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6 05:12   点击:235  编辑:樊弘   手机版

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全国的90%。中国虽然是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年人均消费量不足0.5公斤,美国年人均为1.5公斤,日本年人均为3公斤,全国年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海关提供的数据,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别为47.6万吨、38万吨、43万吨,换汇分别为6亿美元、4.6亿美元、6.2亿美元,出口量和总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国外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递增,有大的国外市场空间可供开拓。中国内地食用菌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x0d\x0a因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有调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产量为15万吨,按固定人口1500万人计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以对国内市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总量,以拉动生产;对国际市场关键是提高产品各层面质量,以求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兰色农业和白色农业.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将来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份基本相似.从销售情况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项目.\x0d\x0a根据食用菌的发展情况,未来的食用菌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情况.\x0d\x0a 工厂化杏鲍菇栽培\x0d\x0a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为了保证菇农的稳定收入,菇农要适应市场要求,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x0d\x0a2,从生产方式上由人工向机械化发展.因为人工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加之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向机械化发展.\x0d\x0a3,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小的规模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是群众经常所说的生意要成桩,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来本地收购,销售.才能保证市场的产品不积压.\x0d\x0a4,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菇农生产出不仅是大量产品,而且保证质量,如香菇要多产花菇和厚菇,农药含量不能超标等.就从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钱人民币那么大.\x0d\x0a5,从季节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产很难保证菇农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机械设备闲至,相对就减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种,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菇出售.\x0d\x0a6,从平地向立体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种植,而要搭架分层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x0d\x0a7,从木材,料食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菌草上发展.根据国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并要有计划,所以有木材和锯沫为原料的品种要及时更换,可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种植菌草来满足菌类生产的需要.\x0d\x0a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加之中国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国.中国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80多个亿,由此可看菇类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菇农生产者都有很大的收入.为了保证菇农的经济收入,发展食\x0d\x0a用菌还必须认真的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以确定你种植的品种和生产规模.应做好以下几项调查.\x0d\x0a1,做好本地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当地市场的容量和饮食习惯,确定生产规模和种类.\x0d\x0a2,做好国际国内市场调查.国内市场可根据你离城市的远近,所需的品种和数量,价格,国际市场可根据外贸,海关提供信息,签定合同,确定生产种类和规模.\x0d\x0a3,生产因素和调查.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气象条件,能否生产,生产原料和来源,价\x0d\x0a格,距市场的远近,土地,劳力资源是否充足,来确定生产与否.在食用菌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生产因素的调查,而后进行汇总分析,成本核算,市场预\x0d\x0a测,计算出成本和收益,再开始生产.

食用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食药兼用的优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健康食品。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大消费者普遍青睐。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由1978年的年总产5万吨,发展到2008年食用菌总产1600万吨。30年时间,增长了300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我国的食用菌商品出口量达到世界的70%左右。在国内,食用菌产品也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主要食品之一。市场逐年扩大。广大农民群众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绿色营养健康食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作为一个长期创业投资项目是前途光明的,而且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的典范。数千万的食用菌企业各地都有。而且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的很多人到中国大陆来投资建菇厂。就是看到了中国的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土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土大力”菌糠微生物有机肥、“畜大壮”菌糠营养饲料、“果正大”菌糠有机肥、“地大丰”菌糠生物有机肥、“苗正红”菌糠有机肥。山东土大力生物科技研发基地,晾晒场地面积60余亩,在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境内设有三处大型天然晾晒加工厂(场),大型机械化作业、半自动化生产。研发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食用菌协会权威技术,以山东省工厂化食用菌省、部级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真姬菇、白玉菇、杏鲍菇、金针菇、菇菌菌糠为原料。专业研发、加工、生产微生物菌糠。通过吹瓶、晾晒、脱水、储存、粉碎、二次发酵、杀菌、消毒、搅拌、添加辅料等科学技术工艺处理,年提供发酵菌糠30万余吨。工厂化食用菌培养基为食品PEC瓶装采潮(茬)一次与农民小规模散户、合作社种植的木耳、平菇菌棒有很大的不同。小规模种植食用菌一般采菇3-5潮(茬),剩余的食用菌菌渣菌糠几乎没有任何养分成为废弃物。而工厂化食用菌为了提高工厂无菌库房车间利用率增加生产茬次,采取仅收一潮菇。养分剩余为65-80%。

通过天然晾晒、脱水、杀毒、灭菌、二次发酵、添加有益菌群等先进工艺,生产加工的菌糠菌渣含水量20、30%、40%三个等级,有机质含量70-90%,腐植酸30%、蛋白质12-21%,氨基酸总量11.2%。附有发酵前(后)菌糠营养成分化验报告(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出具)。可按各地有机肥、饲料厂家不同需求深加工,送货上门(需方支付运费)或自提。配有检测报告、有发票结算方便。欢迎各地有机肥、饲料厂家前来考察和咨询。有意者可签订长期合同,可先免费邮寄菌糠样品化验。菌糠食用菌蘑菇培养基也称菌棒、菌糠,是有机肥生产的首选原料,还可加工动物饲料,植物营养土(基质)。还可利用菌糠养殖蚯蚓、做牛、羊、猪、鸡舍的发酵床,同时还可以做活性炭。

经食用菌转化后的菌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还含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糖、维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可与麦麸、玉米面相比;据测定,每100公斤菌糠干料中,仍有40%~55%的食用菌丝体残留在肥料中,菌糠中粗蛋白含量大多在8%~13%,粗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左右。菌糠可以作为肥料:菌糠疏松透气,可在土壤中进一步分解成具有良好通气、蓄水能力的腐殖质,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等现象。菌糠富含有机物和多种矿质元素,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单位土壤面积的生产效益。热忱欢迎新老客户与有识之士共谋发展大计!

现在市场上菌类比较赚钱的是北虫草。两广一带很流行的。

前景广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