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07 04:45   点击:239  编辑:荀善   手机版

地势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或旱田地做育苗田。采用钢骨架大棚育苗,大棚一般南北走向。提倡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施用壮秧剂:可选用“鑫洋”有机壮秧剂。使用方法按产品说明书操作。

.种子处理

选种:用盐水最好。将盐水配制1∶13比重(约501公斤水加12公斤盐),用鲜鸡蛋测试,鸡蛋在盐水液中露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即可。去掉秕谷,捞出稻谷洗2~3遍。

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轿知。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催芽。将浸种好的种子,用35℃水串,提高种子温度,然后用保暖物品盖好捂严,用30D32℃的高温破胸,严禁高温;当种子有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适温长芽,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芽出的齐;当芽长1毫米时降温到15D20℃低温晾芽待播,芽长不能超过2毫米

播种

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机插盘育苗每盘播芽籽125-150克,钵体盘育苗每孔播芽籽3粒。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后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用过筛无草籽的沃土盖严种子,覆盖厚度0.5-1.0厘米。播种后在床面上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期,密封保温。出苗至1叶1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到25℃,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3.0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到20℃左右,出苗时遇“顶盖禅帆型”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

水分管理: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床面干裂要及时补水。秧苗2叶期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浇水,每次浇足浇透。但不可大水漫灌。

苗床灭草:由于床土事先经过了灭草处理,故床面杂草不会很多,但随着秧龄的增加,底床的杂草萌发出来,因此苗期杂草要由人工经常拔除。

预防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期用1.5%多抗霉素300倍液,每平方米喷施1-2公斤,也可喷施1-2次PH值为4的酸化水(5°米醋1:10倍清水),喷后用清水冲洗。

苗床施肥:在秧苗2叶1心到3叶时,用“鑫洋”有机肥每平方米0.5公斤撒施于床面,施后用清水冲洗。

插秧技术

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天进行,整平耙细,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排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插秧,5月末结束,不插6月秧。中等肥力地块一般行穴距9×4寸,高肥力地块采用超稀栽贺猜培,插秧规格为9×5寸,每穴3-4棵基本苗。

本田管理

施肥:基肥用符合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的“鑫洋”牌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1500公斤/公顷,水稻返青后追施“鑫洋”有机肥350公斤/公顷,7月5-15日追施“鑫洋”有机肥150公斤公顷。

灌溉: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消耗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大类别,生理需水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水分,主要指叶面同蒸腾;生态需水系指用于调节稻田生态环境,适应水稻生长的水量,主要指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灌溉上用水的原则是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尽量减少生态用水,采用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节水灌溉技术。

返青期。返青期的灌水原则是创造植株水分稳定的环境,促进植株早生新根,加速返青,插后依秧苗大小而定,一般灌浅水3-5厘米,保持田面不干;分蘖期。分蘖期是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对水分的多少较为敏感,如水分过少会减少有效分蘖,盐碱地还易受土壤返盐影响而死苗;如水层过深,又会使土壤通气不良,分蘖芽受抑制而终止分蘖,这时可灌3厘米浅水层,以促进分蘖早生快 发,还应注意换水和补水。分蘖末期,水稻对水分不敏感,视水稻分蘖状况,可采取适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孕穗期是水稻需水量最多时期,约占全生育期需水25-35%,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需要灌水5厘米左右。此期对长势过旺的稻田,应适时排水2-3次,藉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减少稻体氨基酸含量,起到防病、抗倒伏的作用;成熟期。包括乳熟和黄熟两个阶段。乳熟期茎叶中的养分大量向籽粒运转,灌溉应满足植株所需的稳定土壤湿润环境,采取浅湿交替灌溉,可以收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熟”的效果。齐穗后,植株叶色较淡时,可结合灌水追施粒肥。灌溉采取后水不见前水,50%面积黄熟后10天开始断水,注意切忌断水过早,一般收获前7-10天断水为宜。

病虫害防治

防虫。(1)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在成虫高峰期,分两次放蜂防治虫卵,每次公顷放蜂15万头,间隔5D7天。(2)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在稻田内每公顷设15个诱捕器(每亩1个),每个诱捕器内放一个诱芯。佳多牌频振式PS-15I光控型杀虫灯每盏可控制水田3公顷,同时开灯诱杀水稻害虫。(3)浅水灌溉,结合晒田,防治潜叶蝇。

防病。利用生物制剂,防治水稻病害。(1)稻瘟病 在叶瘟达到二级时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0.9千克/公顷兑水75公斤喷雾,严重时可再喷一次;在出穗率达1/3时用以上的方法喷施一次,防治水稻穗颈瘟。(2) 纹枯病 每公顷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0克/公顷兑水75公斤在发病率达到20%时喷于稻株中下部;也可用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公顷750克/公顷兑水进行常规喷雾。(3)稻曲病 在水稻出穗前7D10天,用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750克/公顷或5%水剂2.25升兑水常规喷雾,可同时防治穗颈瘟。

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进行收割。收割时捆小捆,摆“人”字架进行风干,6~7 d翻转1次稻捆,再晾6~7 d,当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即可进行脱粒。

一、种子处理

1、 晒种:一般晒2-3天,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期。

2、选种: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优质、高产、抗病及薯脊分蘖力强的品种。然后对种子进行精选。

3、浸种:浸种可使水稻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25%,以满足种子萌动和幼芽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促进种子发芽迅速而整齐,并且药剂浸种可杀死种子表皮的恶苗病菌。推荐药剂25%亮地乳油15毫升1袋90-110斤水稻种子。

4、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后,浇50°C温水,使稻种均匀受热,待没有热气时,将种子堆放在铺好的稻草上。堆中温度控制在28-30°C之间,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缺水时勤浇水。这样经2-3天即可出芽。

5、晾芽:经过晾芽后,使种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种时能把种子播均匀。

二、播种

1、播种时间;黑龙江南部地区及吉林地区在4月10日左右,中部4月15日左右,北部4月25日左右。

2、配制床土:可用旱育稀植、隔离层育苗、软塑盘、机插盘、毯式盘120平方米(720盘)左右,机插盘下种量高可以适当加大壮秧剂用量。抛秧盘140平方(大约840盘)。

使用时先用20公斤壮秧剂混拌100公斤土,混拌2次,

把120公斤在混拌到300公斤土里混拌2次,在把300公斤混拌到800公斤里混拌2次,高效多功能营养土混拌完成。(以上装土薄厚有区别仅供参考)以实际用量为准。不能用有除草剂的床土,不要随意加大壮秧剂的用量,(非机插秧)一定要拌匀。

3、播种量;机插840克―900克/米2,人工插350―400克/ 米2,均为湿籽。

4、播种方法;播前床土要浇足水,达到饱和状态。不论机播还人工撒播每床的种子量分两份,播种2次。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匀之后按0.7厘米厚度均匀覆土。之后马上平铺地膜,保温保湿。

三、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不允许超过35度,出苗后保持30度以下,一叶一心以后逐渐降温,直到插秧前降到20度左右为止。

2、水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整齐,出苗后至2.5叶期床面不干不浇水,提高地温,促根下扎。2.5叶期到插秧期每天浇一次水,防止秧苗缺水萎蔫,秧苗发病。

3、防病;在一叶一心期及时浇一次“3%立青双绝如果盐碱严重地区先用固体硫酸按说明书使用调酸然后再用药,用后叶面喷水洗苗一至两次”,预防立枯病的发生搜薯。

4、通风:以床面温度为准,只要晴天,不论天气怎么冷,床面都会有温度,必须通风。出苗前后,超过温度指标就两侧通风,当一叶一心以后,为了不让温度升得太快太高,早上5-6点就通风,逐渐扩大通风口,下午4-5点盖严,让苗晚上长,不许让北风进苗床。

5、追肥:秧龄到25天后离乳期,下种量大的有脱肥现象的每平方米追施100克壮秧剂。

四、本田管理

第二,栽培密度要改进,行距35公分,每米插8穴。机插 秧用9×4寸每穴6-7棵苗。

第三,科学施肥,改变施肥方法,增钾减氮、减磷增硅。

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量施用锌肥,

硅钙肥,利用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补

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以达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2. 科学管水

在水分管理上,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点来调节水层,合理灌水和晒田(在盐碱稻区不能晒田,可以通过深灌控制无效分蘖),以达到节水提温的目的。在插秧至缓苗期保持4―5cm深水层护苗,分蘖前期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分蘖中后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预数漏渗定指标(每平方米达到520个茎,)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保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特别是抽穗前5-15天内保持浅水层,其余时期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保证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在抽穗开花期采取间歇灌水的方法。孕穗期深水灌溉水深10厘米以上,直到9月10日停水。防止因缺水而渴死水稻早衰。

3、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除草以不影响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丙草胺和苯、噻卞进行封闭除草。水田整个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后期杂草较多的地块更要以人工除草为主,配合化学除草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要培育壮秧,育出4叶1心的秧苗,13厘米高。

一、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晒2-3天,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期。

2、选种: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强的品种。然后对种子进行精选。

3、浸种:浸种可使水稻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25%,以满足种子萌动和幼芽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促进种子发芽迅速而整齐,并且药剂浸种可杀死种子表皮的恶苗病菌。推荐药剂25%亮地乳油15毫升1袋90-110斤水稻种子。

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后,浇50°C温水,使稻种均匀受热,待没有热气时,将种子堆放在铺好的稻草上。堆中温度控制在28-30°C之间,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缺水时勤浇水。这样经2-3天即可出芽。

5、晾芽:经过晾芽后,使种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种时能把种子播均匀。

二、播种

1、播种时间;黑龙江南部地区及吉林地区在4月10日左右,中部4月15日左右,北部4月25日左右。

2、配制床土:使用徐老师壮秧剂(20公斤)可用旱育稀植、隔离层育苗、软塑盘、机插盘、毯式盘120平方米(720盘)左右,机插盘下种量高可以适当加大壮秧剂用量。抛秧盘140平方(大约840盘)。

使用时先用20公斤壮秧剂混拌100公斤土,混拌2次,

把120公斤在老银备混拌到300公斤土里混拌2次,在把300公斤混拌到800公斤里混拌2次,高效多功能营养土混拌完成。(以上装土薄厚有区别仅供参考)以实际用量为准。不能用有除草剂的床土,不要随意加大壮秧剂的用量,(非机插秧)一定要拌匀。3、播种量;机插840克-900克/米2,人工插350-400克/米2,均为湿籽。

4、播种方法;播前床土要浇足水,达到饱和状态。不论机播还人工撒播每床的种子量分两份,播种2次。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匀之后按0.7厘米厚度均匀覆土。之后马上平铺地膜,保温保湿。

三、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不允许超过35度,出苗后保持30度以下,一叶一心以后逐渐降温,直到插秧前降到20度左右为止。

2、水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整齐,出苗后至2.5叶期床面不干不浇水,提高地温,促根下扎。2.5叶期到插秧期每天浇一次水,防止秧苗缺水萎蔫,秧苗发病。

3、防病;在一叶一心期及时浇一次“3%立青双绝如果盐碱严重地区先用固体硫酸按说明书使用调酸然后再用药,用后叶面喷水洗苗一至两次”,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4、通风:以床面温度为准,只要晴天,不论天气怎么冷,床面都会有温度,必须通风。出苗前后,超过温度指标就侍毁两侧通风,当一叶一心以后,为了不让温度升得太快太高,早上5-6点就通风,逐渐扩大通风口,下午4-5点盖严,让苗晚上长,不许让北风进苗床。

5、追肥:秧龄到25天后离乳期,下种量大的有脱肥现象的每平方米追施100克徐老师壮秧剂。

四、本田管理

第二,栽培密度要改进,行距35公分,每米插8穴。机插 秧用9×4寸每穴6-7棵苗。

第三,科学施肥,改变施肥方法,增钾减氮、减磷增硅。

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量施用锌肥,

硅钙肥,利用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补

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以达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具体说:

底肥;每公顷N16-P12-K17(45%)徐老师复混肥800斤,因各地条件不一样,施用量搏薯不等。旋地前追施480斤当天施肥当天旋地,耙地后追施160斤,孕穗前追施160斤。增施35%有效二氧化硅400斤,这就是深层有肥、浅层有肥、表层有肥;肥料利用率高。

追肥;第一次插秧后3天看见有新的白根出现就追施25%

徐老师牌水稻返青肥200斤/公顷,配合除草剂结合杀虫剂使用防草与防治潜叶蝇与泥包虫,使小苗早生快发,早分蘖。

第二次在分蘖高峰期(6月15日左右),追施100斤硫

酸铵与80斤返青肥追肥/公顷,找匀三类苗,让小分蘖快速

长大。

第三次当每穴主穗已经孕穗粒开始形成时,(7月5日

左右)160斤复混肥(16-12-17)/公顷,作为孕穗保花肥。

这样就不会早衰、不会贪青。

2.科学管水

在水分管理上,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点来调节水层,合理灌水和晒田(在盐碱稻区不能晒田,可以通过深灌控制无效分蘖),以达到节水提温的目的。在插秧至缓苗期保持4-5cm深水层护苗,分蘖前期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分蘖中后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预定指标(每平方米达到520个茎,)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保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特别是抽穗前5-15天内保持浅水层,其余时期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保证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在抽穗开花期采取间歇灌水的方法。孕穗期深水灌溉水深10厘米以上,直到9月10日停水。防止因缺水而渴死水稻早衰。

3、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除草以不影响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丙草胺和苯、噻卞进行封闭除草。水田整个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后期杂草较多的地块更要以人工除草为主,配合化学除草。插秧7天后每公顷用53%苯噻草胺、苄嘧璜隆1200克-1600克防治水稻杂草。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较多地块,用灭草松加二甲四氯防除,水葱子、芦苇多的地方要用阿罗津加吡密黄隆防除。由于缺水造成严重草荒的,灭稗草用50%二氯喹啉酸防除,驴耳菜等阔叶杂草用灭草松防除。池埂子要割草两次,改善水稻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6月末7月初,茎杆粗壮、心叶甜度高的品种易受二化螟的危害,在危害初期采用“三唑啉加毒死蜱加阿维”各使用300毫升组合使用,现用现兑使用1公顷,兑水200公斤喷雾。对叶色浓绿、生育拖后、排水不良、易感稻瘟病地块,在发病初期可以用30%春雷、稻瘟酰胺、咪鲜胺合剂防治一次。商品名(瘟曲双杀)第二次(与第一次用药相同)喷药时间应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四点后,避免高温喷药中毒。

4、收割:据试验,收割的时间对于稻谷的产量、米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收获早有利于提高食味、减少垩白度,但不利于提高出米率和产量。收割晚则相反。在我省气候条件下,出穗后50天左右收获时,可以保证产量和米质。

一、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水稻要掌握整地、育苗、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干燥、筛选七个环节。现在多用机器代替人力;育苗可选择育苗中心的稻苗,规模化种植的群体会选择插秧机插袜贺运秧,形状不一的稻田则为人工插秧。除草施肥以及灌排水则按照平日稻苗生长变化所跟进,等到收获之日告梁需要进行干燥最后筛选。

二、水稻苗床通风注意事项

1、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塑料膜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吹到秧苗。

2、小苗通风应背风放风,大苗可大通风。

3、根据昼夜温差放风:温差过大放风时间以短为宜;温差小时可以增加放风时间。

4、防御低温冷害。外界最低温度若是低于0℃时,要求必须采拍陆取增温措施,如加炭火盆、煤气罐、热灯泡、烟雾弹等。

5、外界最低温度如果低于10℃,下午3点左右提早关棚保温。

6、如遇低温冻害发生,应早晨提早通风,缓解冻叶萎蔫。

7、进入3叶期的秧田更要加大通风练苗力度,特别是阴天也要早晨打开棚头通风,散去棚内湿气,使秧田始终处在旱育状态,培育壮苗。

总的来说,水稻的栽培问题大家要引起重视,因地制宜最合适。

一、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晒2-3天,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期。

2、选种: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强的品种。然后对种子进行精选。

3、浸种:浸种可使水稻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25%,以满足种子萌动和幼芽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促进种子发芽迅速而整齐,并且药剂浸种可杀死种子表皮的恶苗病菌。推荐药剂25%亮地乳油15毫升1袋90-110斤水稻种子。

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后,浇50°C温水,使稻种均匀受热,待没有热气时,将种子堆放在铺好的稻草上。堆中温度控制在28-30°C之间,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缺水时勤浇水。这样经2-3天即可出芽。

5、晾芽:经过晾芽后,使种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种时能把种子播均匀。

二、播种

1、播种时间;黑龙江南部地区及吉林地区在4月10日左右,中部4月15日左右,北部4月25日左右。

2、配制床土:使用徐老师壮秧剂(20公斤)可用旱育稀植、隔离层育苗、软塑盘、机插盘、毯式盘120平方米(720盘)左右,机插盘下种量高可以适当加大壮秧剂用量。抛秧盘140平方(大约840盘)。

使用时先用20公斤壮秧剂混拌100公斤土,混拌2次,

把120公斤在混拌到300公斤土里混拌2次,在把300公斤混拌到800公斤里混拌2次,高效多功能营养土混拌完成。(以上装土薄厚有区别仅供参考)以实际用量为准。不能用有除草剂的床土,不要随意加大壮秧剂的用量,(非机插秧)一定要拌匀。3、播种量;机插840克-900克/米2,人工插350-400克/米2,均为湿籽。

4、播种方法;播前床土要浇足水,达到饱和状态。不论机播还人工撒播每床的种子量分两份,播种2次。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匀之后按0.7厘米厚度均匀覆土。之后马上平铺地膜,保温保湿。

三、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不允许超过35度,出苗后保持30度以下,一叶一心以后逐渐降温,直到插秧前降到20度左右为止。

2、水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整齐,出苗后至2.5叶期床面不干不浇水,提高地温,促根下扎。2.5叶期到插秧期每天浇一次水,防止秧苗缺水萎蔫扰模漏,秧苗发病。

3、防病;在一叶一心期及时浇一次“3%立青双绝如果盐碱严重地区先用固体硫酸按说明书使用调酸然后再用药,用后叶面喷水洗苗一至两次”,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4、通风:以床面温度为准,只要晴天,不论天气怎么冷,床面都会有温度,必须通风。出苗前后,超过温度指标就两侧通风,当一叶一心以后,为了不让温度升得太快太高,早上5-6点就通风,逐渐扩大通风口,下午4-5点盖严,让苗晚上长,不许让北风进苗床。

5、追肥:秧龄到25天后离乳期,下种量大的有脱肥现象的每平方米追施100克徐老师壮秧剂。

四、本田管理

第二,栽培密度要改进,行距35公分,每米插8穴。机插 秧用9×4寸每穴6-7棵苗。

第三,科学施肥,改变施肥方法,增钾减氮、减磷增硅。

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量施码困用锌肥,

硅钙肥,利用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补

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以达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具体说:

底肥;每公顷N16-P12-K17(45%)徐老师复混肥800斤,因各地条件不一样,施用量不等。旋地前追施480斤当天施肥当天旋地,耙地后追施160斤,孕穗前追施160斤。增施35%有效二氧化硅400斤,这就是深层有肥、浅层有肥、表层有肥;肥料利用率高。

追肥;第一次插秧后3天看见有新的白根出现就追施25%

徐老师牌水稻返青肥200斤/公顷,配合除草剂结合杀虫剂使用防草与防治潜叶蝇与泥包虫,使小苗早生快发,早分蘖。

第二次在分蘖高峰期(6月15日左右),追施缓烂100斤硫

酸铵与80斤返青肥追肥/公顷,找匀三类苗,让小分蘖快速

长大。

第三次当每穴主穗已经孕穗粒开始形成时,(7月5日

左右)160斤复混肥(16-12-17)/公顷,作为孕穗保花肥。

这样就不会早衰、不会贪青。

2.科学管水

在水分管理上,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点来调节水层,合理灌水和晒田(在盐碱稻区不能晒田,可以通过深灌控制无效分蘖),以达到节水提温的目的。在插秧至缓苗期保持4-5cm深水层护苗,分蘖前期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分蘖中后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预定指标(每平方米达到520个茎,)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保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特别是抽穗前5-15天内保持浅水层,其余时期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保证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在抽穗开花期采取间歇灌水的方法。孕穗期深水灌溉水深10厘米以上,直到9月10日停水。防止因缺水而渴死水稻早衰。

3、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除草以不影响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丙草胺和苯、噻卞进行封闭除草。水田整个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后期杂草较多的地块更要以人工除草为主,配合化学除草。插秧7天后每公顷用53%苯噻草胺、苄嘧璜隆1200克-1600克防治水稻杂草。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较多地块,用灭草松加二甲四氯防除,水葱子、芦苇多的地方要用阿罗津加吡密黄隆防除。由于缺水造成严重草荒的,灭稗草用50%二氯喹啉酸防除,驴耳菜等阔叶杂草用灭草松防除。池埂子要割草两次,改善水稻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6月末7月初,茎杆粗壮、心叶甜度高的品种易受二化螟的危害,在危害初期采用“三唑啉加毒死蜱加阿维”各使用300毫升组合使用,现用现兑使用1公顷,兑水200公斤喷雾。对叶色浓绿、生育拖后、排水不良、易感稻瘟病地块,在发病初期可以用30%春雷、稻瘟酰胺、咪鲜胺合剂防治一次。商品名(瘟曲双杀)第二次(与第一次用药相同)喷药时间应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四点后,避免高温喷药中毒。

4、收割:据试验,收割的时间对于稻谷的产量、米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收获早有利于提高食味、减少垩白度,但不利于提高出米率和产量。收割晚则相反。在我省气候条件下,出穗后50天左右收获时,可以保证产量和米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