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村杀猪屠宰全过程?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04 00:08   点击:253  编辑:令狐士   手机版

一、农村杀猪屠宰全过程?

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也看到过几次杀猪现场或资料,我就不再多说,只对要注意的几点进行介

绍。都知道杀猪的时候是捅猪的脖子,这里要介绍的是下刀部位,下刀部位选择在脖子与头明显阶梯状

连接处咽喉,理由:(1)这个部位比较明显,容易找,能让血流畅的流出(2)正对心脏,一刀解决避

免不必要的麻烦。刀从喉管部进去后直通心脏,血就顺着喉管流出,拿个接血的盆,接住就可以了,

农村人杀猪全过程非常简单,没有机机械化过程。只是亲戚老表们齐心协力,及粗暴力气。

家门口摆上一个大铁锅水烧开,那一群帮忙杀猪的人,兴高采烈的从猪圈拖出一头肥猪儿,合力按住,然后杀猪人手持一把锋利的杀猪刀,甩起气力一刀夺进猪儿的喉咙,…然后抬进开水锅里刨猪毛…。

二、农民发明杀猪架有买吗?

有的农民发明杀猪架有买的,而且这个发明的是非常实用,并且方便的,对于农民杀猪是非常能够节约空间,而且节省时间的

有需求自然会去购买的,好像说杀猪驾发明之后,杀猪的过程也得到了优化,当然,农民应该是考虑成本的,但是像屠宰场之类的话,应该会购买的

没有,当然只有经常杀猪的人才会买的吧,比如卖猪肉的店铺。不过牲口公司需要大型设备,也不会买。

没人买的,现在农村单独养猪的人少了,都是大型养猪场养猪机械化屠宰。

一般不买,用自己的架子好用

三、生产队时期,队里年底杀年猪分猪肉,为什么很少听到分牛肉?

有这样的提问大煞风景,简直是穿越时空而来。

生产队时期的耕牛是农业生产上的国家重器,宰杀耕牛吃肉无疑是砸了祖宗的饭碗,挖 社会 主义的墙角。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农村伙食堂不得不解散,每家每户房顶又冒起了青烟。国家大力提倡私人养猪,实行卖一留一的政策,农民完戌一头外销猪买给国家,自己又另养一头就是自己的年猪了,人口多饲料多的自然就可以卖二留二,也有贫穷一些的,只能养得起一头,那就只有在杀年猪时把一半边留下,另一半边自觉地送到当地食品站去,作为处销交给国家去供应给城市人口。一年复一年。

集体养猪主要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中期期,由于私养成了主流,集体养猪也就停止了。

集体养猪也是卖一杀一的政策,在一年中我们生产队一般有三次杀猪,即端午,中秋节和春节,是按人平均分配,抽签决定次序,看能分到猪的哪个部分。

为什么生产队只杀猪而不杀牛、很少听说分牛肉的事呢?那是因为生产队一般只养两三头牛,够农用就行了,养多了划不算,再说人们在那个生活还不够富裕的年代,所喜欢的就是猪肉,也是我们当地人的习俗,生产队集体养牛主要是农用,而不是用来食用的。

当一头牛多年,有的是因病残,有的是因年老拖不动力田工具,再养下去没有意义,这时队长一声令下,新买年轻牛儿代替,不得不残忍地把老牛处理掉。这时节,不少的老人特别是饲养员也会触景生情掉下热泪。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分牛肉的可能。自人民公社以来,我才遇上两次分牛肉的情景。

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队,很少有农业机械耕种土地,生产队饲养的牛,马,驴,骡属于役畜。

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

一,拉犁耕地,集体土地的耕种完全依靠这些牛,马,驴,骡。如果没有它们,农民们只有自己拉犁耕地和用铁锹翻地,这样的话,农民们的劳动强度就太大,很多人从事这样的劳动会吃不消的。

二,拉磙碾场,农民庄稼收获后,要及时脱粒,脱粒如果用人工如小麦,大豆,小黄米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的,只有摊开在场院上用石磙碾压,要拉动很沉重的石滚只有用牛,马,驴,骡这些役畜来完成。

三,拉车拉磨,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队没有什么运输工具,只有很笨重的四轮木车和独轮手推车,生产队要运送庄稼和其它物资,只有用四轮木车套上畜牲去拉。

农村人和非农村人要吃面,吃米,吃豆腐,吃粉条等食物,那个时代没有加工机械,只有用牛,马,驴,骡这些畜牲去拉石磨,来加工这些食物。

所以,生产队时期和以前一样,牲畜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们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些生产力是受法律保护的。

宰杀牲畜必须要有畜牧部门的鉴定和批准(年老体弱病症严重不适合使役的),否则,如果不经过批准宰杀牲畜的,一律判刑。

由于牲畜受法律保护,生产队是不能杀也不敢杀的。

那时的生产队耕牛,是农稼宝,宰杀要上报公社,经过审批才行。一般上报都是老弱病残者,好的根本不能杀,是犯法行为,耕种全凭牲畜进行。生产队对青壮年牲口,由专人进行调教,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所以,宰杀牲畜对生产队影响很大,全力保护,集体投入。

我们那时生产队有集体养猪场,喂有十几头猪每年都要杀猪来分给社员吃。牛也杀,杀的是老牛,我们一个院子的有家人喂得有一个牛老了,犁不动田了,生产队准备把它杀了分肉。那时杀牛要打证明经过层层盖章,然后经过公社盖章后,还要请畜牧站的来看,看了情况属实了才发给你宰杀证,凭宰杀证去上税,一切手续办完了才能杀。

我们这里的牛都是集体的,拿给一家一户喂的,喂牛得工分。都是关在圈里,割草来喂,除了每顿喂水而外,不犁田一般是不牵出来的。我们院子的老牛,当人们开始打证明,办手续的时候,每顿牵出来喂水,都看到牛的眼泪在流,又没得人对着它说,不明白牛是怎么晓得的,感觉很奇怪。后来还是把它杀了,社员分了牛肉。

我家喂得有头牛,有一天突然得疾病死了,死得很块,连兽医都没有喊拢。死了喊人来剥皮分了牛肉。我们生产队有一家人喂得有个小牛 ,死了生产队派人去把牛剥了,感觉拿来分,又没得好多,于是生产队的拿来煮起,喊社员愿意吃的就去吃,那时候又没得佐料,就放点盐巴辣椒,煮好了炒一下,没得其他的菜,又没得酒,几十个人一顿就把那个牛吃完了。

我们生产队每年都要卖牛,每年卖个一两头,都是成都地区的来买,除了集体犁田的,有多的了就要卖,一般年轻力壮的牛是不可能杀肉来吃的,一个是杀肉不划算,另一个是批不到手续。

也有,但很少。因为牛是重要农业资产,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为了吃肉而杀牛,只有当牛老了干不动了,或者因故死亡了才会杀了吃肉。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放牛。当把牛赶到山上后,大人们开始拿着砍刀到附近砍一些黄梨棵,准备带回家晒干了当柴烧。为了防止牛跑丢了,就把牛赶在附近放。

有一头牛总是喜欢跑到远点的地方去吃草。头几次,那个管牛的还跑过去把牛赶回来,后来那头牛还是往外跑,把那个人搞烦了,他一下子把砍柴刀朝牛扔过去。没想到,刀正好砍到牛腿上动脉血管,只看到一股血注往外喷射。大人们慌了,赶快几个人一起把牛放倒,用绳子把牛腿绑住,并到山下弄了一些毛蜡烛(传说能止血)敷到牛腿上,希望能救活这头牛。奈何伤的太重,没多久这头牛就不行了。后来,生产队只好派人把牛抬回去了,当天晚上就把那个牛肉分给每家每户了。

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次杀牛分牛肉。

自然病重老和残,

上报层层在把关。

随意宰杀犯大错,

队长轻易罢官衔。

拉车播种又犁田,

默默耕耘每一天。

牛到死前流眼泪,

一生劳碌让人怜。

牛是农民的农业耕做之根本,是农民的主要财产,也就是说是农民的“命根子“,不能杀!在六七十年代,生活那么紧,农民的牛及就是就摔残了,(不能耕做了)或摔死了,也没人敢去割牛肉吃,把它挖个坑埋掉了。也有个别人偷偷去割点肉的,被村民知道后,都被在人前人后挨骂,抬不起头。因为牛是“养活人“的动物。所以那时就不存在、不知道吃牛肉、当时的农民是把牛当做“父母、子女“一样看待的,在五六十年代,就残疾了的牛(不能耕地了“需要杀掉,也必须经县(畜牧)审验后,才能杀,否,就是犯法的。

生产队时期,队里年底杀年猪分猪肉,为什么很少听到分牛肉?

生产队时期杀牛分肉是非常稀少的事情,六几年的一个冬季年关还没到,我生产队就杀牛分牛肉差点出大事!

那时杀个牛,全生产队就像过喜事一样的闹热稀奇,大人小孩就会围在分牛肉、炖牛排牛蹄的地方期待着或是看新鲜。

一次因为天气寒冷,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炖牛排骨的灶门口聊天烤火,我也不例外。主人家的一对小孩也正朝着灶门口坐着,意思是离火的热度近些。一阵大火的功夫,主人就在锅里搅拌牛头骨和牛排骨,由于用力过度把锅底搅通了一个缺口,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灶门里冲出一股混浊滚烫的牛肉汤夹杂着灶内火碳灰形成浓烈的一股烟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坐在灶门口两个小孩子的身上。我眼睛来不及眨一下就看见两个小孩的脸部颈部手掌脚杆上全都被烫脱了皮,露出了鲜红的嫩嫩肉,除了有衣服遮挡的地方外无一幸免。顿时:小孩的撕心裂肺惨叫声伴随大人的呼救声乱成一片,小孩的父母也乱作一团,惨不忍睹地烫伤场面我们看得后背发凉!

看看现在生活多美好,回忆生队时期的大人小孩都渴望能有一天吃上一顿美美的牛肉是何等的难……!

生产队时期:耕牛是主要发展来耕地,人们全靠耕牛才能吃得上饭,耕牛生命是受人们尊重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要杀也是杀等个老弱病残的残废牛。可想而知:在那特别保护耕牛的局面形势中又能有几个残疾牛可杀呢?

所以生产队时期也就很少有过年分牛肉的稀罕美事!

猪肥了杀来吃千年如此,牛养了是用来干活的,在机械化落后的年代牛是农民的宝,不是老死或病残的牛农民是不杀牛的,很少听到分牛肉的声音也就很正常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