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豆养殖方法 大豆的种植方法介绍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4 00:01   点击:268  编辑:阮秀   手机版

大豆养殖方法 大豆的种植方法介绍

1、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造成良好通风透光条件,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而增加产量。

等距穴播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1)等距穴播栽培法的适应条件。穴播栽培法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与其它措施配合能获得亩产200公斤的高产。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也能比条播增产。穴播栽培法是适于高产条件及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的栽培方法。

(2)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以行距7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保苗3~4株,平方米保苗数南部地区25~28株,北部地区30~35株为宜。

(3)适宜的播种机具:垅上穴播机适于在手扶机械上装置。一次播两行,效果效好。劳力充足有人工扎眼种的地方,改为穴播也能收到增产效果。

(4)为了使穴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最好选择玉米或小麦这样良好的前茬,进行翻耙或耙茬。清理好前茬,整好地,保证播种质量。同时,增施农家肥,施好化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止伤苗,保证苗数,使个体与群体达到均衡发展。

2、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以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充分利用和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为大豆生育后期造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底叶黄枯,提高大豆产量。

波浪冠层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1)高矮不同品种间作(以1∶1种植方式)使其自然形成浓浪冠层。这种方法经济有效,简便宜行。如果组合搭配适宜,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但必须是熟期相近高矮不同的品种搭配。

(2)同品种不同密度,隔行种植人为造成波浪带状群体结构寇层。生态条件变化可以影响株高的高矮发生连续性的变化。通过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改变可调控株高。人为造成波浪冠层,使其大大增加截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产量。

(3)喷酒三碘笨甲酸人为造成波浪冠层。用三碘笨甲酸隔行喷洒植株,促其矮化,也可形成波浪冠层。但必须掌握适宜喷药时期和用量。

(4)近等位基因系品种,配制成波浪带状组合,该品种仅是在株高相差10~15厘米,其它性状基本相同,尤其是熟期、粒形、粒色、粒大小和其它品质性状基本相同。这亲播种时,仅按四垄一带,中间为高杆,两边为矮杆,同时播种,同期混合收获,原种可单独繁殖。

河北邢台清河县收了玉米后能种植土豆吗

河北邢台清河县收了玉米后能种植土豆,种植时间:8月播种秋薯,10底~11月初收获。土豆即马铃薯,由于地区差异,在种植时间地域相差很大。

春土豆夏玉米 ,一年两种两收,春季地膜土豆―夏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模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项目顺利实施,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能够节约地下用水,提高单位土地规模效益。土豆于3月1~5日播种,6月上旬收获,一般亩产土豆4000~5000斤,亩效益3000~4000元。夏玉米10月10前收获,一般亩产玉米1000~1200斤,亩效益1000~1200元,两季亩效益4000~5000元。

一、土豆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选择有灌溉条件,土层深,肥力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整地要求耕层要深、地要平、畦要短、底肥要足。耕深一般在30厘米,亩施腐熟有机肥6000公斤,二铵30公斤,硫酸钾30公斤。

2.种薯处理:播前一个月把种薯放在温度保持在14~16℃,相对湿度60%~70%的室内堆起来,经20天左右,当幼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切块,每块保证1~2个芽眼,单块重不少于25克,遇到病薯,切刀用75%酒精浸泡消毒,并将病薯、变质薯捡出来,将大小芽分开,播种时大小芽分开种,防止幼苗不整齐,切好后用甲霜灵及草木灰拌种。

3.播种:当10厘米地温达到5℃时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上旬播种,亩用种薯200斤,实行双行起垄种植,垄高20~30厘米,垄宽80厘米,垄距50厘米;按行距50厘米,在垄上开沟,沟深10厘米,株距15~20厘米,芽眼朝上采用三角开点播,亩密度4000~5000株,播后种薯覆土8厘米,然后亩施用氟乐灵100~150克,对水50斤,喷撒垄面,施药后及时覆膜。

4.破膜培土:当土豆幼苗出土后,及时将苗放出,放后用湿土封住膜孔;当晚霜过后及时揭膜,中耕培土,掌握培土后垄高达到30厘米。

5.浇水追肥:播种前饱浇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10天左右浇第一次水,亩施尿素10公斤;现蕾开花后浇第二水,追施尿素、硫酸钾各10公斤;进入结薯期必须满足水分供应,小水勤浇,每次浇水量不宜超过垄高的一半(半水沟),保持土壤疏松而潮湿。收获前10天不再浇水。

6.摘花蕾和化控:土豆花蕾要及时摘掉,增产15%左右,盛花期如秧势过旺要及时化控,亩喷100~150ppm的多效唑化控。

7.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早、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黑茎病、病毒病,防治原则:防重于治。选用的药物有可杀得、代森锰锌、甲霜灵、大生、病毒A,可于苗子出土后喷1次,以后每隔15天喷1次。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白粉虱、功夫等农药喷雾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田间灌杀或播种时沟撒辛硫磷粉剂,亩施辛硫磷颗粒15~20公斤。

二、夏玉米栽培技术

1.选用紧凑耐密高产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00天左右的紧凑、耐密型早中熟品种,以郑单958、浚单20等为主推品种。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要求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纯度在98%以上。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应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包衣的种子。

2.抢时早播,合理密植:土豆成熟后要抓紧时间抢收,实行边收边播种。发挥玉米的群体优势,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推行等行距为60厘米的种植模式,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具体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和水肥条件等来确定,高产示范田的留苗密度要在4500~5500株/亩,保证有足够的收获穗数,同时要采取中耕培土、增施钾肥、避免拔节期追氮等防倒措施。

3.精细播种:提高玉米播种质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力争做到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播种机匀速行驶。速度控制在5公里/小时(慢二档),以免出现缺苗断垄;使用带有施肥功能的玉米单粒穴播机。播种前确定播种密度和留苗密度,播种密度要高于留苗密度10%以上,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均匀一致,覆土盖严,亩播量2~2.5公斤,使用氮磷钾缓释(控释)复合肥作种肥,每亩30~40公斤;播后随即浇灌“蒙头水”,播后马上浇水,尽量缩短轮灌周期,为玉米早出苗争取时间。(下转本版中缝)

4.科学配方施肥:夏玉米施肥原则是“稳施氮肥,控磷增钾,合理补施微肥”。要施足种(底)肥,重追穗肥,补施花粒肥。亩产75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9公斤、氧化钾15公斤,要根据地力、品种和肥料利用率来施肥,保证肥力供应。播种时使用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和氮肥作(底)种肥,大喇叭口期机具深施氮肥总量的2/3,在花粒期在补施适量氮肥。种肥使用氮磷钾复合缓释肥,追肥以速效氮肥尿素为主。

5.搞好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夏玉米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达到壮苗早发的目的。一是化学除草。播后苗前使用异丙莠等土壤封闭除草剂,出苗后3~5叶期可用烟嘧莠进行茎叶处理,注意要避开玉米心叶喷药以免出现药害。二是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在4~5叶期进行。通过间定苗,提高群体整齐度,达到既定留苗密度。

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主要虫害有:灰飞虱、二点委夜蛾、蓟马、黏虫。棉铃虫、耕葵粉蚧、瑞典蝇等。防治黏虫、棉铃虫。灰飞虱,蓟马、瑞点蝇可选用氯氟氰菊酯加吡虫啉喷雾防治。防治二点委夜蛾、耕葵粉蚧可用辛硫磷乳油或毒死蜱乳油灌根。

苗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腐病。病毒病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应注意除虫防病。防治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灌根。

(2)穗期管理:一是大喇叭口期机械追肥。穗期追肥即能满足穗分化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又能促进壮干,利用穗大粒多。追肥时间为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30~35公斤,推广玉米小型追肥机,隔行追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还能起到中耕的作用。

二是及时浇水和排涝。玉米穗期阶段要灌好两次水。第一次在大喇叭口前后,这时正是追攻穗肥的适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以利于发挥肥效,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光合效率。第二次在抽雄前后,灌水量适当加大。易涝地块应在穗期结合培土挖好垄间排水沟。若雨水较多,对低洼地,田间积水的地块应及时排除积水。

三是注意防治虫害。夏玉米穗期主要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等。玉米螟一般在大喇叭口期发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施于心叶内防治,或采取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3)后期管理 一是巧追粒肥,遇旱浇水。夏玉米生长后期是灌浆增重的关键期,遇旱及时浇水,结合浇水或降雨追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二是除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要注意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叶斑病、青枯病、瘤黑粉病等的发生,重点做好穗部玉米螟、棉铃虫的除治,采用糊药泥的方法及时除治。

三是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雄。为提高玉米结实率,预防空秆、穗顶缺粒,应搞好人工辅助授粉。田间通透性差的地块可人工去雄,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

河北邢台清河县收了玉米后可以种植土豆。种植时间:8月播种秋薯,10底~11月初收获。土豆即马铃薯,由于地区差异,在种植时间地域相差很大。如中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区一年可种植2季马铃薯。其中山东、河北等中原一带2、3月份播种春薯,6~7月收获。8月播种秋薯,10底~11月初可以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