早稻在3月20-30日,抢“冷尾暖头”天气播种。

晚稻严格按所用品种的适宜播种期进行操作,绝对不能推迟。采用软盘抛秧须提前2~3天播种下泥,机插秧选择生育期110天左右晚稻品种,以确保晚稻能在9月15日(寒露风来临)前安全齐穗。

六、浸种催芽

1、备足种子:采用塑料软盘抛秧,早稻常规稻亩用种5~6公斤、杂交稻2.5-3公斤;晚稻常规优质稻为3.5~4公斤、杂交稻1.5-2公斤。

2、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5~7天拆开包装透气,抢晴晒种半天,种子禁止在水泥地上曝晒。

3、浸种消毒。种子下水半小时左右,捞去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后,统一采用“咪鲜胺”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即一支2ml的咪鲜胺乳油兑水4-6公斤,浸种3-4公斤),间歇浸种杂交稻种浸24小时、常规稻种浸36小时,稻种无须预浸,浸后不须漂洗,可直接催芽、播种。包括消毒时间在内总的浸种时间:早稻常规种子48~72小时,早杂种子36~48小时,间歇浸种,以种子吸足水份35%左右为宜。

4、种子催芽。催芽前,将浸好的谷种洗干沥干,然后用“两开一凉”温水(50-55℃)浸泡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保持谷堆温度32-35℃,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谷种破胸露白后,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28-32℃。齐根后适当淋浇25℃左右的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播种前炼芽24小时。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播种。

种粮大户和各乡镇示范点,要严把种子浸种消毒环节,统一使用种子催芽器,规避浸种催芽风险。晚稻结合种子消毒采用少浸多露的方法进行催芽。

七、精量播种

1、规格摆盘:摆盘前先用木板把厢面烫平,以一边为基准拉线横摆2个软盘,轻轻压平软盘,尽量使秧盘与秧厢贴实,以免秧盘悬空造成死苗。放盘后两边各留10-15厘米空地以便盖膜。按每包壮秧剂(400克)处理50个软盘的比例将壮秧剂撒入秧厢沟内,与适量的稀泥拌和均匀后,将其装入摆好的软盘中,用扫帚扫平泥水,保证每孔至少有2/3以上的泥浆,而厢面不得留有泥浆和积水,待泥浆沉紧踏实后即可播种。机插秧秧盘统一推广麻膜育秧,以利秧苗结盘,育出标准秧块。

2、精量播种。根据每亩用种量和软盘多少,分厢过称,分2~3次均匀撒播,要求常规早稻每个秧孔落入种子4~6粒,杂交稻每个秧孔落入种子2~3粒,尽量降低独苗率、缺孔率。播种后用软扫帚蘸泥浆水轻轻塌谷,抹去盘面多余的泥浆。机插秧每盘常规稻播种谷150-180克,杂交稻播种谷80-100克。

3、秧床消毒

播种后盖膜前,每亩秧田用45%敌克松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对秧床进行消毒。

4、搭拱盖膜。按拱高40厘米左右、拱距60~70厘米搭好篾架,然后铺盖地膜,盖膜时四周要用泥土盖严压实。

八、秧田管理

早稻

1、出苗前。保持秧田厢沟畅通,厢面湿润不积水。随时检查盖膜情况,发现地膜被风或其他情况掀开,应及时盖好,若遇无风高温晴天,在上午十点左右应揭膜两端通风,防高温煮芽。立针现青后,如膜内温度高于30℃时,也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降温。

2、出苗后。当秧苗一叶一心后,晴天中午要揭开秧厢两头通风,傍晚前则盖好。一叶一心时开始炼苗,保持厢面干爽以促根生长,膜内温度保持20~25℃为宜,不得超过35℃。秧厢过长,温度太高除两头揭膜外,中间也要间隔揭膜,以防烧伤秧苗,以后逐步增加炼苗时间。育秧期间,如遇连续阴雨寡照天气、或者秧苗出现绵腐病等病害时要用敌克松(500倍液)或硫酸铜等杀菌消毒。

3、炼苗揭膜。经过充分炼苗后秧龄在2.1~3.1叶时揭膜。揭膜时间最好选晴天下午、且厢沟内灌满水后才能揭膜,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在播种20天后最迟抛栽前4~5天要完全揭去地膜,进行露天培管。在二叶一心时每亩施用尿素2~2.5公斤作为断奶肥。

晚稻

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雨水多,秧苗生长快,必须实行“三控”,促使秧苗矮化粗壮。

1、水控:采用湿润秧床,播种后3天左右,厢沟里保持半沟水;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后直到移栽前都要进行旱育,只要秧盘孔穴内泥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沟内就不灌水,控制秧苗生长。

2、肥控:在施足基肥情况下,氮肥用量比早稻减少50%。

3、化控:用烯效唑拌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控苗。

九、及时抛栽。

早稻当秧苗达到3.5~4.5叶时就可进行大田抛栽或摆栽,一般早稻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或腐熟的人畜粪水。

晚稻秧龄控制在25~28天,抛栽前3~5天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并带药下田。

机插秧:早稻秧龄22天以内,晚稻秧龄20天以内,苗高15厘米左右及时机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