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1年自热米饭可以带上动车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29 17:12   点击:279  编辑:柏德   手机版

一、2021年自热米饭可以带上动车吗?

自热米饭可以带上动车的,因为自热米饭既不是违禁品,它既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也不属于管制物品,能够正常通过安全检查。但也有部分地区铁路部门不允许通过安检。

不建议在高铁上食用自热米饭,因为自热米饭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可能会诱发高铁的报警装置导致临时停车。

自热食品的发热包存在易燃易爆的可能性,为保证出行安全乘坐动车高铁不建议带自热米饭。

不能,自热米饭含有易燃成份

二、如何批量加热盒饭

冷链盒饭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冷链快餐, 一种便捷午餐方式。冷链便当是将食品烹熟后急速降温冷却,全过程低温进行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最大限度保持食物新鲜度和口感。“冷便当”采用密封包装,包装上清楚标注了便当的生产日期、重量、储存方法、保质期以及各种配料。消费者购买后可将便当的密封膜取掉,然后在规定的保质时间内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在多人同时用餐的时候,其加热的速度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高铁、车站、展会等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需要同时用餐的时候,往往是几百上千人同时用餐,一般的加热设备是无法满足这种要求的,所以广州威雅斯微波设备有限公司就针对这种情况生产出了大批量盒饭冷链加热设备,威雅斯盒饭冷链加热机。

威雅斯盒饭冷链加热机就如同家用的微波炉,能快速的对盒饭、快餐、便当等食物进行快速的加热,但是家用微波炉的加热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一次加热量最大三四盒,而且其设计使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能长时间的工作,长时间工作很快就会坏掉。而我司生产的盒饭冷链加热是工业用的微波盒饭加热设备,能长时间的使用,并且其结构为隧道式的,能对冷链盒饭进行大批量的加热,该设备有很多种型号,中型的微波盒饭加热设备每小时也能达到一千到两千左右的冷链盒饭,大型的加热的量就会更大(示设备的功率大小而定),完全能满足几百上千好人的同时用餐。

三、高铁盒饭制作过程 还会觉得又贵又难吃吗

一份份“盒饭”出炉的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可是每道工序都特别注重卫生,高铁营养快餐从采购、加工、制作、包装、冷却再到冷藏、上高铁等要经过12道程序,最少10个小时才能完成。

刚刚出锅的红虾、红烧牛肉、青豆等食品,配上米饭,在室温冷却后,被装入食盒。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中运用了国内最先进的食物保鲜法――“气调技术”。通过包装机覆膜,空调气压机会抽出盒饭内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同步充溢氮气,来保证食物不变质。然后,再通过空调气压机封膜,并进行金属探测仪的安全检测。青岛高铁餐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波告诉记者,经过“气调”封装处理的盒饭,可以保质至少72小时。

“封膜”之后的盒饭,被手工贴上标签,然后就进入“速冷”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盒饭名称确认无误的盒饭,将进入两台“速冷隧道”,整个过程温度为零下25―35摄氏度,会将食物迅速冷却到0―5摄氏度。冷却之后的盒饭,被装入快餐周转箱,批量送至冷库等待质检。王海波说,这个中心设有两个成品冷藏库,确保快餐始终在0―10摄氏度条件下储存。而质检包括三层:首先是“品控室”自备检验,然后分批抽样检验,此外质检部门还要不定期抽检,检验项目包括微生物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16项。

经过抽检合格后,盒饭会通过2辆冷藏运输车,采用周转箱加冰排和密封条配送,直接送至动车高铁的保鲜冰箱,整个过程都确保快餐始终在0―10摄氏度条件下储存。

从进柜到上车“全冷链”,餐车服务人员将盒饭售卖给旅客前,还要审核盒饭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盒饭名称三确认。在餐车上,盒饭复热严格控制在3―4分钟,复热次数不能超过1次。盒饭的保质时间为72小时,对于已加热没有售出的盒饭、盒裂漏气盒饭、发现异常的盒饭等,都会进行破封销毁。

不一定

四、高铁盒饭是否规定必须有15元盒饭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的“餐饮经营”中明确规定,高铁上“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

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列车上可以卖15元套餐,也可以不卖,且15元套餐售完即止,中途不再补给。

扩展资料:

铁路工作人员称,不同线路、类型的车次对盒饭品类的选择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上海至四川等方向的列车务工旅客较多。因此,15元盒饭配比占45%以上。而上海至北京、温州等地的列车,商务旅客较多,因此15元盒饭配比在25%左右。

此外,冷链盒饭的保质期为24小时至72小时,加热2小时后便不建议食用。广九客运段经贸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说:“为了降低退损率,乘务员不会藏着卖。因为所有的盒饭都卖掉才是利润最大化。”

参考资料:新华网-重磅!高铁“15元盒饭不断供”规定不再执行

五、高铁上面的盒饭40元一份,成本到底是多少?

我上月31号坐了某次京沈动车,我问有没有2元矿泉水和15元盒饭,售货员说没有,然后我说哎你这个车出乘备品怎么不齐全呢,你们是哪个客运段几队的?售货员见不对劲,叫来列车长,车长说你赶紧找一下,于是列车员赶紧把一份B套餐(55元的)和一瓶水递了过来,收了我17元,车长还指了一下我的手机,做了个“嘘”的手势……当然,我也没继续追究。

高铁上的盒饭40元一份,成本到底是多少?

有人一边喊着要市场化定价,一边看到40的餐食又大呼不公平不合理。从个人的角度讲,我当然希望餐食越便宜越好,甚至免费提供岂不快哉?然而那样只会造成没人愿意供应,或是餐食质量无法保证。同样的道理,按规定高铁确实应该提供15元餐食,但一方面是政府强行定价本身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下文有详述),另一方面,从各位答主的情况看,在有要求的情况下高铁确实都提供了15元餐食。因此高铁向大家主动推销40元的,询问后也提供15元的,不过是价格歧视的手法罢了。当然,以15元的价格卖了原本40元的餐食,这个做法确实不妥。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契约精神,40元并没有强迫买,何况有相当多的替代措施如泡面零食等等。另外据我观察,即便是40元餐食,在饭点时一个车厢卖出10份问题不大,算上整趟列车的人数,数量是很可观的。

从供给看,观察一下高铁本身的车辆配置,就会知道其本身能够提供的餐食数量是有限的。配套成本也是够高,相信一份看上去似乎只值10元的食堂大锅菜盒饭,摊上配送,保存,加热等成本后,价格也要上涨不少。从需求看,到底要不要在火车上吃一顿是个弹性很大的事情。高铁毕竟速度快,有人选择再饿一下回家吃,有人选择火车上解决,有人折中带泡面或零食,选择很多。供需交叉一下,定价在40,保证的是生产好的餐食不浪费,以及最需要的人有饭吃。合理。考虑到在火车上铁总的餐食属于垄断地位,因而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米2两7毛,青菜3两1元5角,鸡蛋一个1元5角,猪肉2两8元,豆腐干2两1元。油及调味料最多2元。成本不到15元,剩下的就是人工费和利润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