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送给老师的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05 19:50   点击:113  编辑:季豪   手机版

一、送给老师的诗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指老师,老师生气就像唱歌的飞鸟离开)

秋天的黄叶,

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

飞落在那里。(指学生,没老师共度的快乐只能叹息)

自己加些内心告白上去,就可以了。

送给老师的诗(不得转发)

犁田

犁尖一闪一闪,

犁花一卷一卷,

您扶着犁杖,

追赶着早晚,

犁尖闪过,

留下种子的笑脸,

跟着您闪光的犁杖,

我的心一颤一颤,

这一小方黑土地能播种么?

您嫣然一笑,

我么,正在犁田。

犁尖一闪一闪,

犁花一翻一翻,

您扶着犁杖,

汗珠一串一串,

纤纤细手抚过,

是一片生机盎然,

跟着您闪光的犁杖,

我的思绪纷繁,

那一小方黑土地能结果么,

您莞尔一笑,

我么,正在播种春天。

犁尖一闪一闪,

犁花一点一点。

您扶着犁杖,

银丝一添两添,

太阳几时几落,

月儿几缺几圆,

老师您不悔吗

两袖粉笔的碎屑,

一身淡雅的衣衫,

您深情地一笑

什么也没对我谈。

犁尖一闪一闪,

犁花一团一团,

您扶着犁杖,

腰身一弯一弯,

数不尽犁尖入土,

看不够犁花灿烂,

好一方小小的沃土,

好一块小小的黑板,

好一支银色的粉笔,

好一副闪光的犁尖。

大地几黄几绿,

沃土几湿几干,

您犁过的那一小方热土哟,

是多么的缤份绚烂,

aoe拼出祖国的文字,

ABC与世界文化相连,

点横竖写出山河俏丽,

123算出天宽地远,

沃土一片一片,犁尖一闪一闪,

汗珠一串一串,犁花一团一团

......

二、木犁有什么作用?

木犁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古代用畜力牵引。

2000多年以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高水平。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犁的发明是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个体经营农业终於成为现实,从而为封建农业最后取代奴隶制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扩展资料:

犁的起源:

在5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

到公元前3000年,犁进行了改进,把尖头制成一个能更有力地辟开泥土的“犁铧”,增加了一个能把泥土推向旁边的倾斜的底板。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

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开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区,则普遍使用“踏犁”。在四川、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均有踏犁的实物。踏犁也称“镵”、“脚犁”。使用时以足踏之,达到翻土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木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犁

三、木犁的作用

木犁 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2000多年以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便有的犁的记载。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高水平。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再配上一个横8形的犁辕,无论是入土角度,还是翻土曲线的牵引点的选择,完全符合力学原则。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了几百种机引犁,而它们的主要结构、基本设计,也跳不出西汉木犁的基本原理。木犁一般分旱犁和水犁两种,旱犁的俗名为“箭犁”,粗大牢固,有一个形状为“箭”的构件,因此而得名;水犁的构造简单、轻便,俗名叫“独犁”。

耙 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 也叫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